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检测电路及智能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36379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5 09:44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功率检测电路及智能终端,包括:至少一组级联的第一耦合装置和第二耦合装置;第二耦合装置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第一耦合装置的空闲端口相连,第一耦合装置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射频收发器的功率检测端口相连;第一耦合装置检测到的第一功率检测信号,经第一耦合装置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发送至射频收发器的功率检测端口;和/或,第二耦合装置检测到的第二功率检测信号,经第二耦合装置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流入第一耦合装置的空闲端口,再经第一耦合装置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发送至射频收发器的功率检测端口。本申请通过对第一耦合装置的空闲端口的利用,实现了两路功率检测信号的切换输出,进而降低了功率检测回路的硬件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智能终端,具体涉及一种功率检测电路及智能终端


技术介绍

1、在智能终端的射频单元中,射频信号的发射通路通常配置功率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对应发射通路中射频信号的功率。

2、一些实现中,如图1至图3所示,tx通路为发射通路,tx+prx通路为发射加接收通路,功率检测电路需要将4路射频发射信号检波后返回射频收发器的两个功率检测端口(mrx0/mrx1),且要求:从tx0端口出来的射频发射信号对应的功率检测信号要回到mrx0端口,从tx1端口出来的射频发射信号对应的功率检测信号要回到mrx1端口。由于两路功率检测信号要公用一个功率检测端口,因现有技术通过在功率检测电路中进行开关设计来实现信号切换。其中,开关设计包括但不限于:图1所示的两个单刀双掷开关(single poledouble throw,spdt)、如图2所示的一个双刀四掷开关(double pole four throw,dp4t)、如图3所示的一个双刀双掷开关(double pole double throw,dpdt)和两个spdt等。

3、在构思及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功率检测电路需要使用到spdt、dpdt、dp4t等器件及器件组合来实现相关功能。这些开关器件成本较高,且占用较多的pcb摆件面积,在电路设计过程中还要为其配置匹配电容及电源滤波电容,而且还占用基带(base band,bb侧)的gpio端口或者mipi端口。

4、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br/>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功率检测电路及智能终端,降低功率检测电路的硬件成本。

2、本申请提供一种功率检测电路,包括:至少一组级联的第一耦合装置和第二耦合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耦合装置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一耦合装置的空闲端口相连,所述第一耦合装置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射频收发器的功率检测端口相连;所述射频收发器为所述功率检测电路所在的射频单元内的器件;

3、所述第一耦合装置检测到的第一功率检测信号,经所述第一耦合装置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发送至所述射频收发器的功率检测端口;和/或,所述第二耦合装置检测到的第二功率检测信号,经所述第二耦合装置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流入所述第一耦合装置的空闲端口,再经所述第一耦合装置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发送至所述射频收发器的功率检测端口。

4、可选地,所述第一耦合装置包括第一耦合器,所述第一耦合器包括第一耦合端口和第一term端口。

5、可选地,所述第一耦合端口为所述第一耦合装置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

6、可选地,所述第一term端口为所述第一耦合装置的空闲端口。

7、可选地,所述第一耦合装置还包括第一射频信号输入端口和第一射频信号输出端口。

8、可选地,所述第一射频信号输入端口与射频发射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口相连。

9、可选地,所述第一射频信号输出端口与外界的第一天线相连。

10、可选地,所述射频发射电路为设置于所述射频单元内部且包含所述射频收发器的器件。

11、可选地,所述第二耦合装置包括第二耦合器,所述第二耦合器包括第二耦合端口、第二term端口、第二射频信号输入端口和第二射频信号输出端口。

12、可选地,所述第二耦合端口为所述第二耦合装置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

13、可选地,所述第二term端口通过第一电阻接地。

14、可选地,所述第二射频信号输入端口与所述射频发射电路的第二输出端口相连。

15、可选地,所述第二射频信号输出端口与外界的第二天线相连。

16、可选地,所述第一耦合装置为设置于所述射频单元内的放大器内部的内部组件,所述第一耦合装置包括第三耦合器和开关器件。

17、可选地,所述第三耦合器包括第三耦合端口和第三term端口,所述开关器件包括第一检测信号选择输入端口、第二检测信号选择输入端口和检测信号选择输出端口。

18、可选地,所述第三耦合端口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选择输入端口相连。

19、可选地,所述第三term端口通过第二电阻接地。

20、可选地,所述第二检测信号选择输入端口为所述第一耦合装置的空闲端口。

21、可选地,所述检测信号选择输出端口为所述第一耦合装置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

22、可选地,所述放大器还包括第一射频信号输入接口和第二射频信号输出接口。

23、可选地,所述第一射频信号输入接口与射频发射电路的第三输出端口相连。

24、可选地,所述第二射频信号输出接口与外界的第三天线相连。

25、可选地,所述第二耦合装置为设置于所述射频单元内的发射模组内部的内部组件,所述第二耦合装置包括第四耦合器,所述第四耦合器包括第四耦合端口。

26、可选地,所述第四耦合端口为所述第二耦合装置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

27、可选地,所述发射模组还包括第二射频信号输入接口和第二射频信号输出接口。

28、可选地,所述第二射频信号输入接口与射频发射电路的第四输出端口相连。

29、可选地,所述第二射频信号输出接口与外界的第四天线相连。

30、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射频单元及处理器;其中,所述射频单元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检测回路。

31、本申请的功率检测电路,包括:至少一组级联的第一耦合装置和第二耦合装置;其中,第二耦合装置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第一耦合装置的空闲端口相连,第一耦合装置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射频收发器的功率检测端口相连;其中,射频收发器为功率检测电路所在的射频单元内的器件;第一耦合装置检测到的第一功率检测信号,经第一耦合装置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反馈至射频收发器的功率检测端口;可选地,第二耦合装置检测到的第二功率检测信号,经第二耦合装置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流入第一耦合装置的空闲端口,再经第一耦合装置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反馈至射频收发器的功率检测端口。

32、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对第一耦合装置的空闲端口的利用,实现两路功率检测信号的切换输出,解决现有技术在功率检测电路中单独设置开关器件造成的硬件成本高的问题,进而降低功率检测电路的硬件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率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级联的第一耦合装置和第二耦合装置;所述第二耦合装置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一耦合装置的空闲端口相连,所述第一耦合装置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射频收发器的功率检测端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装置包括第一耦合器,所述第一耦合器包括第一耦合端口和第一TERM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装置包括第一射频信号输入端口和第一射频信号输出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耦合装置包括第二耦合器,所述第二耦合器包括第二耦合端口、第二TERM端口、第二射频信号输入端口和第二射频信号输出端口;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装置包括设置于射频单元内的放大器内部的内部组件,所述第一耦合装置包括第三耦合器和开关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率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耦合器包括第三耦合端口和第三TERM端口,所述开关器件包括第一检测信号选择输入端口、第二检测信号选择输入端口和检测信号选择输出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率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器还包括第一射频信号输入接口和第二射频信号输出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率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耦合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射频单元内的发射模组内部的内部组件,所述第二耦合装置包括第四耦合器,所述第四耦合器包括第四耦合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功率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模组还包括第二射频信号输入接口和第二射频信号输出接口;

10.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检测电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率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级联的第一耦合装置和第二耦合装置;所述第二耦合装置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一耦合装置的空闲端口相连,所述第一耦合装置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射频收发器的功率检测端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装置包括第一耦合器,所述第一耦合器包括第一耦合端口和第一term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装置包括第一射频信号输入端口和第一射频信号输出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耦合装置包括第二耦合器,所述第二耦合器包括第二耦合端口、第二term端口、第二射频信号输入端口和第二射频信号输出端口;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装置包括设置于射频单元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刘静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