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平衡空心板梁支座受力的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平衡空心板梁支座受力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35137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5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平衡空心板梁支座受力的施工方法,采用一套自动化控制系统、万向自锁千斤顶及其配套的液压泵站、智能压力计,在平衡空心板梁下面的支座垫石上塞入智能压力计,在盖梁挡块顶面和空心板边梁翼缘底面之间放置万向自锁千斤顶,万向自锁千斤顶通过液压软管连接配套的液压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智控终端与液压泵站和智能压力计进行无线连接,通过智能终端自动控制包含万向自锁千斤顶、液压泵站、智能压力计的各子系统,用于在平衡空心板梁的湿接缝完成施工前释放防撞墙侧支座的压力,在湿接缝完成施工后重新使防撞墙侧支座受压,以此平衡空心板梁下方支座受力,保证支座体系的施工质量,防止支座及湿接缝产生病害,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带防撞墙一体安装的空心板梁的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平衡空心板梁支座受力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某个货运交通重要路线之一,其上部结构因老化及长期超负荷运载而导致损坏。此工程施工难点在于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完成换梁施工,为节约现场施工的时间需采用空心板边梁带防撞墙一体化施工的技术。但是组合构件的重心靠近防撞墙侧,不经处理,支座长时间的受力不均会导致支座及湿接缝病害的发生。所以如何平衡空心板梁下方内外侧支座受力,防止支座及湿接缝病害的发生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要解决空心板梁带防撞墙一体化施工时,组合构件的重心靠近防撞墙侧,长时间的受力不均会导致支座及湿接缝病害的发生,而提出一种平衡空心板梁支座受力的施工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衡空心板梁支座受力的施工方法,采用一套自动化控制系统、万向自锁千斤顶及其配套的液压泵站、智能压力计,在平衡空心板梁下面的支座垫石上塞入智能压力计,在盖梁挡块顶面和空心板边梁翼缘底面之间放置万向自锁千斤顶,万向自锁千斤顶通过液压软管连接配套的液压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智控终端与液压泵站和智能压力计进行无线连接,通过智能终端自动控制包含万向自锁千斤顶、液压泵站、智能压力计的各子系统,用于在平衡空心板梁的湿接缝完成施工前释放防撞墙侧支座的压力,在湿接缝完成施工后重新使防撞墙侧支座受压,以此平衡空心板梁下方支座受力,保证支座体系的施工质量,防止支座及湿接缝产生病害,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3、进一步,自动化控制系统包含智控终端与两个子系统,智控终端用于接收、计算、分析、显示子系统上传的各项数据,根据预设参数对子系统发送指令,子系统接收来自智控终端的指令,并将数据实时反馈给智控终端。

4、进一步,万向自锁千斤顶包含固定底座、自锁环、半球万向节,固定底座将千斤顶固定在盖梁挡块上,在达到设计值后用自锁环将千斤顶锁止,半球万向节能自适应板梁翼缘底面。

5、进一步,液压泵站与万向自锁千斤顶通过液压软管连接,液压泵站接收来自智控终端的指令,并将万向自锁千斤顶的数据实时反馈给智控终端。

6、进一步,智能压力计包括上下盖板、薄膜压力计、弹簧、无线收发器,薄膜压力计受其弹簧的压力,将压力转换成电信号通过有线的方式传给无线收发器,无线收发器具有计算、显示、无线收发的功能,通过计算薄膜压力计传输而来的电信号,将其转换为物理值显示并将数据传输给智控终端。

7、进一步,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8、步骤一:施工准备阶段

9、①正式施工前先进行板梁重心的计算以及平衡板梁支座受力的试验,来确定自动化控制系统、万向自锁千斤顶及其配套的液压泵站、智能压力计的规格和型号;

10、②检查万向自锁千斤顶、智能压力计、液压泵站的状态,并进行校准,检查智控终端与各子系统间连接是否正常;

11、步骤二:构件吊装阶段

12、④清理支座垫石顶面,将支座安放到位;

13、②在盖梁挡块内侧涂刷胶结剂并安装限位防震橡胶块;

14、③平衡空心板边梁带防撞墙一体安装;

15、步骤三:设备安装阶段

16、①清理跨盖梁挡顶面和空心板边梁翼缘底面,确保表面平整;

17、②量测出安放万向自锁千斤顶的中心位置,在盖梁挡块上放线出四个固定孔的位置;

18、③钻出固定孔,固定孔需满足深度和直径要求;

19、④用钢毛刷、吹风机清理钻孔,保证孔内无碎渣、灰尘;

20、⑤在孔内放入化学制剂,拧入化学膨胀螺栓,保证螺栓的垂直度和拧入深度;

21、⑥测试螺栓抗拔性能,达到要求后放入万向自锁千斤顶,将配套螺母拧紧;

22、⑦通过液压软管连接千斤顶与泵站;

23、⑧在支座垫石上塞入智能压力计;

24、步骤四:平衡支座受力阶段

25、①智控终端与液压泵站和智能压力计进行无线连接;

26、⑤复位智能压力计读数,重新设置参数;

27、③对同一跨两侧万向自锁千斤顶进行加压,快接触空心板梁翼缘5底面时放置抄垫钢,增加与翼缘的接触面积防止开裂;

28、⑥向空心板边梁翼缘处施加反力,观察智控终端的读数,达到设置参数值后智控终端自动向液压泵站发出指令停止加压,随即放下万向自锁千斤顶的自锁环,将千斤顶锁止,此时由千斤顶和内侧支座四点受力;

29、⑤取下智能压力计、液压软管、液压泵站用于下一跨施工,万向自锁千斤顶需待湿接缝完成施工后拆除;

30、⑥边梁湿接缝钢筋与中梁湿接缝钢筋进行焊接,形成临时整体;

31、⑦桥梁湿接缝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并进行养护,湿接缝完成施工;

32、步骤五:施工结束阶段

33、②升起自锁环解锁万向自锁千斤顶,此时由外侧支座和内侧支座四点受力;

34、②泄压将伸缩杆收起;

35、③拧开螺母,将万向自锁千斤顶取出,拆卸螺杆;

36、⑤孔内回填高强砂浆,万向自锁千斤顶拆除完成。

3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成果是:

38、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平衡空心板梁下方支座受力,改善支座受力条件,保证支座体系的施工质量。防止支座及湿接缝产生病害,延长桥梁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通过智控终端自动控制各子系统,在湿接缝完成施工前释放防撞墙侧支座的压力。在湿接缝完成施工后重新使防撞墙侧支座受压,以此实现平衡空心板边梁下方内外侧支座受力的目的。同时本专利技术操作简便,控制方便,可以适用上部结构为空心板梁的桥梁工程,有一定的普及性和通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衡空心板梁支座受力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套自动化控制系统、万向自锁千斤顶及其配套的液压泵站、智能压力计,在平衡空心板梁下面的支座垫石上塞入智能压力计,在盖梁挡块顶面和空心板边梁翼缘底面之间放置万向自锁千斤顶,万向自锁千斤顶通过液压软管连接配套的液压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智控终端与液压泵站和智能压力计进行无线连接,通过智能终端自动控制包含万向自锁千斤顶、液压泵站、智能压力计的各子系统,用于在平衡空心板梁的湿接缝完成施工前释放防撞墙侧支座的压力,在湿接缝完成施工后重新使防撞墙侧支座受压,以此平衡空心板梁下方支座受力,保证支座体系的施工质量,防止支座及湿接缝产生病害,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空心板梁支座受力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包含智控终端与两个子系统,智控终端用于接收、计算、分析、显示子系统上传的各项数据,根据预设参数对子系统发送指令,子系统接收来自智控终端的指令,并将数据实时反馈给智控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空心板梁支座受力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万向自锁千斤顶包含固定底座、自锁环、半球万向节,固定底座将千斤顶固定在盖梁挡块上,在达到设计值后用自锁环将千斤顶锁止,半球万向节能自适应板梁翼缘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空心板梁支座受力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液压泵站与万向自锁千斤顶通过液压软管连接,液压泵站接收来自智控终端的指令,并将万向自锁千斤顶的数据实时反馈给智控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空心板梁支座受力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压力计包括上下盖板、薄膜压力计、弹簧、无线收发器,薄膜压力计受其弹簧的压力,将压力转换成电信号通过有线的方式传给无线收发器,无线收发器具有计算、显示、无线收发的功能,通过计算薄膜压力计传输而来的电信号,将其转换为物理值显示并将数据传输给智控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空心板梁支座受力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空心板梁支座受力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套自动化控制系统、万向自锁千斤顶及其配套的液压泵站、智能压力计,在平衡空心板梁下面的支座垫石上塞入智能压力计,在盖梁挡块顶面和空心板边梁翼缘底面之间放置万向自锁千斤顶,万向自锁千斤顶通过液压软管连接配套的液压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智控终端与液压泵站和智能压力计进行无线连接,通过智能终端自动控制包含万向自锁千斤顶、液压泵站、智能压力计的各子系统,用于在平衡空心板梁的湿接缝完成施工前释放防撞墙侧支座的压力,在湿接缝完成施工后重新使防撞墙侧支座受压,以此平衡空心板梁下方支座受力,保证支座体系的施工质量,防止支座及湿接缝产生病害,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空心板梁支座受力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包含智控终端与两个子系统,智控终端用于接收、计算、分析、显示子系统上传的各项数据,根据预设参数对子系统发送指令,子系统接收来自智控终端的指令,并将数据实时反馈给智控终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琰王佳冬周雯何凌云周杰鲍振梁朱鹏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