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固化成型,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3d打印机。
技术介绍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3d打印机以其成型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成品精美的优势在生产制造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利用。
2、常规的3d打印机中,在打印平台上打印得到完整的模型(例如牙模)后,还需要利用3d打印机内部的顶杆将模型顶离打印平台,之后再利用刮板将模型从打印平台上刮出至存储盒,因而,只有在模型完全离开打印平台后,打印平台才能够继续进行下一轮的模型打印工作,这样就导致3d打印机的打印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打印效率较高的3d打印机。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3d打印机,包括:
3、货架,所述货架沿z轴方向排列放置有多个打印平台;
4、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台及安装于所述支撑台的锁紧件,所述支撑台位于所述货架沿x轴方向的一侧,且能够支撑所述打印平台;
5、曝光模块,位于所述支撑台沿所述z轴的上方,并能够对位于所述支撑台上的所述打印平台的上表面所附着的打印材料进行曝光固化;及
6、输送机构,包括夹具及连接于所述夹具的触动件,所述夹具能够夹紧所述打印平台,并带动所述打印平台在所述货架与所述支撑台之间活动,所述触动件随所述夹具运动,并能够触发所述锁紧件将所述打印平台锁定在所述支撑台。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能够在所述触动件的驱动下相对所述支撑台运动而具有与所述打印平台相卡合的第一状态及未与所述打印平台卡合的第二状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印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及连接于所述平台主体沿所述z轴方向下表面的卡钉;所述支撑台沿所述z轴方向开设有插孔,并在与所述z轴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开设有与所述插孔连通的滑槽;所述锁紧件滑设于所述滑槽,并开设有能够与所述插孔相连通的卡孔;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卡孔与所述插孔相对准,所述卡钉能够经由所述插孔伸入所述卡孔,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锁紧件因所述卡孔相对所述插孔错位而与所述卡钉相卡合。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钉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柱、第一限位凸起、第二连接柱及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平台主体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均凸出于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外壁面,所述第一限位凸起能够沿所述z轴方向插入所述插孔,且其外周面贴合于所述插孔的内壁面;所述卡孔沿所述锁紧件的滑动方向包括对位孔及导引孔,所述导引孔与所述对位孔相连通,且孔径小于所述对位孔的孔径,在所述对位孔与所述插孔相对准时,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及所述第二连接柱能够伸入所述对位孔,在所述对位孔与所述插孔错位时,所述第二连接柱自所述对位孔导入所述导引孔,且所述第二限位凸起抵接于所述锁紧件沿所述z轴方向的下表面。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动件为固设于所述夹具的插销,所述锁紧件沿所述z轴方向开设有插槽,所述插销能够伸入至所述插槽,并随着所述夹具的运动而带动所述锁紧件相对所述支撑台运动。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设有多个与所述打印平台一一对应的支撑位,任一所述支撑位处都对应安装有多个所述锁紧件;所述曝光模块有多个,任一所述支撑位都对应于至少一个所述曝光模块。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3d打印机包括机架、第二驱动组件及用于容纳打印材料的物料槽,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机架与所述支撑台之间,以驱动所述支撑台沿所述z轴方向升降,所述支撑台沿所述z轴方向升降以能够进入或退出所述物料槽。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3d打印机包括第三驱动组件及刮料板,所述第三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机架与所述刮料板之间,以驱动所述刮料板沿所述x轴方向或沿y轴方向相对所述机架平移而能够刮平位于所述支撑台上的所述打印平台的上表面所附着的打印材料。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夹具包括两个夹爪,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两个所述夹爪连接,以驱动两个所述夹爪沿所述x轴方向同步运动,并能够驱动两个所述夹爪沿y轴方向相互靠近以夹紧所述打印平台或相互远离以松开所述打印平台。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3d打印机包括第四驱动组件,所述第四驱动组件与所述货架连接,以驱动所述货架沿所述z轴方向升降。
16、本申请的3d打印机中,货架上能够沿z轴方向放置较多的空置打印平台,而输送机构可以从货架上夹紧空置的打印平台并将其搬运至支撑台,而且输送机构可以触发锁紧件将打印平台锁定在支撑台,在打印材料附着于打印平台的上表面后,曝光模块可以将打印材料进行曝光固化,在打印平台上的模型打印完成后,输送结构可以将打印平台与支撑台解锁,并将承载有模型的打印平台从支撑台搬至货架,从而输送机构可以往复地搬运打印平台,以提高3d打印机的打印效率,而在货架上全部的空置打印平台均被打印有模型后,可将货架搬离并更换另一个满载空置打印平台的货架,而被搬离的货架可进一步流转至将模型顶离和刮离打印平台的操作设备中。此外,本申请的3d打印机中,由于锁紧件可以将打印平台稳定锁定在支撑台而不会活动,而模型又被成型在打印平台的上表面,因而在模型打印的过程中打印平台可以承载较多数量的模型,进而可以减少打印平台的更换频率而提高3d打印效率。进一步地,通过在输送机构中夹具上设置触动件,可以使夹具在支撑台与货架之间运动而搬运打印平台,还能够利用夹具带动触动件运动而触发锁紧件将打印平台锁定在支撑台上,如此,触动件与夹具可以共用一套驱动结构,无需再额外设置驱动触动件运动的结构件,这样可以较大程度的降低3d打印机的结构复杂程度,使得制造成本降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能够在所述触动件的驱动下相对所述支撑台运动而具有与所述打印平台相卡合的第一状态及未与所述打印平台卡合的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打印平台被锁定在所述支撑台,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打印平台相对所述支撑台能够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及连接于所述平台主体沿所述Z轴方向下表面的卡钉;所述支撑台沿所述Z轴方向开设有插孔,并在与所述Z轴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开设有与所述插孔连通的滑槽;所述锁紧件滑设于所述滑槽,并开设有能够与所述插孔相连通的卡孔;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卡孔与所述插孔相对准,所述卡钉能够经由所述插孔伸入所述卡孔,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锁紧件因所述卡孔相对所述插孔错位而与所述卡钉相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钉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柱、第一限位凸起、第二连接柱及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平台主体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均凸出于所述第二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动件为固设于所述夹具的插销,所述锁紧件沿所述Z轴方向开设有插槽,所述插销能够伸入至所述插槽,并随着所述夹具的运动而带动所述锁紧件相对所述支撑台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设有多个与所述打印平台一一对应的支撑位,任一所述支撑位处都对应安装有多个所述锁紧件;所述曝光模块有多个,任一所述支撑位都对应于至少一个所述曝光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机包括机架、第二驱动组件及用于容纳打印材料的物料槽,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机架与所述支撑台之间,以驱动所述支撑台沿所述Z轴方向升降,所述支撑台沿所述Z轴方向升降以能够进入或退出所述物料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机包括第三驱动组件及刮料板,所述第三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机架与所述刮料板之间,以驱动所述刮料板沿所述X轴方向或沿Y轴方向相对所述机架平移而能够刮平位于所述支撑台上的所述打印平台的上表面所附着的打印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夹具包括两个夹爪,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两个所述夹爪连接,以驱动两个所述夹爪沿所述X轴方向同步运动,并能够驱动两个所述夹爪沿Y轴方向相互靠近以夹紧所述打印平台或相互远离以松开所述打印平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机包括第四驱动组件,所述第四驱动组件与所述货架连接,以驱动所述货架沿所述Z轴方向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能够在所述触动件的驱动下相对所述支撑台运动而具有与所述打印平台相卡合的第一状态及未与所述打印平台卡合的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打印平台被锁定在所述支撑台,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打印平台相对所述支撑台能够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及连接于所述平台主体沿所述z轴方向下表面的卡钉;所述支撑台沿所述z轴方向开设有插孔,并在与所述z轴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开设有与所述插孔连通的滑槽;所述锁紧件滑设于所述滑槽,并开设有能够与所述插孔相连通的卡孔;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卡孔与所述插孔相对准,所述卡钉能够经由所述插孔伸入所述卡孔,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锁紧件因所述卡孔相对所述插孔错位而与所述卡钉相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钉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柱、第一限位凸起、第二连接柱及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平台主体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均凸出于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外壁面,所述第一限位凸起能够沿所述z轴方向插入所述插孔,且其外周面贴合于所述插孔的内壁面;所述卡孔沿所述锁紧件的滑动方向包括对位孔及导引孔,所述导引孔与所述对位孔相连通,且孔径小于所述对位孔的孔径,在所述对位孔与所述插孔相对准时,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及所述第二连接柱能够伸入所述对位孔,在所述对位孔与所述插孔错位时,所述第二连接柱自所述对位孔导入所述导引孔,且所述第二限位凸起抵接于所述锁紧件沿所述z轴方向的下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玉林,肖业平,谢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锐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