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往复驱动致动器。
技术介绍
1、以往,使用旋转往复驱动致动器作为在复合机、激光打印机等的扫描仪中使用的致动器。具体而言,旋转往复驱动致动器通过使扫描仪的反射镜往复旋转,以变更激光的反射角度实现对对象物的光扫描。
2、作为这种将旋转往复驱动致动器用作电流电机的装置,已知如专利文献1所示将磁铁设置于可动部侧的磁铁可动型、在反射镜侧设置线圈的线圈可动型、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装置。
3、专利文献1是一种作为磁铁可动型,将磁铁设置于反射镜侧且与反射镜一起可动的射束扫描仪。在专利文献1中,在对置配置的一对轴承壁之间架设有带反射镜的旋转轴,四个永久磁铁以在旋转轴径向上磁化的方式设置于该旋转轴,具有卷绕有线圈的磁极的铁芯以夹着旋转轴的方式配置。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7275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2、然而,引用文献1那样的磁铁可动型的结构与线圈可动型相比,由于驱动时线圈发热,对反射镜的表面状态、反射镜向旋转轴的接合状态、包含翘曲的反射镜的形状等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小。
3、对此,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装置中,由于将磁铁设置于反射镜侧,因此虽然没有线圈的发热对反射镜的影响,但由于旋转轴具有四个永久磁铁,因此存在难以实现小型化、薄型化的问题。
4、近年来,用于扫描仪的旋转往复驱动致动器除了按照小型化的扫描仪产品的尺寸而设为
5、本专利技术是考虑以上的点而完成的,提供一种旋转往复驱动致动器,其能够实现薄型化并且在更稳定的状态下以高振幅驱动可动对象物。
6、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7、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往复驱动致动器的一个方案构成为,具有:
8、可动体,其具有在外周固定有磁铁的轴部,且能够绕所述轴部往复旋转;以及
9、单元主体,其通过与所述磁铁的相互作用使所述可动体往复旋转,
10、所述单元主体具有:
11、铁芯体,其具有一对磁极和磁路部,该一对磁极相对于所述磁铁在所述轴部的径向的两侧在同一直线上延伸,该磁路部包围所述一对磁极以及所述磁铁并连接所述一对磁极;
12、一对线圈体,其卷绕于所述一对磁极,且通过通电而产生所述相互作用;以及
13、施力部,其配置于在所述轴部的周向上在所述一对磁极间的位置形成于所述磁路部的凹部,并对所述可动体朝向往复旋转的初始位置施力。
14、专利技术效果
15、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在实现薄型化的同时,在更稳定的状态下以高振幅驱动可动对象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往复驱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往复驱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往复驱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往复驱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往复驱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往复驱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往复驱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往复驱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往复驱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往复驱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往复驱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往复驱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往复驱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往复驱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往复驱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往复驱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往复驱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往复驱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塚裕树,高桥勇树,北村泰隆,加贺美雅春,正本佳,
申请(专利权)人: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