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天飞行,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航天器及其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1、航天器(spacecraft),又称空间飞行器、太空飞行器,按照天体力学的规律在太空运行,执行探索、开发、利用太空和天体等特定任务的各类飞行器,航天器基本上都在太阳系内运行,探索太空就是人类最前沿的实践之一。
2、目前人类正在进行月球、火星和系外行星的计划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是时间,虽然今天的宇宙飞船无疑是更先进的,估计从地球到火星需要六个月,而太阳系的其他行星需要更长的时间,而冲出太阳系这种长途旅行的前景,需要考虑到太空对人类心理和生理的影响,尽管一些专家提出了诸如让殖民者冬眠或世代飞船等解决方案,同时,长途星际旅行需要携带大量的燃料,它的重量需要更多的燃料来产生足够的推力,为了继续进行星系探索,必须以某种方式解决这个悖论,最好是为宇宙飞船找到一种替代的、更快的推进系统,能够更快、更便宜地进行星际旅行,即下一代航天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航天器及其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天器及其控制系统,包括动力外舱,所述动力外舱的顶部中间开设有圆形大孔,所述所述动力外舱的顶部中间圆形大孔内固定连接有外舱机体,所述动力外舱的底部表面均开设有八个圆形凹槽,所述动力外舱的底部表面多个圆形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动力装置,结构设计简单。
3、进一步的,所述动力外舱包括有可旋转动力舱,所述可旋转动
4、进一步的,所述外舱机体包括有机身外壳,所述机身外壳的内腔中间设有内舱,所述机身外壳的内腔靠近内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陀螺仪平衡装置,所述机身外壳与内舱之间设有控制舱装置,控制舱装置可以保持平衡。
5、进一步的,所述内舱包括有成员舱,所述成员舱的外壁表面固定连接有磁悬浮隔离带,磁悬浮隔离带便于于机身外壳分隔。
6、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舱装置包括有控制舱主体,所述控制舱主体的内部设有多个可移动轨道配重块,用于调节姿态、重心,实现机身可全向机动。
7、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有动力喷口,所述动力喷口中间设有核电池,所述核电池的顶部与动力外舱的底部表面八个圆形凹槽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核电池的底部固定连接就有桨叶,所述桨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涡轮喷发动机,动力装置叠加作用力,多力涡流形成合力,多全向飞行。
8、进一步的,一种航天器的控制系统为,在使用航天器及其控制系统时,在构型上动力外舱包裹着外舱机体,动力外舱与外舱机体处于固定连接状态,动力外舱与外舱机体一体设计的,外舱机体是个球体,外舱机体整体凸起的,机身外壳与内舱中间构成控制舱装置,控制舱装置可以保持平衡,控制舱装置负责内舱的垂直平衡方向,成员舱是成员位置,内舱是o形,动力装置的动力源包括核电池、桨叶、涡轮喷发动机以及动力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动力外舱的底部由八个动力装置组成,并平均分布,动力装置的数量设计成八个,这是最优的动力数量配置,可高效实现动能合力,多于八个动力装置将造成浪费和重量负担,少于八个动力装置将动能效力不足,八个动力装置相比传统单一推力,多于叠加作用力,多力涡流形成合力,多全向飞行,桨叶具有多向、矢量、提升机动的特性,在控制系统的指令下,八个动力装置控制方向随时一致,利用单个动力的流气逆效应,产生叠加动力波,实现八个动力源合一强劲的推进力,通过模块的运行,迅速改变内舱倾斜或者水平的角度,可移动轨道配重块用于调节姿态、重心,实现机身可全向机动,另外与底部动力装置相对应的上部八个外隐形机翼模块,可以收回和打开,通过空气绕流,影响角度,速度,增强度飞行器进行方向及速度的控制,瞬时全维转向系统通过调整动力装置方向改变运动方向,在成员舱的表面有着磁悬浮隔离带,机身外壳与内舱采用磁悬浮方式,利用陀螺仪平衡装置进行控制,动力外舱在高速螺旋、翻转、前行的角动量很大,陀螺仪平衡装置会一直稳定指向一个方向的性质,内舱可以保持水平垂直方向,相对静止状态,最后进行载人测试飞行,实现超光速飞行,到达预期位置。
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0、1.本专利技术通过航空器引擎引发机体周围空气涡漩,形成形空泡包裹机体,航空器将一直运行在一个真空环境中,将达到比光速更快的速度。
11、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动力装置,有利于通过设有八个动力装置,可高效实现动能合力,多于八个将造成浪费和重量负担,少于八个将动能效力不足,八个动力口涡流相比传统单一推力,多于叠加作用力,多力涡流形成合力,多全向飞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天器,包括动力外舱(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外舱(1)的顶部中间开设有圆形大孔,所述所述动力外舱(1)的顶部中间圆形大孔内固定连接有外舱机体(2),所述动力外舱(1)的底部表面均开设有八个圆形凹槽,所述动力外舱(1)的底部表面多个圆形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动力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外舱(1)包括有可旋转动力舱(101),所述可旋转动力舱(101)的外壁表面固定连接有瞬时全维转向系统(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舱机体(2)包括有机身外壳(201),所述机身外壳(201)的内腔中间设有内舱(202),所述机身外壳(201)的内腔靠近内舱(2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陀螺仪平衡装置(203),所述机身外壳(201)与内舱(202)之间设有控制舱装置(2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航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舱(202)包括有成员舱(2021),所述成员舱(2021)的外壁表面固定连接有磁悬浮隔离带(202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3)包括有动力喷口(301),所述动力喷口(301)中间设有核电池(302),所述核电池(302)的顶部与动力外舱(1)的底部表面多个圆形凹槽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核电池(302)的底部固定连接就有桨叶(303),所述桨叶(3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涡轮喷发动机(304)。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航天器的控制系统:在使用航天器及其控制系统时,在构型上动力外舱(1)包裹着外舱机体(2),动力外舱(1)与外舱机体(2)处于固定连接状态,动力外舱(1)与外舱机体(2)一体设计的,外舱机体(2)是个球体,外舱机体(2)整体凸起的,机身外壳(201)与内舱(202)中间构成控制舱装置(204),控制舱装置(204)可以保持平衡,控制舱装置(204)负责内舱(202)的垂直平衡方向,成员舱(2021)是成员位置,内舱(202)是O形,动力装置(3)的动力源包括核电池(302)、桨叶(303)、涡轮喷发动机(304)以及动力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动力外舱(1)的底部由八个动力装置(3)组成,并平均分布,动力装置(3)的数量设计成八个,这是最优的动力数量配置,可高效实现动能合力,多于八个动力装置(3)将造成浪费和重量负担,少于八个动力装置(3)将动能效力不足,八个动力装置(3)相比传统单一推力,多于叠加作用力,多力涡流形成合力,多全向飞行,桨叶(303)具有多向、矢量、提升机动的特性,在控制系统的指令下,八个动力装置(3)控制方向随时一致,利用单个动力的流气逆效应,产生叠加动力波,实现八个动力源合一强劲的推进力,通过模块的运行,迅速改变内舱(202)倾斜或者水平的角度,可移动轨道配重块(2042)用于调节姿态、重心,实现机身可全向机动,另外与底部动力装置相对应的上部八个外隐形机翼模块,可以收回和打开,通过空气绕流,影响角度,速度,增强度飞行器进行方向及速度的控制,瞬时全维转向系统(102)通过调整动力装置(3)方向改变运动方向,在成员舱(2021)的表面有着磁悬浮隔离带(2022),机身外壳(201)与内舱(202)采用磁悬浮方式,利用陀螺仪平衡装置(203)进行控制,动力外舱(1)在高速螺旋、翻转、前行的角动量很大,陀螺仪平衡装置(203)会一直稳定指向一个方向的性质,内舱(202)可以保持水平垂直方向,相对静止状态,最后进行载人测试飞行,实现超光速飞行,到达预期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天器,包括动力外舱(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外舱(1)的顶部中间开设有圆形大孔,所述所述动力外舱(1)的顶部中间圆形大孔内固定连接有外舱机体(2),所述动力外舱(1)的底部表面均开设有八个圆形凹槽,所述动力外舱(1)的底部表面多个圆形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动力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外舱(1)包括有可旋转动力舱(101),所述可旋转动力舱(101)的外壁表面固定连接有瞬时全维转向系统(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舱机体(2)包括有机身外壳(201),所述机身外壳(201)的内腔中间设有内舱(202),所述机身外壳(201)的内腔靠近内舱(2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陀螺仪平衡装置(203),所述机身外壳(201)与内舱(202)之间设有控制舱装置(2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航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舱(202)包括有成员舱(2021),所述成员舱(2021)的外壁表面固定连接有磁悬浮隔离带(202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航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舱装置(204)包括有控制舱主体(2041),所述控制舱主体(2041)的内部设有多个可移动轨道配重块(204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3)包括有动力喷口(301),所述动力喷口(301)中间设有核电池(302),所述核电池(302)的顶部与动力外舱(1)的底部表面多个圆形凹槽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核电池(302)的底部固定连接就有桨叶(303),所述桨叶(3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涡轮喷发动机(304)。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航天器的控制系统:在使用航天器及其控制系统时,在构型上动力外舱(1)包裹着外舱...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