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仿生企鹅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仿生企鹅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34366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仿生企鹅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包括两个机身、机尾和机头,两个所述机身之间相互扣合,所述机头和机尾分别安装于两个机身的前端和后端;所述机身的内部设置有动力输出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机身和侧机翼通过采用仿生企鹅设计,可以使得空海跨介质飞行器的外形与企鹅近似,一旦需要进行控制切换的隐秘行动,只需要控制仿生企鹅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进行水下潜航即可,从而切实解决了现有空海跨介质飞行器无法实现隐秘行动的问题,以完全满足用户对隐蔽性的高要求,由于动力输出组件采用可倾转设计,配合可倾转旋翼和尾舵机翼,可实现快速的、多次的、连续的出入水,提高了飞行器的机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行器,具体为仿生企鹅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属于飞行器。


技术介绍

1、随着海洋开发活动的不断深入与拓展,人类社会对于能够在空中翱翔、水面航行以及水下潜行的无人化装备的需求愈发显得紧迫而重要。例如,在海洋巡检市场中,业界急需一种能够稳定穿越不同介质、高效执行监测任务的无人机系统,以确保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单介质无人机,无论是空中飞行、水面航行还是水下潜行,均难以全面满足这些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2、在此背景下,新型空海跨介质无人机应运而生,并因其能够高效、灵活地跨越不同领域完成作业任务而持续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这类无人机不仅能够在空中自由翱翔,还能在水面平稳航行,甚至能够潜入水下进行深度探索,真正实现了立体空间的全方位覆盖。

3、然而,尽管新型空海跨介质无人机具有诸多优势,但现有的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与问题:

4、1、部分跨介质无人机的机动性能仍有待提升,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稳定地出入水;

5、2、在隐秘性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难以完全满足用户对隐蔽性的高要求;

6、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跨介质无人机的设计,提升其综合性能,仍是当前业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提出一种仿生企鹅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仿生企鹅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仿生企鹅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包括两个机身、机尾和机头,两个所述机身之间相互扣合,所述机头和机尾分别安装于两个机身的前端和后端;

3、所述机身的内部设置有动力输出组件,所述动力输出组件包括两个侧安装板、两个桁架、旋翼、万向节、两个球头拉杆、两个控制舵机、驱动电机、旋转轴承和两个桁架舵机;

4、两个桁架舵机安装于两个所述侧安装板的两侧,所述桁架的一端与所述桁架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桁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旋转轴承与一个所述侧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桁架上安装有舵机固定架,所述万向节通过球头转动连接于所述舵机固定架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万向节的顶端,所述旋翼安装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两个所述球头拉杆的一端与所述万向节相邻的两个球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球头拉杆的另一端与两个所述控制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控制舵机安装于所述舵机固定架的内部。

5、进一步优选的,两个所述侧安装板的相对面共同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电子舱。

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机身的外侧壁后部、机尾的外侧壁和机头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栅栏条纹状导流缝。

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动力输出组件还包括两个侧机翼、两个机翼舵机、尾舵机翼和尾舵舵机;

8、两个所述侧机翼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机翼舵机的输出轴,所述尾舵机翼安装于所述尾舵舵机的输出轴。

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尾舵机翼转动连接于所述机尾的内部,所述尾舵舵机安装于所述机尾的内侧壁。

10、进一步优选的,两个所述机翼舵机对称安装于两个所述侧安装板的相远离面,两个所述侧机翼对称位于两个所述机身的两侧。

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动力输出组件位于两个所述机身的内部,两个所述机身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弧形且位于所述电子舱的前部。

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机身的外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导流通道,所述旋翼位于所述导流通道的内部,位于下方的所述机身的外侧壁底部安装有深度传感器,所述机身和侧机翼均按照企鹅外形进行仿生学设计而成。

13、进一步优选的,两个所述侧安装板的相远离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两个所述机身的外侧壁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上连接座和所述下连接座均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内部。

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侧安装板位于两个所述机身的内部,位于上方的所述机身通过上连接座与所述侧安装板固定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机身通过所述下连接座与所述侧安装板固定连接。

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6、本专利技术的机身和侧机翼通过采用仿生企鹅设计,可以使得空海跨介质飞行器的外形与企鹅近似,一旦需要进行控制切换的隐秘行动,只需要控制仿生企鹅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进行水下潜航即可,从而切实解决了现有空海跨介质飞行器无法实现隐秘行动的问题,以完全满足用户对隐蔽性的高要求,由于动力输出组件采用可倾转设计,配合可倾转旋翼和尾舵机翼,可实现快速的、多次的、连续的出入水,提高了飞行器的机动性能。

17、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企鹅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包括两个机身(11)、机尾(12)和机头(1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机身(11)之间相互扣合,所述机头(13)和机尾(12)分别安装于两个机身(11)的前端和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企鹅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安装板(14)的相对面共同安装有支撑架(17),所述支撑架(17)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电子舱(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企鹅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1)的外侧壁后部、机尾(12)的外侧壁和机头(13)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栅栏条纹状导流缝(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企鹅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组件(101)还包括两个侧机翼(15)、两个机翼舵机(16)、尾舵机翼(26)和尾舵舵机(2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仿生企鹅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舵机翼(26)转动连接于所述机尾(12)的内部,所述尾舵舵机(27)安装于所述机尾(12)的内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仿生企鹅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机翼舵机(16)对称安装于两个所述侧安装板(14)的相远离面,两个所述侧机翼(15)对称位于两个所述机身(11)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生企鹅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组件(101)位于两个所述机身(11)的内部,两个所述机身(11)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导流板(28),所述导流板(28)呈弧形且位于所述电子舱(19)的前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仿生企鹅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1)的外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导流通道(29),所述旋翼(20)位于所述导流通道(29)的内部,位于下方的所述机身(11)的外侧壁底部安装有深度传感器(31),所述机身(11)和侧机翼(15)均按照企鹅外形进行仿生学设计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仿生企鹅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安装板(14)的相远离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座(34)和下连接座(35),两个所述机身(11)的外侧壁均开设有安装孔(36),所述上连接座(34)和所述下连接座(35)均位于所述安装孔(36)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仿生企鹅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安装板(14)位于两个所述机身(11)的内部,位于上方的所述机身(11)通过上连接座(34)与所述侧安装板(14)固定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机身(11)通过所述下连接座(35)与所述侧安装板(14)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企鹅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包括两个机身(11)、机尾(12)和机头(1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机身(11)之间相互扣合,所述机头(13)和机尾(12)分别安装于两个机身(11)的前端和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企鹅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安装板(14)的相对面共同安装有支撑架(17),所述支撑架(17)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电子舱(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企鹅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1)的外侧壁后部、机尾(12)的外侧壁和机头(13)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栅栏条纹状导流缝(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企鹅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组件(101)还包括两个侧机翼(15)、两个机翼舵机(16)、尾舵机翼(26)和尾舵舵机(2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仿生企鹅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舵机翼(26)转动连接于所述机尾(12)的内部,所述尾舵舵机(27)安装于所述机尾(12)的内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仿生企鹅双旋翼跨介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机翼舵机(16)对称安装于两个所述侧安装板(14)的相远离面,两个所述侧机翼(15)对称位于两个所述机身(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锦绣伍思繁伍思欢邵茂森王立栋赵尚飞刘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