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故障逻辑建模的故障诊断推理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构建监测对象的故障模式‑故障逻辑元素关联矩阵;获取监测对象的故障逻辑元素的状态,若监测对象所有的故障逻辑元素的状态不是均为未触发,则根据关联矩阵,确定状态为触发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相关联的所有故障模式;根据关联矩阵,确定状态为触发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相关联的所有故障模式中每个故障模式相关联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将所述每个故障模式相关联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与所述状态为触发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故障逻辑元素的触发状态确认故障的发生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升故障诊断功能的实现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故障诊断,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故障逻辑建模的故障诊断推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专业
中,通过逻辑判断的方式实现监测对象的故障诊断功能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通过对监测对象的结构功能进行分析,对监测对象的故障机理和监测状态进行关联确认,以获取能够判断故障发生的关联监测参数和逻辑,利用逻辑判断的方式实现对故障发生与否的判断成为最直接的故障检测手段。但随着监测对象的集成度和复杂度越来越高,故障机理越来越复杂,故障关联的监测数据越来越庞杂,这就使得故障判断的逻辑变的多源和数量庞大,采用故障逻辑判断并遍历所有故障逻辑就会使得计算时间成本越来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故障逻辑建模的故障诊断推理方法和装置,能够提升故障诊断功能的实现效率。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故障逻辑建模的故障诊断推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对监测对象所有故障模式对应的故障故障逻辑判据进行分解,形成相互独立的故障逻辑元素,并基于故障逻辑元素与故障模式的关系构建所述监测对象的故障模式-故障逻辑元素关联矩阵;
4、获取监测对象的故障逻辑元素的状态,并判断监测对象所有的故障逻辑元素的状态是否均为未触发;
5、若监测对象所有的故障逻辑元素的状态不是均为未触发,则根据所述故障模式-故障逻辑元素关联矩阵,确定状态为触发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相关联的所有故障模式;
6、根据所述故障模式-故障逻辑元素关联矩阵,确定状态为触发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相关联的所有故障模式中每个故障模式相关联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
7、将所述每个故障模式相关联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与所述状态为触发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故障逻辑元素的触发状态确认故障的发生状态。
8、所述获取监测对象的故障逻辑元素的状态,并判断是否所有故障逻辑元素的状态均为未触发之前,还包括:
9、将故障模式-故障逻辑元素关联矩阵中,对于不同故障逻辑元素对应多个相同的列仅保留一列;对于不同故障模式对应多个相同的行仅保留一行。
10、所述将所述每个故障模式相关联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与所述状态为触发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故障逻辑元素的触发状态确认故障的发生状态,具体包括:
11、将每个故障模式相关联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中故障逻辑元素的数量分别与状态为触发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中的故障元素的数量进行比较;
12、如果某故障模式相关联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中故障逻辑元素的数量大于状态为触发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中故障元素的数量,则将该故障模式加入到未发生的故障集合;
13、将剩余的故障模式相关联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分别与状态为触发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进行对比,得到剩余的故障模式的第一差集和第二差集,其中,第一差集是指存在于故障模式相关联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但不存在于状态为触发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中的故障逻辑元素集,第二差集是指存在于状态为触发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但不存在于故障模式相关联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中的故障逻辑元素集;
14、若某剩余的故障模式的第一差集和第二差集均为空集,则将该故障模式加入到疑似发生的故障集合;
15、若某剩余的故障模式的第一差集和第二差集中只有一个为空集,且故障模式相关联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中故障逻辑元素的数量小于状态为触发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中故障元素的数量,则将该故障模式加入到疑似发生的故障集合;
16、若某剩余的故障模式的第一差集和第二差集均为非空集,将该故障模式加入到未发生的故障集合。
17、所述的基于故障逻辑建模的故障诊断推理方法还包括:
18、将所述疑似发生的故障集合中的每个故障模式对应的故障逻辑元素进行对比,找到具备唯一性的故障模式,将具备唯一性的故障模式从所述疑似发生的故障集合中删除加入到确定发生的故障集合。
19、若监测对象所有的故障逻辑元素的状态均为未触发,则表示监测对象无故障。
20、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故障逻辑建模的故障诊断推理装置,包括:
21、构建模块,用于对监测对象所有故障模式对应的故障故障逻辑判据进行分解,形成相互独立的故障逻辑元素,并基于故障逻辑元素与故障模式的关系构建所述监测对象的故障模式-故障逻辑元素关联矩阵;
22、获取判断模块,用于获取监测对象的故障逻辑元素的状态,并判断监测对象所有的故障逻辑元素的状态是否均为未触发;
23、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监测对象所有的故障逻辑元素的状态不是均为未触发时,根据所述故障模式-故障逻辑元素关联矩阵,确定状态为触发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相关联的所有故障模式;
24、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故障模式-故障逻辑元素关联矩阵,确定状态为触发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相关联的所有故障模式中每个故障模式相关联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
25、对比分析模块,用于将所述每个故障模式相关联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与所述状态为触发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故障逻辑元素的触发状态确认故障的发生状态。
26、所述对比分析模块包括:
27、比较单元,用于将每个故障模式相关联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中故障逻辑元素的数量分别与状态为触发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中的故障元素的数量进行比较;
28、第一加入单元,用于在某故障模式相关联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中故障逻辑元素的数量大于状态为触发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中故障元素的数量时,将该故障模式加入到未发生的故障集合;
29、第一对比单元,用于将剩余的故障模式相关联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分别与状态为触发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进行对比,得到剩余的故障模式的第一差集和第二差集,其中,第一差集是指存在于故障模式相关联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但不存在于状态为触发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中的故障逻辑元素集,第二差集是指存在于状态为触发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但不存在于故障模式相关联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中的故障逻辑元素集;
30、第二加入单元,用于在某剩余的故障模式的第一差集和第二差集均为空集时,将该故障模式加入到疑似发生的故障集合;
31、第三加入单元,用于在某剩余的故障模式的第一差集和第二差集中只有一个为空集,且故障模式相关联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中故障逻辑元素的数量小于状态为触发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中故障元素的数量时,将该故障模式加入到疑似发生的故障集合;
32、第四加入单元,用于在某剩余的故障模式的第一差集和第二差集均为非空集时,将该故障模式加入到未发生的故障集合。
33、所述对比分析模块还包括:
34、第二对比单元,用于将所述疑似发生的故障集合中的每个故障模式对应的故障逻辑元素进行对比,找到具备唯一性的故障模式;
35、第五加入单元,用于将具备唯一性的故障模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故障逻辑建模的故障诊断推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故障逻辑建模的故障诊断推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监测对象的故障逻辑元素的状态,并判断是否所有故障逻辑元素的状态均为未触发之前,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故障逻辑建模的故障诊断推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每个故障模式相关联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与所述状态为触发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故障逻辑元素的触发状态确认故障的发生状态,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故障逻辑建模的故障诊断推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故障逻辑建模的故障诊断推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监测对象所有的故障逻辑元素的状态均为未触发,则表示监测对象无故障。
6.一种基于故障逻辑建模的故障诊断推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故障逻辑建模的故障诊断推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比分析模块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故障逻辑建模的故障诊断推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比分析模块还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基于故障逻辑建模的故障诊断推理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基于故障逻辑建模的故障诊断推理方法的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故障逻辑建模的故障诊断推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故障逻辑建模的故障诊断推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监测对象的故障逻辑元素的状态,并判断是否所有故障逻辑元素的状态均为未触发之前,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故障逻辑建模的故障诊断推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每个故障模式相关联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与所述状态为触发的故障逻辑元素集合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故障逻辑元素的触发状态确认故障的发生状态,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故障逻辑建模的故障诊断推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故障逻辑建模的故障诊断推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监测对象所有的故障逻辑元素的状态均为未触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亮,李沁洋,姜番,姚晓涵,刘莹,黄兵,张尚田,王景霖,单添敏,沈勇,肖红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