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水稻侧深施肥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水稻侧深施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337328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侧深施肥机,包括多个圆盘排肥器,各圆盘排肥器均包括排肥器外壳,排肥器外壳内设置有排肥圆盘,排肥圆盘外周具有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排肥槽,排肥槽底部为沿排肥圆盘径向自内至外高度逐渐变低的排肥斜面,排肥器外壳具有与排肥圆盘外周由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构成,第二弧形段的内径与排肥圆盘外径适配,第一弧形段同时对应至少一个排肥槽,第一弧形段的内径大于第二弧形段的内径使得与第一弧形段对应的排肥槽中的肥料进入到第一弧形段中,排肥器外壳底部具有与第一弧形段相通的排肥口,排肥器外壳上端设置有用于与对应排肥槽相通的排肥器进料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均匀施肥的水稻侧深施肥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施肥,尤其涉及一种水稻侧深施肥机


技术介绍

1、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对于我国尤其是南方地区的民众而言,水稻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粮食作物。有研究表明,当前在我国种植的各类粮食中,水稻种植面积以及占比分别达到3000万公顷、25%左右,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水稻种植面积最大。而要想保证水稻质量,在种植水稻之时,需做好施肥工作,众所周知,施肥包含诸多环节,而水稻生长所需的70%的肥量都从基肥、分蘖肥环节获得。

2、对于以农作物种植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农民而言,如果能够扩大作物产量,其能够得到的收入也会增加,而在开展农作物生产之时,要想保证生产质量,施肥作业这一环节必不可少。有专家通过研究发现,我国虽然属于农业大国,但受到人口众多等因素的影响,人均可耕作面积并不大,而最初为了提升农作物产量,做好粮食安全工作,确保民众粮食消费需求得到满足。我国大量使用化肥,这不仅影响到了化肥使用率,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田土壤与生态环境。

3、侧深施肥是在水稻栽培期间,通过施肥机将肥料一次性精确地施放在水稻秧苗侧边3~5 cm,深度5 cm的位置。这样,肥料便可以位于水稻的根系附近,根据水稻的养分需求进行缓慢分解,并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被吸收。现有技术中要借助水稻侧深施肥机来向水稻根部施肥,然后现有技术中的水稻侧深施肥机不能保证施肥的均匀性,即可能会出现有的地方施肥过多,而有的地方则施肥过少的问题,而且肥料在施肥机内输送过程中容易出现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均匀施肥的水稻侧深施肥机。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中一种水稻侧深施肥机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水稻侧深施肥机,包括多个沿左右方向顺序布置的圆盘排肥器,各圆盘排肥器均包括排肥器外壳,排肥器外壳内设置有转动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排肥圆盘,排肥圆盘外周具有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排肥槽,排肥槽底部为沿排肥圆盘径向自内至外高度逐渐变低的排肥斜面,排肥器外壳具有与排肥圆盘外周由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构成,第二弧形段的内径与排肥圆盘外径适配,第一弧形段同时对应至少一个排肥槽,第一弧形段的内径大于第二弧形段的内径使得与第一弧形段对应的排肥槽中的肥料进入到第一弧形段中,排肥器外壳底部具有与第一弧形段相通的排肥口,排肥器外壳上端设置有用于与对应排肥槽相通的排肥器进料口,水稻侧深施肥机还包括用于向各排肥器进料口通入肥料的送肥机构,各排肥圆盘的中部固定有由排肥器外壳上端穿出的圆盘传动轴,水稻侧深施肥机还包括与各圆盘传动轴传动连接的圆盘排肥器驱动机构。

4、进一步的,圆盘排肥器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传动连接有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平传动轴,水平传动轴上传动连接有与排肥圆盘个数对应的换向传动器,各换向传动器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对应圆盘传动轴的上端传动连接。

5、进一步的,排肥器外壳底部具有上大下小的锥形料斗,排肥口位于锥形料斗的底部,排肥圆盘位于锥形料斗的上端料斗口处,锥形料斗的上端料斗口口径大于排肥圆盘的外径。

6、进一步的,排肥器外壳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的上侧外壳和下侧外壳,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设置于上侧外壳上,锥形料斗设置于下侧外壳上。

7、进一步的,送肥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各圆盘排肥器上侧的螺旋排肥器,螺旋排肥器包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筒形外壳,筒形外壳设置有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螺旋输送蛟龙,筒形外壳的一端顶部设置有肥料箱,筒形外壳的另外一端底部设置有螺旋排肥器下肥口,螺旋排肥器下肥口通过肥料输送软管与对应排肥器进料口相连。

8、进一步的,排肥器进料口为一个弧形口,肥料输送软管的出口处通过扩口结构连接有与弧形口对应的弧形管。

9、进一步的,螺旋输送蛟龙包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蛟龙轴,蛟龙轴上固定有输送叶片,蛟龙轴上于所述螺旋排肥器下肥口的正上侧为光轴结构,输送叶片的一端延伸至肥料箱肥料出口的下侧。

10、进一步的,水稻侧深施肥机还包括第二电机,螺旋排肥器分为两组,两组螺旋排肥器分布于第二电机的左右两侧,同一组螺旋排肥器中,相邻两个螺旋排肥器的螺旋输送蛟龙通过连接轴传动连接,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两组螺旋排肥器中靠近所述的第二电机的螺旋输送蛟龙传动连接。

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水稻侧深施肥机在使用时,送肥机构将肥料送入到排肥器进料口中,排肥圆盘在转动过程中,经过排肥器进料口的排肥槽中会填满肥料,随着排肥圆盘的转动,与第一弧形段对应的排肥槽中的肥料在离心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进入第一弧形段,进而经过排肥口到水稻的施肥位置,第一弧形段对应的排肥槽的个数是确定的,因此每个施肥位置所施的肥量也是确定的,从而实现均匀连续的水稻侧深施肥。

12、进一步的,肥料箱中的肥料经过对应的螺旋输送蛟龙输送至光轴结构处,然后肥料依靠自身重力掉落至螺旋排肥器下肥口,进而经肥料输送软管到圆盘排肥器中。螺旋输送蛟龙可以实现肥料的强制均匀输送,避免肥料在圆盘排肥器入肥口处堵塞。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侧深施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沿左右方向顺序布置的圆盘排肥器,各圆盘排肥器均包括排肥器外壳,排肥器外壳内设置有转动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排肥圆盘,排肥圆盘外周具有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排肥槽,排肥槽底部为沿排肥圆盘径向自内至外高度逐渐变低的排肥斜面,排肥器外壳具有与排肥圆盘外周由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构成,第二弧形段的内径与排肥圆盘外径适配,第一弧形段同时对应至少一个排肥槽,第一弧形段的内径大于第二弧形段的内径使得与第一弧形段对应的排肥槽中的肥料进入到第一弧形段中,排肥器外壳底部具有与第一弧形段相通的排肥口,排肥器外壳上端设置有用于与对应排肥槽相通的排肥器进料口,水稻侧深施肥机还包括用于向各排肥器进料口通入肥料的送肥机构,各排肥圆盘的中部固定有由排肥器外壳上端穿出的圆盘传动轴,水稻侧深施肥机还包括与各圆盘传动轴传动连接的圆盘排肥器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侧深施肥机,其特征在于:圆盘排肥器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传动连接有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平传动轴,水平传动轴上传动连接有与排肥圆盘个数对应的换向传动器,各换向传动器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对应圆盘传动轴的上端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侧深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排肥器外壳底部具有上大下小的锥形料斗,排肥口位于锥形料斗的底部,排肥圆盘位于锥形料斗的上端料斗口处,锥形料斗的上端料斗口口径大于排肥圆盘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侧深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排肥器外壳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的上侧外壳和下侧外壳,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设置于上侧外壳上,锥形料斗设置于下侧外壳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水稻侧深施肥机,其特征在于:送肥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各圆盘排肥器上侧的螺旋排肥器,螺旋排肥器包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筒形外壳,筒形外壳设置有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螺旋输送蛟龙,筒形外壳的一端顶部设置有肥料箱,筒形外壳的另外一端底部设置有螺旋排肥器下肥口,螺旋排肥器下肥口通过肥料输送软管与对应排肥器进料口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稻侧深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排肥器进料口为一个弧形口,肥料输送软管的出口处通过扩口结构连接有与弧形口对应的弧形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稻侧深施肥机,其特征在于:螺旋输送蛟龙包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蛟龙轴,蛟龙轴上固定有输送叶片,蛟龙轴上于所述螺旋排肥器下肥口的正上侧为光轴结构,输送叶片的一端延伸至肥料箱肥料出口的下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稻侧深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水稻侧深施肥机还包括第二电机,螺旋排肥器分为两组,两组螺旋排肥器分布于第二电机的左右两侧,同一组螺旋排肥器中,相邻两个螺旋排肥器的螺旋输送蛟龙通过连接轴传动连接,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两组螺旋排肥器中靠近所述的第二电机的螺旋输送蛟龙传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侧深施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沿左右方向顺序布置的圆盘排肥器,各圆盘排肥器均包括排肥器外壳,排肥器外壳内设置有转动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排肥圆盘,排肥圆盘外周具有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排肥槽,排肥槽底部为沿排肥圆盘径向自内至外高度逐渐变低的排肥斜面,排肥器外壳具有与排肥圆盘外周由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构成,第二弧形段的内径与排肥圆盘外径适配,第一弧形段同时对应至少一个排肥槽,第一弧形段的内径大于第二弧形段的内径使得与第一弧形段对应的排肥槽中的肥料进入到第一弧形段中,排肥器外壳底部具有与第一弧形段相通的排肥口,排肥器外壳上端设置有用于与对应排肥槽相通的排肥器进料口,水稻侧深施肥机还包括用于向各排肥器进料口通入肥料的送肥机构,各排肥圆盘的中部固定有由排肥器外壳上端穿出的圆盘传动轴,水稻侧深施肥机还包括与各圆盘传动轴传动连接的圆盘排肥器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侧深施肥机,其特征在于:圆盘排肥器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传动连接有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平传动轴,水平传动轴上传动连接有与排肥圆盘个数对应的换向传动器,各换向传动器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对应圆盘传动轴的上端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侧深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排肥器外壳底部具有上大下小的锥形料斗,排肥口位于锥形料斗的底部,排肥圆盘位于锥形料斗的上端料斗口处,锥形料斗的上端料斗口口径大于排肥圆盘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红梅李中鑫徐涛赵亚兵蒙焌仕龚昊韩志博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