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组装,具体为一种双层负压吸附定位的锂电池组装连接架。
技术介绍
1、锂电池组一般有由多节单体电池通过连接架、汇流排将组合在一起形成串并联结构形式,以对外输出较大电压和功率,满足各种场合用电需求。
2、目前市场上锂电池组装连接架为保证锂电池安装的稳定性,通常采用多组螺栓件对锂电池进行定位,不便于锂电池进行快速更换,且在操作过程中还易造成触电安全隐患,同时频繁的拆装工作易对安装孔造成一定的磨损并且出现滑丝情况,使锂电池的安装稳定性得不到有效保障,螺栓件一旦松脱锂电池会与连接架进行硬性碰撞,易对锂电池造成损伤,使其使用安全性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负压吸附定位的锂电池组装连接架,解决了采用多组螺栓件对锂电池进行定位,不便于锂电池进行快速更换,且在操作过程中还易造成触电安全隐患,同时频繁的拆装工作易对安装孔造成一定的磨损并且出现滑丝情况,使锂电池的安装稳定性得不到有效保障,螺栓件一旦松脱锂电池会与连接架进行硬性碰撞,易对锂电池造成损伤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负压吸附定位的锂电池组装连接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装设有电池主体,所述壳体底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有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贯穿壳体的底部并且与安装槽连通,两个吸附组件之间连接有同一个负压盒,所述负压盒内安装有负压调节组件,所述负压盒的正面连通有排气组件,
3、所述电池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嵌入板,所述嵌入板卡接在吸附组件内部,所述电池主体外开设有两组密封槽,两组密封槽内连接有膨胀密封组件,所述膨胀密封组件的底端固定在通槽内底部,所述壳体的中部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电池主体的顶部搭接。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吸附组件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卡接在安装槽内底部,所述盒体为弧形设计,且盒体内开设有凹槽,所述嵌入板卡接在凹槽内,所述盒体的底部连通有两个导气管,两个导气管的另一端与负压盒连通。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负压调节组件包括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上卡接有活塞柱,所述活塞柱设置在负压盒内。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塞柱的一侧设有挡环,所述挡环卡接在负压盒内,所述丝杆外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卡接在负压盒上,所述丝杆远离活塞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柄。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负压盒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与负压盒之间设有进气阀,所述进气阀的顶端与排气管连通。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膨胀密封组件包括两个密封框,所述密封框内部为空心设计,所述密封框的一侧连通有支管,两个支管的端部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密封框的另一侧设有排放阀。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导流管的底端连接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的底端与通槽内底部相固定,所述活塞筒内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筒的顶部嵌在安装槽内底部,所述活塞杆的顶端与电池主体的底部搭接。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弹性压板,所述弹性压板搭接在两个电池主体上,所述弹性压板的中部卡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内设有螺杆,所述螺杆贯穿弹性压板,且螺杆外螺纹连接有螺纹帽,所述弹性压板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耳板,所述耳板搭接在电池主体的一侧,且两个耳板与弹性压板组成u形结构。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的中部开设有散热腔,所述负压盒固定在散热腔内底部,所述散热腔内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与螺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背面装设有安装支架。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电池主体安放在壳体内的安装槽内,电池主体在挤压两个活塞杆时,活塞杆会伸入活塞筒内,活塞筒内部气体则通过导流管和两个支管导入两个密封框内,密封框发生膨胀并且嵌入电池主体外的密封槽内,使电池主体底部与安装槽之间处于密封状态,随着电池主体持续下移,安装槽内部的空气则通过凹槽内的导气管导入负压盒内,因负压盒上的排气管上设有单向阀,使负压盒内的空气通过单向阀排出,且单向阀能够阻挡外界空气进入负压盒中,直至电池主体底部的嵌入板卡入凹槽内,因气体不会通过负压盒和导气管回流至安装槽内,配合密封框对电池主体进行密封连接,实现对电池主体双层负压吸附定位的目的,摒弃传统采用多组螺栓件对电池主体组装的方式,提高电池主体组装稳定性的同时防止电池主体松脱与壳体硬性碰撞造成损伤,提高使用安全性。
14、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转柄转动丝杆,使丝杆在螺母外进行移动,丝杆则通过轴承带动活塞柱在负压盒内移动,因排气管上的进气阀处于闭合状态,配合单向阀的设置,使外界气体不会进入负压盒内,随着活塞柱的移动,能够抽取导气管以及盒体内残留的空气,使电池主体底部的嵌入板紧密贴合在盒体内的凹槽中,因而通过调节负压强度来提高负压吸附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对电池主体定位的稳定性。
15、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拉起弹性压板并且带动滑套在螺杆外旋转,使弹性压板带动两个耳板扣接在两个电池主体的两侧,拧紧螺纹帽使其挤压滑套,使弹性压板能够紧贴两个电池主体的顶部,起到对电池主体辅助定位的目的,且弹性压板能够给与电池主体一定的缓冲力,通过柔性限位的方式提高对电池主体的防护效果,取下电池主体时,拧松螺纹帽,抬起弹性压板并且旋转九十度,使弹性压板位于两个电池主体之间,不会阻碍取出电池主体,进而提高操作便捷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负压吸附定位的锂电池组装连接架,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内装设有电池主体(3),所述壳体(1)底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槽(4),所述通槽(4)内设有吸附组件(5),所述吸附组件(5)贯穿壳体(1)的底部并且与安装槽(2)连通,两个吸附组件(5)之间连接有同一个负压盒(6),所述负压盒(6)内安装有负压调节组件(7),所述负压盒(6)的正面连通有排气组件(9),所述壳体(1)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开设有通孔(10),所述负压调节组件(7)的端部和排气组件(9)的端部分别设置在两个通孔(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负压吸附定位的锂电池组装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5)包括盒体(501),所述盒体(501)卡接在安装槽(2)内底部,所述盒体(501)为弧形设计,且盒体(501)内开设有凹槽(502),所述嵌入板(11)卡接在凹槽(502)内,所述盒体(501)的底部连通有两个导气管(503),两个导气管(503)的另一端与负压盒(6)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负压吸附定位的锂电池组装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柱(703)的一侧设有挡环(8),所述挡环(8)卡接在负压盒(6)内,所述丝杆(701)外螺纹连接有螺母(704),所述螺母(704)卡接在负压盒(6)上,所述丝杆(701)远离活塞柱(7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柄(7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负压吸附定位的锂电池组装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9)包括排气管(901),所述排气管(901)的一端与负压盒(6)连通,所述排气管(901)的另一端安装有单向阀(902),所述单向阀(902)与负压盒(6)之间设有进气阀(903),所述进气阀(903)的顶端与排气管(90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负压吸附定位的锂电池组装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密封组件(12)包括两个密封框(121),所述密封框(121)内部为空心设计,所述密封框(121)的一侧连通有支管(122),两个支管(122)的端部连接有导流管(123),所述密封框(121)的另一侧设有排放阀(1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层负压吸附定位的锂电池组装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123)的底端连接有活塞筒(124),所述活塞筒(124)的底端与通槽(4)内底部相固定,所述活塞筒(124)内设有活塞杆(125),所述活塞筒(124)的顶部嵌在安装槽(2)内底部,所述活塞杆(125)的顶端与电池主体(3)的底部搭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负压吸附定位的锂电池组装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14)包括弹性压板(141),所述弹性压板(141)搭接在两个电池主体(3)上,所述弹性压板(141)的中部卡接有滑套(142),所述滑套(142)内设有螺杆(144),所述螺杆(144)贯穿弹性压板(141),且螺杆(144)外螺纹连接有螺纹帽(143),所述弹性压板(141)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耳板(145),所述耳板(145)搭接在电池主体(3)的一侧,且两个耳板(145)与弹性压板(141)组成U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层负压吸附定位的锂电池组装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中部开设有散热腔(15),所述负压盒(6)固定在散热腔(15)内底部,所述散热腔(15)内固定有横板(16),所述横板(16)与螺杆(14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的背面装设有安装支架(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负压吸附定位的锂电池组装连接架,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内装设有电池主体(3),所述壳体(1)底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槽(4),所述通槽(4)内设有吸附组件(5),所述吸附组件(5)贯穿壳体(1)的底部并且与安装槽(2)连通,两个吸附组件(5)之间连接有同一个负压盒(6),所述负压盒(6)内安装有负压调节组件(7),所述负压盒(6)的正面连通有排气组件(9),所述壳体(1)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开设有通孔(10),所述负压调节组件(7)的端部和排气组件(9)的端部分别设置在两个通孔(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负压吸附定位的锂电池组装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5)包括盒体(501),所述盒体(501)卡接在安装槽(2)内底部,所述盒体(501)为弧形设计,且盒体(501)内开设有凹槽(502),所述嵌入板(11)卡接在凹槽(502)内,所述盒体(501)的底部连通有两个导气管(503),两个导气管(503)的另一端与负压盒(6)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负压吸附定位的锂电池组装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调节组件(7)包括丝杆(701),所述丝杆(701)的一端连接有轴承(702),所述轴承(702)上卡接有活塞柱(703),所述活塞柱(703)设置在负压盒(6)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负压吸附定位的锂电池组装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柱(703)的一侧设有挡环(8),所述挡环(8)卡接在负压盒(6)内,所述丝杆(701)外螺纹连接有螺母(704),所述螺母(704)卡接在负压盒(6)上,所述丝杆(701)远离活塞柱(7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柄(7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负压吸附定位的锂电池组装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9)包括排气管(901),所述排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显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孚特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