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选矿,具体涉及一种伴生铁锰的铅锌银矿联合分选方法。
技术介绍
1、对于伴生铁锰的铅锌银矿中,不仅含有铅、锌、银等主要金属元素,还伴生有铁、锰等其他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在矿石中以不同的矿物形式存在,如方铅矿、闪锌矿、银矿物、磁铁矿、褐铁矿等。这种成分的多样性使得选矿过程需要针对不同的矿物特性进行分选。各种矿物之间往往存在复杂的共生关系,例如,铅锌矿物与铁锰矿物之间可能紧密共生,难以通过简单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实现有效分离。此外,矿石中的矿物颗粒大小不均匀,部分矿物呈细粒浸染状分布,进一步增加了选矿的难度。
2、伴生铁锰的铅锌银矿选矿工艺目前所采用的银铅优先浮选-铁锰磁选和银铅锌混合浮选再分离-锰铁磁选工艺流程,银铅优先浮选作业为保证铅精矿质量和部分易浮含银矿物的上浮,使用的捕收剂常为乙黄药+丁铵黑药组合,虽然对银的载体矿物黄铁矿有一定的捕收作用,但没有最大化的回收黄铁矿,导致一部分含银黄铁矿没有上浮,而锌浮选作业采用的是抑硫浮锌工艺,使用了石灰抑制黄铁矿,含银黄铁矿也受抑制,故银的回收率受到了影响。针对银铅锌矿难回收问题,传统上采用的银铅锌混合浮选后分离再进行锰铁磁选的工艺流程,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矿物的富集,同时也暴露出显著的局限性与挑战,混浮-分离流程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操作的复杂度,增加了生产线的调控难度,还因涉及多种浮选药剂的联合使用,直接导致了药剂成本的急剧攀升。更为关键的是,该流程在处理过程中往往难以精确控制各组分的分离效率,尤其是银的回收,极易在多个环节发生银的损失,进而对整体经济效益造成不可忽视的影
3、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伴生铁锰的铅锌银矿联合分选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伴生铁锰的铅锌银矿联合分选方法,采用浮选-磁选联合流程,在选矿药剂与工艺流程协同作用下,实现了银、铁、锰三者的高效回收,提高了银金属的回收率,同时能对铅、锌进行综合回收,解决了常规工艺流程复杂、选矿成本高、目的矿物难最大化回收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伴生铁锰的铅锌银矿联合分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将原矿破碎至-2mm,然后进行湿磨,磨矿至细度为-0.074mm粒级的颗粒质量含量为85~89%,加水调节矿浆浓度至预定范围;
4、s2.将步骤s1得到的矿浆进行银铅锌混合粗选,得到混合粗选精矿和混合粗选尾矿;将所述混合粗选精矿进行四次混合精选,得到混合精矿;将所述混合粗选尾矿进行两次混合扫选,得到混合尾矿;
5、s3.将步骤s2得到的所述混合尾矿进行弱磁粗选,得到弱磁粗选精矿和弱磁粗选尾矿;将所述弱磁粗选精矿进行再磨工艺,其后进行两次弱磁精选,得到弱磁精选精矿;将两次弱磁精选的中矿经过第三次弱磁精选后,得到的精矿与所述弱磁精选精矿合并,得到铁精矿,第三次弱磁精选尾矿与所述弱磁粗选尾矿合并,得到选铁尾矿;
6、s4.将步骤s3得到的所述选铁尾矿进行强磁粗选,得到强磁粗选精矿和强磁粗选尾矿;将所述强磁粗选精矿进行再磨工艺,其后进行两次强磁精选,得到强磁精选精矿;将两次强磁精选的中矿经过第三次强磁精选后,得到的精矿与所述强磁精选精矿合并,得到锰精矿,第三次强磁精选尾矿与所述强磁粗选尾矿合并,得到尾矿。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1中,所述矿浆浓度为30~40%。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2中,所述混合粗选的药剂为硫酸铜40~60g/t、丁基黄药50~70g/t、丁铵黑药15~25g/t、2#油20~40g/t。
9、进一步的,第一次混合扫选的药剂为丁基黄药20~40g/t、丁铵黑药5~15g/t;第二次混合扫选的药剂为丁基黄药10~20g/t、丁铵黑药3~8g/t。
10、所述混合精选的中矿依次逐级返回上一作业;所述混合扫选的精矿依次返回上一作业。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3中,所述弱磁粗选和所述弱磁精选的磁场强度为900~1100gs。
12、所述再磨工艺为将所述弱磁粗选精矿再磨至-0.025mm粒级的颗粒质量含量为88~92%。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4中,所述强磁粗选的磁场强度为9000~12000gs。
14、所述再磨工艺为将所述强磁粗选精矿再磨至-0.025mm粒级的颗粒质量含量为93~96%。
15、第一次强磁精选的磁场强度为7000~9000gs,第二次强磁精选的磁场强度为5000~7000gs,第三次强磁精选的磁场强度为4000~6000gs。
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伴生铁锰的铅锌银矿联合分选方法,通过将原矿破碎、湿磨、混合浮选和磁选工艺,实现了对伴生铁锰铅锌银矿中不同金属的有效分离和回收。本专利技术采用浮选-磁选联合选矿流程,在选矿药剂和选矿工艺协同作用下,实现了银、铁、锰三者的高效回收,提高了银金属的回收率,同时能对铅、锌进行综合回收,解决了常规选矿工艺流程复杂、选矿成本高、目的矿物难最大化回收的问题。
18、本专利技术对于银、铅、锌回收的问题,直接采用硫酸铜、丁基黄药、丁铵黑、2#油等常规浮选药剂进行回收,不仅控制了浮选药剂成本,还对黄铁矿等大部分硫化矿物均有较强的捕收作用,含银矿物、含银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均上浮进入精矿产品,实现了硫化矿的最大化回收。此流程虽精矿产率较大,铅锌品位难以保证,但混浮工艺的银回收率高于优浮工艺,避免了常规流程后续将银铅锌分离或银铅锌优先浮选的复杂工艺,该工艺流程现场适应性强,降低了现场生产线的调控难度和工人操作难度,同时避免了分离过程中银金属的损失,实现了贵金属银的最大化回收。
19、本专利技术在与其他工艺流程经济效益计算对比后,以银为硫化矿中主要目的精矿产品,取消了银铅锌优先浮选工艺和后续银铅锌的分离,避免了浮选分离时多种浮选药剂的联合使用,直接导致了药剂成本急剧攀升的问题,极大的控制了选矿成本。
20、本专利技术在处理伴生铁锰的铅锌银矿这类矿石时,由于其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有价金属和杂质矿物,采用浮-磁联合流程选矿能够更有效地适应这种复杂矿石的选矿需求,实现对多种矿物的有效分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伴生铁锰的铅锌银矿联合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生铁锰的铅锌银矿联合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矿浆浓度为3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生铁锰的铅锌银矿联合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混合粗选的药剂为硫酸铜40~60g/t、丁基黄药50~70g/t、丁铵黑药15~25g/t、2#油20~40g/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伴生铁锰的铅锌银矿联合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混合扫选的药剂为丁基黄药20~40g/t、丁铵黑药5~15g/t;第二次混合扫选的药剂为丁基黄药10~20g/t、丁铵黑药3~8g/t。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伴生铁锰的铅锌银矿联合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精选的中矿依次逐级返回上一作业;所述混合扫选的精矿依次返回上一作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生铁锰的铅锌银矿联合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弱磁粗选和所述弱磁精选的磁场强度为900~1100GS。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伴生铁锰的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生铁锰的铅锌银矿联合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强磁粗选的磁场强度为9000~12000GS。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伴生铁锰的铅锌银矿联合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再磨工艺为将所述强磁粗选精矿再磨至-0.025mm粒级的颗粒质量含量为93~9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伴生铁锰的铅锌银矿联合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强磁精选的磁场强度为7000~9000GS,第二次强磁精选的磁场强度为5000~7000GS,第三次强磁精选的磁场强度为4000~6000G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伴生铁锰的铅锌银矿联合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生铁锰的铅锌银矿联合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矿浆浓度为3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生铁锰的铅锌银矿联合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混合粗选的药剂为硫酸铜40~60g/t、丁基黄药50~70g/t、丁铵黑药15~25g/t、2#油20~40g/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伴生铁锰的铅锌银矿联合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混合扫选的药剂为丁基黄药20~40g/t、丁铵黑药5~15g/t;第二次混合扫选的药剂为丁基黄药10~20g/t、丁铵黑药3~8g/t。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伴生铁锰的铅锌银矿联合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精选的中矿依次逐级返回上一作业;所述混合扫选的精矿依次返回上一作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生铁锰的铅锌银矿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显伟,祁忠旭,刘殿阁,张强,吴猛,池明波,何章辉,韩泽鹏,冯程,何湛,孙大勇,李杰,肖舜元,欧阳林莉,王龙,韩远燕,李昭旺,陈巧妹,宋水祥,江旭,侯行亮,朱志伟,周浩,方佳浚,刘佳燕,陈婷,龙姓也,
申请(专利权)人:嫩江市坤源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