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锅炉水冷壁管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锅炉水冷壁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33761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水冷壁管组,涉及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多个循环管,所述多个循环管均竖直设置,且相邻所述循环管之间通过扁钢焊接连接,所述多个循环管的底部设置有对流部,所述多个循环管的顶部设置有折弯部,所述多个循环管所组成管屏的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多个循环管的相同位置共同构成有导风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导风角与多个鳍片,能够对锅炉底部炉排上介质燃烧方向进行疏导,燃烧产生的高温气流上升带动炉膛四周空气流动,并在固定板的阻挡下,引导烟气流向炉膛内侧中心,使燃料进一步燃烧,并优化上方水冷壁表面流场,减少对上方管路侧壁的冲刷,降低对水冷壁的磨损,对水冷壁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锅炉水冷壁管组


技术介绍

1、锅炉水冷壁是敷设在锅炉炉膛内壁、由许多并联管子组成的蒸发受热面,它的内部为流动的水或蒸汽,外界直接与火焰和高温烟气接触,接受锅炉炉膛的火焰的热量,吸收炉膛中高温燃烧产物的辐射热量,在管内产生蒸汽或热水,降低炉墙温度并保护炉墙,在大容量锅炉中,炉内火焰温度很高,热辐射的强度很大,锅炉中有40~50%甚至更多的热量由水冷壁所吸收,使炉墙不会因为高温而损坏,合理布置的水冷壁可以使炉膛内的温度场更加均匀,除少数小容量锅炉外,现代的水管锅炉均以水冷壁作为锅炉中最主要的蒸发受热面。

2、水冷壁布设完成投入使用后,在燃烧煤粉的锅炉中,未完全燃烧的煤粉颗粒或者飞灰,在高速气流的带动下会冲蚀水冷壁表面,导致管路外壁厚度逐渐减小,容易出现穿孔造成汽水泄漏,且由于炉内猛烈的气固流动,固体颗粒受黏性力的影响会吸附在水冷壁上,并沿管壁向下流动,随着颗粒浓度的攀升,高速的贴壁下降流会加剧管路磨损的速度,造成安全隐患,影响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锅炉水冷壁管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锅炉水冷壁管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锅炉水冷壁管组,包括多个循环管,所述多个循环管均竖直设置,且相邻所述循环管之间通过扁钢焊接连接,所述多个循环管的底部设置有对流部,所述多个循环管的顶部设置有折弯部,所述多个循环管所组成管屏的中部开设有通槽;

4、所述多个循环管的相同位置共同构成有导风角,且所述导风角下方相对管屏的倾斜角度小于导风角上方的倾斜角度,所述导风角上安装有用于疏导气流的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的上方设置有防磨组件。

5、优选地,所述多个循环管下方的对流部共同连通设有下联箱;

6、所述多个循环管上方的折弯部分别通过衔接管连通设有上联箱,所述上联箱远离循环管的一侧连通设有排汽管,带动冷水在循环管内流动,吸收炉膛辐射热,完成水的蒸发汽化过程,从而起到保护炉墙的效果。

7、优选地,所述通槽开设在循环管之间的扁钢上,且所述通槽两侧的循环管向管屏一侧呈弧形延伸,通过通槽与外部管路密封连接,两侧弧形排布的循环管避免对管路造成阻碍。

8、优选地,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多个鳍片,相邻所述鳍片之间共同焊接有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与对应位置的扁钢固定连接,鳍片与固定板的底部共同组成平面且位于导风角的弯折处,鳍片一侧设置的垂直部配合导风角处管屏的表面共同对气流进行引导,使上升的气流向炉膛中心汇聚。

9、优选地,所述多个鳍片分别设置在相邻循环管之间的扁钢上,且所述多个鳍片的宽度均小于相邻所述循环管之间的间距,所述固定板与对应位置的循环管之间设置有膨胀孔,能够将热量传导至相邻的两个循环管,均匀调整不同区域循环管的吸热量,降低因锅炉底部边缘位置升温慢造成的热偏差,通过膨胀孔释放循环管之间的热应力,避免边缘管路出现裂纹,为锅炉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10、优选地,所述鳍片远离循环管的一侧侧壁设置有垂直部,所述垂直部的顶部连接有弧形部,且所述弧形部的上端延伸至对应位置的扁钢处,气体流至引导组件上方后会向四周扩散,配合弧形部与导风角上半部分倾角的疏导,优化循环管与扁钢表面流场,便于循环管吸收炉膛内辐射的热量。

11、优选地,所述防磨组件包括贴合板,所述贴合板的一侧与循环管、扁钢固定连接,所述贴合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防风板,贴合板的一侧根据循环管与扁钢的位置设计,以确保贴合板与水冷壁紧密焊接在一起,从而对水冷壁进行分隔,限制贴壁下降流的流动行程,同时减少分隔后的水冷壁区域侧壁上黏性附着的固体颗粒数,降低因下降速度的提升而造成的加剧磨损。

12、优选地,所述贴合板倾斜设置,所述贴合板上开设有多个疏通槽,所述多个疏通槽之间等距排列且与相邻循环管之间的扁钢位置相对应,贴合板远离循环管的一端向上抬起,使贴合板上表面与水冷壁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配合防风板的遮挡,能够对收集的烟尘颗粒起到限制作用,避免受高温气体流动影响带动固体颗粒再次进入炉膛内部循环,有效减少对水冷壁的冲蚀磨损;

13、所述多个疏通槽底部的直径均大于顶部的直径,配合下方的空气流动,会推动固体颗粒移向疏通槽两侧,从而使部分气流通过并向上流动,以减弱贴壁下降流对贴合板的撞击,提高贴合板的使用寿命。

14、优选的,所述防风板竖直设置,且所述防风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仿形槽,且所述多个仿形槽的位置分别于循环管的位置相对应,能够针对循环管的位置优化气体流动,扩散的气体有利于水冷壁吸收辐射出的热量。

1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6、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解决了锅炉运行过程中固体颗粒冲蚀水冷壁的问题,通过设置的导风角与多个鳍片,能够对锅炉底部炉排上介质燃烧方向进行疏导,燃烧产生的高温气流上升带动炉膛四周空气流动,并在固定板的阻挡下,引导烟气流向炉膛内侧中心,使燃料进一步燃烧,并优化上方水冷壁表面流场,减少对上方管路侧壁的冲刷,降低对水冷壁的磨损,对水冷壁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17、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还解决了覆盖的贴壁下降流对管路外壁的磨损问题,通过设置的贴合板,对管屏进行分段并阻隔,缩短下降流的流动行程,阻断高速贴壁流的形成,且降低了流体中携带的固体颗粒浓度,减轻了对管路外壁的磨损,防风板将烟灰限制在贴合板上方,避免受高温气体流动带动下降流再次吹入炉膛内,有效地阻挡了烟灰的扩散,确保了下降流的稳定性,为管路外壁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水冷壁管组,包括多个循环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循环管(1)均竖直设置,且相邻所述循环管(1)之间通过扁钢焊接连接,所述多个循环管(1)的底部设置有对流部(11),所述多个循环管(1)的顶部设置有折弯部(12),所述多个循环管(1)所组成管屏的中部开设有通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水冷壁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循环管(1)下方的对流部(11)共同连通设有下联箱(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水冷壁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13)开设在循环管(1)之间的扁钢上,且所述通槽(13)两侧的循环管(1)向管屏一侧呈弧形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水冷壁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组件(4)包括多个鳍片(41),相邻所述鳍片(41)之间共同焊接有固定板(42),且所述固定板(42)的侧壁与对应位置的扁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锅炉水冷壁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鳍片(41)分别设置在相邻循环管(1)之间的扁钢上,且所述多个鳍片(41)的宽度均小于相邻所述循环管(1)之间的间距,所述固定板(42)与对应位置的循环管(1)之间设置有膨胀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锅炉水冷壁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41)远离循环管(1)的一侧侧壁设置有垂直部(411),所述垂直部(411)的顶部连接有弧形部(412),且所述弧形部(412)的上端延伸至对应位置的扁钢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水冷壁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组件(5)包括贴合板(51),所述贴合板(51)的一侧与循环管(1)、扁钢固定连接,所述贴合板(5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防风板(5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锅炉水冷壁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板(51)倾斜设置,所述贴合板(51)上开设有多个疏通槽(53),所述多个疏通槽(53)之间等距排列且与相邻循环管(1)之间的扁钢位置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锅炉水冷壁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板(52)竖直设置,且所述防风板(52)的顶部开设有多个仿形槽(54),且所述多个仿形槽(54)的位置分别于循环管(1)的位置相对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水冷壁管组,包括多个循环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循环管(1)均竖直设置,且相邻所述循环管(1)之间通过扁钢焊接连接,所述多个循环管(1)的底部设置有对流部(11),所述多个循环管(1)的顶部设置有折弯部(12),所述多个循环管(1)所组成管屏的中部开设有通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水冷壁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循环管(1)下方的对流部(11)共同连通设有下联箱(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水冷壁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13)开设在循环管(1)之间的扁钢上,且所述通槽(13)两侧的循环管(1)向管屏一侧呈弧形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水冷壁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组件(4)包括多个鳍片(41),相邻所述鳍片(41)之间共同焊接有固定板(42),且所述固定板(42)的侧壁与对应位置的扁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锅炉水冷壁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鳍片(41)分别设置在相邻循环管(1)之间的扁钢上,且所述多个鳍片(41)的宽度均小于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兆明吕博陈林张吴军徐庆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德海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