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行业特殊钢生产加工领域,涉及一种轧制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降低52crmov4扁钢热轧态硬度及侧弯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的提出以及中国商用车底盘悬架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用车及挂车开始装配空气悬架系统,而52crmov4扁钢是空气悬架导向臂的主要选用材质。52crmov4扁钢具有高淬透性及优异的力学性能,但在生产过程中因为其高淬透性的特征,难以控制其热轧态的组织、硬度及弯曲度,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需要退火及校直后才能使用。这种情况不仅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不符合国家工业生产过程中“降碳”的要求。
2、目前国内生产的52crmov4扁钢硬度及弯曲度均不能满足零部件加工企业直接使用的要求。一些钢铁企业通过入坑缓冷及后续退火工艺来保证52crmov4热轧态硬度,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还会产生弯曲度严重超标的情况。因此急需一种环保、低成本、高效率、操作简单的降低52crmov4扁钢热轧态硬度及侧弯工艺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52crmov4扁钢热轧态硬度及侧弯工艺方法。采用该工艺方法既具有工艺路线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可操作性强,又完全能满足用户对52crmov4扁钢的热轧态硬度及弯曲度要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低52crmov4扁钢热轧态硬度及侧弯工艺方法,以52crmov4连铸坯为原料,所述
3、优选的,所述燃气炉加热工序中,对所述连铸坯进行加热,所述燃气炉加热分为五段加热,依次为预热段、加热ⅰ段、加热ⅱ段、加热ⅲ段和均热段;所述预热段的温度≤700℃;所述加热ⅰ段的加热温度为750~850℃;所述加热ⅱ段的加热温度为900~1000℃,所述加热ⅲ段的加热温度为1000~1050℃,所述均热段的温度为1030~1070℃;所述燃气炉加热工序中的总加热时间为170~270min,所述均热段的均热时间为40~90min。
4、优选的,所述粗轧工序中,开轧温度为950~1000℃,粗轧道次为4-5道次。
5、优选的,所述穿水冷却工序中,将扁钢精轧后的扁钢半成品穿水冷却至750~800℃;所述穿水冷却的水冷速度为50~100℃/s,水压为0.4~0.8mpa。
6、优选的,所述冷床冷却工序的具体方法为:首选将扁钢精轧后得到的扁钢在冷床保温罩内缓慢冷却至500℃以下,然后出所述保温罩进行冷床空冷,出冷床保温罩温度为≤350℃;所述冷床保温罩开启角度为10°-60°,扁钢上冷床间隔时间为110-140s,所述缓慢冷却的冷却速度为≤14℃/min。
7、优选的,所述扁钢精轧工序中,开轧温度为800~850℃。
8、优选的,所述连轧工序包括高刚度轧机6架,进连轧机温度为900~950℃,出连轧机温度为850~900℃。
9、优选的,所述52crmov4扁钢的热轧态硬度值范围为280-340hbw,弯曲度≤3mm/m,成品扁钢的厚度在60mm以下。
10、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还有如下优势:通过上述工艺生产的52crmov4扁钢热轧态硬度值及弯曲度控制完全满足标准和用户要求;现场操作简单,易实现在线自动化控制,减少了工人的操作劳动强度;减少了后序热处理工序(退火工艺),节约了生产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钢材市场竞争力,迎合了国家节能降碳的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52CrMoV4扁钢热轧态硬度及侧弯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以52CrMoV4连铸坯为原料,所述工艺方法依次包括如下工序:燃气炉加热、高压水除鳞、粗轧、高压水除鳞、粗轧后冷却、连轧、扁钢精轧、穿水冷却、冷床冷却,最终得到成品扁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炉加热工序中,对所述连铸坯进行加热,所述燃气炉加热分为五段加热,依次为预热段、加热Ⅰ段、加热Ⅱ段、加热Ⅲ段和均热段;所述预热段的温度≤700℃;所述加热Ⅰ段的加热温度为750~850℃;所述加热Ⅱ段的加热温度为900~1000℃,所述加热Ⅲ段的加热温度为1000~1050℃,所述均热段的温度为1030~1070℃;所述燃气炉加热工序中的总加热时间为170~270min,所述均热段的均热时间为40~9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轧工序中,开轧温度为950~1000℃,粗轧道次为4-5道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水冷却工序中,将扁钢精轧后的扁钢半成品穿水冷却至750~800℃;所述穿水冷却的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床冷却工序的具体方法为:将扁钢精轧后得到的扁钢在冷床保温罩内缓慢冷却至500℃以下,然后出所述保温罩进行冷床空冷,出冷床保温罩温度为≤350℃;所述冷床保温罩开启角度为10°-60°,扁钢上冷床间隔时间为110-140s,所述缓慢冷却的冷却速度为≤14℃/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扁钢精轧工序中,开轧温度为800~8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轧工序包括高刚度轧机6架,进连轧机温度为900~950℃,出连轧机温度为850~900℃。
8.采用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2CrMoV4扁钢的热轧态硬度值范围为280-340HBW,弯曲度≤3mm/m,成品扁钢的厚度在60mm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52crmov4扁钢热轧态硬度及侧弯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以52crmov4连铸坯为原料,所述工艺方法依次包括如下工序:燃气炉加热、高压水除鳞、粗轧、高压水除鳞、粗轧后冷却、连轧、扁钢精轧、穿水冷却、冷床冷却,最终得到成品扁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炉加热工序中,对所述连铸坯进行加热,所述燃气炉加热分为五段加热,依次为预热段、加热ⅰ段、加热ⅱ段、加热ⅲ段和均热段;所述预热段的温度≤700℃;所述加热ⅰ段的加热温度为750~850℃;所述加热ⅱ段的加热温度为900~1000℃,所述加热ⅲ段的加热温度为1000~1050℃,所述均热段的温度为1030~1070℃;所述燃气炉加热工序中的总加热时间为170~270min,所述均热段的均热时间为40~9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轧工序中,开轧温度为950~1000℃,粗轧道次为4-5道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水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超,王玉峰,袁长波,侯世耀,杨尚堃,朱雷,杨东欧,乔栋繁,孙远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