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钮式止血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34792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5 09:34
本技术提供一种旋钮式止血阀,包括密封壳体、旋紧件、密封件和垫片;旋紧件与密封壳体近端连接,旋紧件与密封壳体之间形成适于穿设介入器械的穿设空间;旋紧件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密封壳体运动,以减小或增大穿设空间;密封件设于穿设空间内部,密封件上设有适于穿设介入器械的穿设孔;密封件受旋紧件挤压发生弹性变形,以向内挤压穿设孔;其中,旋紧件被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减小穿设空间,以挤压密封件直至穿设孔孔壁贴紧介入器械,为了避免旋紧件转动时带动第一密封件发生扭转,进而影响第一密封件与介入器械之间密封性,在旋紧件和第一密封件之间设置垫片,以减小旋紧件转动时对第一密封件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旋钮式止血阀


技术介绍

1、在介入治疗手术中,导管鞘作为建立连接患者血管内腔与外界的连接通道,提供了重要的作用。在手术过程中通过血管穿刺术将导管鞘导入血管内,使得导管及其他器械或药物能够经人体动脉、静脉血管抵达病变区域,从而达到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2、导管鞘在提供导管进入人体的的通道的同时也为血液流出或空气进入体内创造了流出口,为了防止血液的外流或空气的进入需要在导管鞘内设置具有密封性的密封阀;密封阀需要能够有效阻止血液流出或者空气进入,同时还可以顺畅通过导管或者其他器械,并保持良好的操作手感。

3、目前越来越多的手术需要使用大规格血管鞘来进行手术,特别是经导管瓣膜置换手术,而在大规格导管鞘中,现有结构很少能够有效地兼并上述要求,在手术中实际使用效果都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密封阀,其无法兼并有效阻止血液流出或者空气进入,同时还可以顺畅通过导管或者其他器械,并保持良好的操作手感要求。

2、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旋钮式止血阀,包括:

3、密封壳体,适于与导管鞘近端连接;

4、旋紧件,与所述密封壳体近端连接,所述旋紧件与所述密封壳体之间形成适于穿设介入器械的穿设空间;所述旋紧件被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密封壳体运动,以减小或增大所述穿设空间;

5、密封件,设于所述穿设空间内部,所述密封件上设有适于穿设介入器械的穿设孔;所述密封件被配置为受所述旋紧件挤压发生弹性变形,以向内挤压穿设孔;

6、其中,所述旋紧件被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减小所述穿设空间,以挤压所述密封件直至所述穿设孔孔壁贴紧介入器械。

7、可选地,所述旋紧件与所述密封壳体近端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旋紧件被配为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密封壳体转动,以减小或增大所述穿设空间。

8、可选地,还包括垫片,其上设有通孔,所述垫片设于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旋紧件之间,以避免所述密封件受所述旋紧件作用而扭转。

9、可选地,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二密封件相互抵接,且所述垫片设于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旋紧件之间。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上穿设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第二密封件中间设有若干翻折部,所有所述翻折部被配置为受介入器械推动向第二密封件一侧折弯,以在所述第二密封件内形成穿设孔。

11、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件中间沿十字切割,以形成四个翻折部。

12、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近端向内凹陷以形成环形放置腔,所述垫片远端一侧凸出以放置在所述放置腔内。

13、可选地,所述垫片近端一侧向内凹陷以形成环形放置腔,所述旋紧件靠近所述垫片一侧设有适于放于所述垫片环形放置腔内的环状凸起。

14、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垫片接触面、所述垫片与所述旋紧件接触面均为光滑面。

15、可选地,所述密封壳体周侧外螺纹远端设有环状限位凸起;所述旋紧件内侧内螺纹远端设有限位槽,所述旋紧件被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密封壳体运动时,所述环状限位凸起在所述限位槽内运动,以避免所述旋紧件脱离所述密封壳体。

16、可选地,所述密封壳体、所述旋紧件外周侧均设有凸出棱体。

17、可选地,所述旋紧件外周侧设有指示件、扩大标识和减小标识。

18、本技术提供的旋钮式止血阀,具有如下优点:

19、1.本技术提供一种旋钮式止血阀,包括密封壳体、旋紧件、密封件和垫片,密封壳体适于与导管鞘近端连接;旋紧件与所述密封壳体近端连接,所述旋紧件与所述密封壳体之间形成适于穿设介入器械的穿设空间;所述旋紧件被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密封壳体运动,以减小或增大所述穿设空间;密封件设于所述穿设空间内部,所述密封件上设有适于穿设介入器械的穿设孔;所述密封件被配置为受所述旋紧件挤压发生弹性变形,以向内挤压穿设孔;垫片上设有通孔,所述垫片设于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旋紧件之间,以避免所述密封件受所述旋紧件作用而扭转;其中,所述旋紧件被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减小所述穿设空间,以挤压所述密封件直至所述穿设孔孔壁贴紧介入器械。

20、此结构的旋钮式止血阀,在介入器械穿入密封件内的穿设孔内部后,通过转动旋紧件,使得旋紧件向密封壳体远端移动,以减小旋紧件和密封壳体之间穿设空间,即通过旋紧件向密封壳体远端移动以挤压密封件发生弹性变形,密封件外周侧与穿设空间周侧的密封壳体内壁抵接,在密封件发生弹性变形时,密封件向内挤压穿设孔,直至穿设孔孔壁与介入器械周侧密切抵接,以有效阻止血液流出或者空气进入。同时,在穿设介入器械时可反向转动旋紧件,使得旋紧件减小对密封件挤压,穿设孔孔径变大,在介入器械穿入密封件上穿设孔内后再转动旋紧件,因此还可以顺畅通过介入器械,并保持良好的操作手感。为了避免旋紧件转动时带动第一密封件发生扭转,进而影响第一密封件与介入器械之间密封性,在旋紧件和第一密封件之间设置垫片,且第一密封件与垫片接触面、垫片与旋紧件接触面均为光滑面,以减小旋紧件转动时对第一密封件的影响。

21、2.本技术提供一种旋钮式止血阀,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二密封件相互抵接,且所述垫片设于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旋紧件之间。所述第一密封件上穿设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第二密封件中间设有若干翻折部,所有所述翻折部被配置为受介入器械推动向第二密封件一侧折弯,以在所述第二密封件内形成穿设孔。

22、此结构的旋钮式止血阀,设置第一密封件上穿设孔为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设置能够便于介入器械穿设,设置第二密封件上为四个翻折部能够提高对介入器械的包裹性。

23、3.本技术提供一种旋钮式止血阀,所述密封壳体周侧外螺纹远端设有环状限位凸起;所述旋紧件内侧内螺纹远端设有限位槽,所述旋紧件被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密封壳体运动时,所述环状限位凸起在所述限位槽内运动,以避免所述旋紧件脱离所述密封壳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钮式止血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式止血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3),其上设有通孔,所述垫片(3)设于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旋紧件(2)之间,以避免所述密封件受所述旋紧件(2)作用而扭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钮式止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件(4)和第二密封件(5),所述第一密封件(4)与所述第二密封件(5)相互抵接,且所述垫片(3)设于所述第一密封件(4)与所述旋紧件(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式止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4)上穿设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第二密封件(5)中间设有若干翻折部,所有所述翻折部被配置为受介入器械推动向第二密封件(5)一侧折弯,以在所述第二密封件(5)内形成穿设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钮式止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5)中间沿十字切割,以形成四个翻折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式止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4)近端向内凹陷以形成环形放置腔,所述垫片(3)远端一侧凸出以放置在所述放置腔内。p>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式止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3)近端一侧向内凹陷以形成环形放置腔,所述旋紧件(2)靠近所述垫片(3)一侧设有适于放于所述垫片(3)环形放置腔内的环状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旋钮式止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4)与所述垫片(3)接触面、所述垫片(3)与所述旋紧件(2)接触面均为光滑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式止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体(1)、所述旋紧件(2)外周侧均设有凸出棱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式止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紧件(2)外周侧设有指示件(22)、扩大标识(23)和减小标识(2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钮式止血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式止血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3),其上设有通孔,所述垫片(3)设于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旋紧件(2)之间,以避免所述密封件受所述旋紧件(2)作用而扭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钮式止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件(4)和第二密封件(5),所述第一密封件(4)与所述第二密封件(5)相互抵接,且所述垫片(3)设于所述第一密封件(4)与所述旋紧件(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式止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4)上穿设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第二密封件(5)中间设有若干翻折部,所有所述翻折部被配置为受介入器械推动向第二密封件(5)一侧折弯,以在所述第二密封件(5)内形成穿设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钮式止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5)中间沿十字切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鹏程陈晟达吴智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翰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