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模拟医用护理的人体上肢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1、当患者及家属面临部分耳鼻喉急症、急诊手术后的家庭护理的时候往往情绪紧张、焦虑,茫然不知所措,比如:鼻出血、气管切开术后护理、鼻饲喂养、食道异物、气管异物等问题。此时,形象、客观地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教会他们护理操作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普及相关疾病的基础知识是提高患者及家属健康素养水平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有助于人们学会自我健康管理。通过普及疾病知识,可有助于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和改善医患关系,增强患者对疾病及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认识,增强患者对治疗过程的理解,缓解医疗纠纷。对患者及家属的培训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健康防护和保健知识,从而帮助患者的术后恢复,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避免因护理不当引发的一系列恶性事件发生。急症教育与培训有助于消除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增强他们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2、虽然国家支持,培养专业人员开展疾病科普,并且已经在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科普上取得一定成效,并利用科技、网络等宣传教育,但是对于耳鼻喉急症患者及家属的教育仍然是匮乏的;对于短时间发生的、紧急的病情让茫然的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理解不足、护理操作更是不知从何下手;对疾病的恐惧可能导致患者及家属病急乱投医、四处求人以及对耳鼻喉急诊医生不信任。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模拟医用护理的人体上肢模拟装置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模拟医用护理的人体上肢模拟装置,包括:脸部模型、鼻饲管、鼻出血管道组件、消化道组件和胸腔部模型;
3、所述脸部模型上具有鼻腔部,所述鼻腔部中具有七个易出血点,所述鼻出血管道组件分别与七个所述易出血点相连接;
4、所述消化道组件具有口腔、咽腔、喉腔、食管和胃部;所述鼻饲管经所述鼻腔部插入,经过所述咽腔、所述喉腔、所述食管到达所述胃部;
5、所述胸腔部模型上具有颈前气管切开造瘘口、气管套管、套管芯、开口纱、气管、支气管和肺部;所述气管分别与所述颈前气管切开造瘘口、所述支气管和所述肺部连通,所述气管套管和所述套管芯经颈前气管切开造瘘口插入所述气管内部。
6、可选地,所述脸部模型包括左半脸部、右半脸部和转动轴,且所述左半脸部和所述右半脸部分别具有左半侧鼻腔部和右半侧鼻腔部,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左半脸部和所述右半脸部之间,用于带动所述左半脸部和所述右半脸部转动。
7、可选地,七个所述易出血点包括黎氏区黏膜糜烂、黎氏区血管断端、嗅裂区血管断端、下鼻道后穹隆区血管断端、中鼻道区、鼻咽部和鼻腔鼻窦肿物;
8、所述黎氏区黏膜糜烂、所述黎氏区血管断端、所述嗅裂区血管断端位于所述左半脸部,所述下鼻道后穹隆区血管断端、所述中鼻道区、所述鼻咽部和所述鼻腔鼻窦肿物位于所述右半脸部。
9、可选地,所述鼻出血管道组件包括七个橡胶管,七个所述橡胶管分别从所述左半脸部和所述右半脸部的顶部插入所述左半侧鼻腔部和所述右半侧鼻腔部内部,直至对应与七个所述易出血点处。
10、可选地,所述橡胶管的硬度大于所述左半脸部和所述右半脸部的硬度。
11、可选地,所述脸部模型与所述胸腔部模型连接,且所述脸部模型与所述胸腔部模型之间具有颈部模型,所述气管埋设在所述颈部模型内部,所述颈前气管切开造瘘口设置在所述颈部模型上,所述气管套管贯穿所述颈前气管切开造瘘口与所述气管连接。
12、可选地,所述用于模拟医用护理的人体上肢模拟装置还包括工作台,所述鼻腔内部模型转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
13、可选地,所述用于模拟医用护理的人体上肢模拟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手动控制器、驱动器和第一连接线,所述手动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连接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器连接,所述驱动器与所述鼻出血管道组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鼻出血管道组件插入所述脸部模型内部的七个易出血点处。
14、可选地,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警报器和第二连接线,所述警报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二连接线分别与所述警报器和所述第一连接线连接。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6、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脸部模型的鼻腔部中设置七个易出血点,鼻出血管道组件分别与七个易出血点相连接;并使鼻饲管经脸部模型的鼻腔、咽腔、喉腔、食管插入胃部;气管分别与脸部模型和肺部连通,气管分别与颈前气管切开造瘘口、支气管和所述肺部连通,气管套管和套管芯经颈前气管切开造瘘口插入气管内部。本专利技术能够清晰地模拟鼻腔出血的各种状态、鼻饲管插入过程以及气管切开术后的状态,并通过医生现场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教学,以使患者及家属能够实际操作和反复学习,可大大提升患者及家属对抗疾病的信心,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对于提升患者及家属健康素养、预防疾病、改善就医体验、降低医疗成本以及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7、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模拟医用护理的人体上肢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脸部模型、鼻饲管、鼻出血管道组件、消化道组件和胸腔部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拟医用护理的人体上肢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脸部模型包括左半脸部、右半脸部和转动轴,且所述左半脸部和所述右半脸部分别具有左半侧鼻腔部和右半侧鼻腔部,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左半脸部和所述右半脸部之间,用于带动所述左半脸部和所述右半脸部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模拟医用护理的人体上肢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七个所述易出血点包括黎氏区黏膜糜烂、黎氏区血管断端、嗅裂区血管断端、下鼻道后穹隆区血管断端、中鼻道区、鼻咽部和鼻腔鼻窦肿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模拟医用护理的人体上肢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出血管道组件包括七个橡胶管,七个所述橡胶管分别从所述左半脸部和所述右半脸部的顶部插入所述左半侧鼻腔部和所述右半侧鼻腔部内部,直至对应与七个所述易出血点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模拟医用护理的人体上肢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管的硬度大于所述左半脸部和所述右半脸部的硬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模拟医用护理的人体上肢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脸部模型与所述胸腔部模型连接,且所述部模型与所述胸腔部模型之间具有颈部模型,所述气管埋设在所述颈部模型内部,所述颈前气管切开造瘘口设置在所述颈部模型上,所述气管套管贯穿所述颈前气管切开造瘘口与所述气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模拟医用护理的人体上肢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模拟医用护理的人体上肢模拟装置还包括工作台,所述脸部模型转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模拟医用护理的人体上肢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模拟医用护理的人体上肢模拟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手动控制器、驱动器和第一连接线,所述手动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连接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器连接,所述驱动器与所述鼻出血管道组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鼻出血管道组件插入所述脸部模型内部的七个易出血点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模拟医用护理的人体上肢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警报器和第二连接线,所述警报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二连接线分别与所述警报器和所述第一连接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模拟医用护理的人体上肢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脸部模型、鼻饲管、鼻出血管道组件、消化道组件和胸腔部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拟医用护理的人体上肢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脸部模型包括左半脸部、右半脸部和转动轴,且所述左半脸部和所述右半脸部分别具有左半侧鼻腔部和右半侧鼻腔部,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左半脸部和所述右半脸部之间,用于带动所述左半脸部和所述右半脸部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模拟医用护理的人体上肢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七个所述易出血点包括黎氏区黏膜糜烂、黎氏区血管断端、嗅裂区血管断端、下鼻道后穹隆区血管断端、中鼻道区、鼻咽部和鼻腔鼻窦肿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模拟医用护理的人体上肢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出血管道组件包括七个橡胶管,七个所述橡胶管分别从所述左半脸部和所述右半脸部的顶部插入所述左半侧鼻腔部和所述右半侧鼻腔部内部,直至对应与七个所述易出血点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模拟医用护理的人体上肢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管的硬度大于所述左半脸部和所述右半脸部的硬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