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喷淋降温介质的减温水回收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喷淋降温介质的减温水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34006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喷淋降温介质的减温水回收系统,该系统包括工艺水装置、介质喷淋冷却装置、减温水回收管道。相比传统介质降温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冷却装置流通截面大,换热时间充分,降温效果好,冷却水量不需要精确控制,除少量液态水随介质流动进入系统,绝大部分液态水都能回收继续利用,大大减少了工艺水的耗量,具有较好的节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低压介质喷淋降温装置的节水控制领域,涉及一种喷淋降温介质的减温水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1、在传统的介质喷淋降温装置中,介质冷却是直接在介质输送管道壁上开孔,伸进一根减温水管,在管道截面上顺流布置喷淋喷嘴,喷淋减温水冷却介质后,因为管道截面小,而且雾滴随介质快速移动,雾滴比较容易洒在管道内壁上,使得介质和水的传质效果比较小,为了达到降温效果,必须喷出大量减温水,一般喷入减温水是有效蒸发耗水的十几倍至几十倍,多余的液态减温水顺着介质管道流入系统,不能回收利用,耗水量较大。

2、大量减温水进入系统,最终导致系统水平衡压力加大,必须增加废水排放量,增加了废水处理装置的负荷,增加了不必要的能耗。

3、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改造介质冷却系统,提供一种能回收减温水的装置,已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低压介质喷淋降温系统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喷淋降温介质的减温水回收系统。本专利技术冷却效果好,绝大部分液态减温水可回收至回收水箱,二次重复利用,节水节电。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喷淋降温介质的减温水回收系统,该系统包括高温介质入口管道、介质喷淋降温装置、低温介质出口管道、减温水入口管道、减温水回收管道、回收水箱;其中,介质喷淋降温装置包括箱体、减温水喷淋管网、介质均布管和观察人孔;减温水喷淋管网位于箱体上部,管网上装有雾化喷嘴,减温水入口管道连接减温水喷淋管网;介质均布管位于箱体下部,高温介质入口管道连接介质均布管,可以使介质在箱体内均匀分布;低温介质出口管道连接箱体顶部;减温水回收管道一端连接高温介质入口管道u型管段底部,另一端连接回收水箱。

3、进一步地,所述减温水入口管道上设置有手动阀、电动开关阀、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和就地压力表,调节阀后压力现场手动调节至0.2mpa。

4、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介质均布管流出的介质流速小于3m/s。

5、进一步地,所述介质均布管距离箱体底板0.5~1m。

6、进一步地,所述介质均布管封板与减温水喷淋管网距离0.6~1m。

7、进一步地,所述减温水喷淋管网距离降温后介质出口管1.5m。

8、进一步地,所述降温后介质出口管下沿与箱体顶板高度80mm。

9、进一步地,所述减温水喷淋管网根据箱体直径有不同设置:箱体直径≧dn1200的,设置一层管网,均布6个喷嘴;箱体直径≦dn1000的,设置1~3层管网,每层1个喷嘴在箱体中心,每层喷嘴间距500mm。

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减温水通过箱体上喷淋管网的喷嘴向下喷洒,高温介质从箱体下部的介质均布管四周流出,向上流动,与向下喷洒的减温水逆流接触换热,充分冷却后的介质从箱体顶部出口管流出至介质系统,未蒸发多余的液态减温水从箱体底部自流至高温介质入口管u型段,再经u型水封的减温水回收管流至回收水箱,二次利用。相比传统管道上直接安装喷嘴,所有减温水随介质直接进入系统,加大了系统外排废水量,本专利技术的减温水回收装置箱体流通截面大,介质流速低,喷出的减温水覆盖面积大,雾滴小,雾滴着壁比率少,箱体内介质换热时间充分,降温效果好,高温介质降温后,除了蒸发水和介质携带极少量的液态水,绝大部分的液态水都可以回收二次利用,减轻系统水平衡问题的压力,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淋降温介质的减温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高温介质入口管道(1)、介质喷淋降温装置(2)、降温后介质出口管道(3)、减温水入口管道(4)、减温水回收管道(5)、回收水箱(6)。其中,介质喷淋降温装置(2)包括箱体(21)、减温水喷淋管网(22)、介质均布管(23)和观察人孔(24);减温水入口管道(4)包括手动阀(41)、电磁阀(42)、自力式压力调节阀(43)、就地压力表(44);降温后介质出口管道(3)连接箱体(21)顶部,减温水入口管道(4)连接减温水喷淋管网(22),高温介质入口管道(1)连接介质均布管(23);减温水回收管道(5)一端连接高温介质入口管道(1)水平段下部,末端与回收水箱(6)顶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喷淋降温介质的减温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温水喷淋管网(22)上装有雾化喷嘴,雾滴直径可达50微米;喷嘴至介质均布管(23)封板高差0.6~1m;喷嘴至降温后介质出口管道(3)下沿1.5m;介质出口管道(3)下沿至箱体(21)顶板8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喷淋降温介质的减温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均布管(23)设有排水口和四周均布进风口,所述均布管封板与箱体底板高度在0.5~1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喷淋降温介质的减温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温水回收管道(5)与高温介质入口管道(1)水平段下部接口位置必须高于回收水箱(6)顶部相连位置1~2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喷淋降温介质的减温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温水回收管道(5)必须做成U型水封,其中水封高度根据高温介质静压力确定,一般不低于6米,回收水管只能有一个低点,并在低点处设置手动排放阀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淋降温介质的减温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高温介质入口管道(1)、介质喷淋降温装置(2)、降温后介质出口管道(3)、减温水入口管道(4)、减温水回收管道(5)、回收水箱(6)。其中,介质喷淋降温装置(2)包括箱体(21)、减温水喷淋管网(22)、介质均布管(23)和观察人孔(24);减温水入口管道(4)包括手动阀(41)、电磁阀(42)、自力式压力调节阀(43)、就地压力表(44);降温后介质出口管道(3)连接箱体(21)顶部,减温水入口管道(4)连接减温水喷淋管网(22),高温介质入口管道(1)连接介质均布管(23);减温水回收管道(5)一端连接高温介质入口管道(1)水平段下部,末端与回收水箱(6)顶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喷淋降温介质的减温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温水喷淋管网(22)上装有雾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桂兵邵振华邓秀琼
申请(专利权)人:碧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