一种手持式声波驱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36561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5 09:45
本技术属于驱散器领域,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声波驱散器,包括:壳体;把手,把手设置在壳体外侧中部,把手上设置有第一手持部以及第二手持部,第一手持部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二手持部沿第二方向设置。本技术通过在壳体外侧中部设置把手,使用者可以采用手持的方式使用本技术,无需安装;并且把手上设置有第一手持部以及第二手持部,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一手持部立着持握本技术,也可以通过第二手持部倒着手提本技术,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驱动组件靠近壳体的内腔前端设置,控制组件靠近壳体的内腔中部设置,电池靠近壳体的内腔后部设置,使得本技术整体结构安装紧凑,布局合理,轻巧便携,易于手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驱散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声波驱散器


技术介绍

1、声波驱散器利用高声压级换能器布阵实现高强度声波的远距离传播,通过高强度噪声刺激人的听觉器官以及中枢神经,使目标失能或逃离,达到拒止驱散人群,同时不产生永久伤害的目的,声波驱散器还可对人群进行远距离广播、宣传、示警。

2、现有的声波驱散器通常体积较大,且内部零部件布置不合理,一般采用固定支架固定安装在地面、车顶、岗楼、围墙等场所上,使用前需要进行安装,无法进行手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手持式声波驱散器,通过在壳体外侧中部设置把手,使用者可以采用手持的方式使用本技术,无需安装;并且把手上设置有第一手持部以及第二手持部,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一手持部立着持握本技术,也可以通过第二手持部倒着手提本技术,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驱动组件靠近壳体的内腔前端设置,控制组件靠近壳体的内腔中部设置,电池靠近壳体的内腔后部设置,使得本技术整体结构安装紧凑,布局合理,轻巧便携,易于手持。

2、本技术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手持式声波驱散器,包括:

4、壳体,壳体的内腔设置有驱动组件、控制组件以及电池,驱动组件靠近壳体的内腔前端设置,控制组件靠近壳体的内腔中部设置,电池靠近壳体的内腔后部设置;

5、把手,把手设置在壳体外侧中部,把手上设置有第一手持部以及第二手持部,第一手持部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二手持部沿第二方向设置。

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把手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以及第三连接段,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以及第三连接段顺序连接,把手整体呈“u”字形。

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手持部设置在第一连接段上,第一手持部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凸起,第一凸起沿第一连接段的周向延伸设置;

8、第二手持部设置在第二连接段上,第二手持部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凸起,第二凸起沿第二连接段的周向延伸设置。

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之间的夹角为α,60°<α<90°;

10、第三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之间的夹角为β,45°<β<75°。

1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体为分体制成,壳体包括前壳、中壳以及后壳,前壳、中壳以及后壳沿从前到后顺序依次连接,前壳、中壳以及后壳之间围成壳体的内腔。

1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手持式声波驱散器包括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圈以及第二密封圈,前壳与中壳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中壳与后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1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前壳为喇叭状。

1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后壳的下部设置有电池容置槽,电池容置槽往壳体的内腔方向延伸设置,后壳在电池容置槽位置处可拆设置有盖板,电池可拆设置在电池容置槽的内腔。

1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头以及驱动转接板,控制组件包括电路板以及电子主板,两个电子主板分别设置在电池容置槽的两侧。

1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手持式声波驱散器还包括话筒,话筒设置在壳体的内腔,并且两个电子主板以及电池容置槽之间形成话筒安装空间,话筒设置在话筒安装空间内。

17、综上,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壳体外侧中部设置把手,使用者可以采用手持的方式使用本技术,无需安装;并且把手上设置有第一手持部以及第二手持部,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一手持部立着持握本技术,也可以通过第二手持部倒着手提本技术,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驱动组件靠近壳体的内腔前端设置,控制组件靠近壳体的内腔中部设置,电池靠近壳体的内腔后部设置,使得本技术整体结构安装紧凑,布局合理,轻巧便携,易于手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声波驱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声波驱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以及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以及所述第三连接段顺序连接,所述把手整体呈“U”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声波驱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持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段上,所述第一手持部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周向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声波驱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的夹角为α,60°<α<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声波驱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分体制成,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中壳以及后壳,所述前壳、所述中壳以及所述后壳沿从前到后顺序依次连接,所述前壳、所述中壳以及所述后壳之间围成所述壳体的内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式声波驱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圈以及第二密封圈,所述前壳与所述中壳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中壳与所述后壳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式声波驱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为喇叭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式声波驱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的下部设置有电池容置槽,所述电池容置槽往所述壳体的内腔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后壳在所述电池容置槽位置处可拆设置有盖板,所述电池可拆设置在所述电池容置槽的内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式声波驱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头以及驱动转接板,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路板以及电子主板,两个所述电子主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池容置槽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声波驱散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话筒,所述话筒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腔,并且两个所述电子主板以及所述电池容置槽之间形成话筒安装空间,所述话筒设置在所述话筒安装空间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声波驱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声波驱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以及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以及所述第三连接段顺序连接,所述把手整体呈“u”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声波驱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持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段上,所述第一手持部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周向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声波驱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的夹角为α,60°<α<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声波驱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分体制成,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中壳以及后壳,所述前壳、所述中壳以及所述后壳沿从前到后顺序依次连接,所述前壳、所述中壳以及所述后壳之间围成所述壳体的内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式声波驱散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瑞华王文星王明用王理想谢建省赖福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声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