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透析,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植入式透析装置。
技术介绍
1、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是一种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原理是将患者的血液从体内抽出,经透析器(类似于人工肾)过滤,去除血液中的毒素、废物和过多的水分、电解质,然后净化后的血液再输回体内。
2、目前,透析主要通过在患者前臂或上臂建立静动脉内瘘的方式,该方式的不足之一是术后内瘘需要一段时间(一般需要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够成熟,否则无法达到透析用血流量,不足之二是定期频繁穿刺穿刺易对内瘘周围的血管和组织造成损伤,增加了并发症引发的风险;对此,申请号为202111601289.9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植入式的透析港,该透析港包含通过人工血管连通的两个穿刺港,并且两个穿刺港通过人工血管分别连接静脉和动脉;经过对该结构的分析,其虽然能够解决内瘘建立的不足,但在临床使用中,存在以下不足。
3、(1)血管中容易形成血栓、增生,进而易出现供血部位缺血等并发症现象。
4、(2)异物长期放置,存在感染几率。
5、基于上述分析,本申请设计了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植入式透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植入式透析装置,以解决现有透析港存在的至少一个不足。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植入式透析装置:包括植入式透析本体和外置式温控基座,所述植入式透析本体包含血液缓存港和血管连通管,所述血液缓存港由港座和
3、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血液缓存港为半椭球状结构,所述血管连通管位于该血液缓存港轴向的一端并与所述血液缓存港的轴向形成了锐角α,以确保形成符合动态流体力学的平滑血液流通通道。
4、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锐角α取值范围为30-60°。
5、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外置式温控基座包含壳体,该壳体上至少设有电源仓和线圈仓,所述电源仓内置有供电电源和温控器,所述通电线圈置于所述线圈仓内,通过所述温控器调节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出电流进而调节所述通电线圈的磁场强度。
6、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电源仓与所述线圈仓呈上下方位布设并且所述电源仓位于所述线圈仓的上端,在所述壳体底部设有下沉凹槽,该下沉凹槽的尺寸略大于所述植入式透析本体的尺寸,所述壳体通过该下沉凹槽能够罩设在所述植入式透析本体的上方。
7、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温控器为电位器。
8、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港座内设有金属纳米颗粒,该金属纳米颗粒位于所述镍钛合金中层和外包覆层之间,或,所述金属纳米颗粒封装在所述外包覆层中。
9、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血管连通管为一骨架管或人造血管,当为骨架管时,该骨架管包含水平管段和其上延伸出的支管段,所述水平管段可内置于血管中,所述支管段与所述述血液缓存港连通;当为人造血管时,该人造血管为的端部设有用于与血管吻合的吻合口。
10、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骨架管的构成材质为镍钛合金,并且所述骨架管的支管段外部设有裹覆层,该裹覆层为医用硅胶或医用凝胶中的任一种。
11、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港座与穿刺部的连接处设有荧光标记结构,通过该荧光标记结构以对穿刺部进行定位。
12、相比现有透析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13、本申请该装置包含植入式透析本体和外置式温控基座,其中,植入式透析本体代替了传统透析方式中内瘘的建立,也即实现了在无需建立内瘘的情况下进行透析操作,而且,通过血管连通管与静脉或动脉连接使得血液缓存港成为血管的支路,如此在血压的作用下,血液缓存港内的血压和流速稳定,满足透析需要,同时,血液缓存港的港座包含镍钛合金中层,如此一方面利用镍钛合金的硬质结构能够对穿刺针进行限位,避免穿刺针穿透血液缓存港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利用镍钛合金的金属性能,将其作为铁芯;外置式温控基座内置通电线圈,通过该通电线圈能够对作为铁芯的镍钛合金进行加热,以增加血管扩张,改善皮下血液流动性、粘稠性、细胞代谢速度和组织柔软性等,进而降低皮下组织炎症、增生及血栓的发生,达到物理预防和治疗的目的;可见,本方案该具有温控功能的植入式透析装置不仅能够代替传统透析方式中的内瘘,而且基于电磁加热原理能够对皮下加热至适宜温度,提高了透析质量的同时,降低或避免了透析引发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解决了现有存在的不足,满足现有临床需求,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植入式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植入式透析本体和外置式温控基座,所述植入式透析本体包含血液缓存港和血管连通管,所述血液缓存港由港座和穿刺部构成,其中,所述港座包含镍钛合金中层和外包覆层,所述穿刺部包含能够被穿刺针刺破的支架膜,所述血管连通管位于所述血液缓存港的至少一端并与所述血液缓存港连通,该血管连通管用于连接动脉或静脉血管;所述外置式温控基座包含通电线圈,该外置式温控基座置于所述植入式透析本体上时,所述通电线圈与所述镍钛合金中层之间可形成电磁场以对镍钛合金中层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温控功能的植入式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缓存港为半椭球状结构,所述血管连通管位于该血液缓存港轴向的一端并与所述血液缓存港的轴向形成了锐角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温控功能的植入式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α取值范围为30-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温控功能的植入式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式温控基座包含壳体,该壳体上至少设有电源仓和线圈仓,所述电源仓内置有供电电源和温控器,所述通电线圈置于所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温控功能的植入式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仓与所述线圈仓呈上下方位布设并且所述电源仓位于所述线圈仓的上端,在所述壳体底部设有下沉凹槽,该下沉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植入式透析本体的尺寸,所述壳体通过该下沉凹槽能够罩设在所述植入式透析本体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温控功能的植入式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为电位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温控功能的植入式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港座内设有金属纳米颗粒,该金属纳米颗粒位于所述镍钛合金中层和外包覆层之间,或,所述金属纳米颗粒封装在所述外包覆层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温控功能的植入式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连通管为一骨架管或人造血管,当为骨架管时,该骨架管包含水平管段和其上延伸出的支管段,所述水平管段可内置于血管中,所述支管段与所述述血液缓存港连通;当为人造血管时,该人造血管为的端部设有用于与血管吻合的吻合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温控功能的植入式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管的构成材质为镍钛合金,并且所述骨架管的支管段外部设有裹覆层,该裹覆层为医用硅胶或医用凝胶中的任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温控功能的植入式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港座与穿刺部的连接处设有荧光标记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植入式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植入式透析本体和外置式温控基座,所述植入式透析本体包含血液缓存港和血管连通管,所述血液缓存港由港座和穿刺部构成,其中,所述港座包含镍钛合金中层和外包覆层,所述穿刺部包含能够被穿刺针刺破的支架膜,所述血管连通管位于所述血液缓存港的至少一端并与所述血液缓存港连通,该血管连通管用于连接动脉或静脉血管;所述外置式温控基座包含通电线圈,该外置式温控基座置于所述植入式透析本体上时,所述通电线圈与所述镍钛合金中层之间可形成电磁场以对镍钛合金中层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温控功能的植入式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缓存港为半椭球状结构,所述血管连通管位于该血液缓存港轴向的一端并与所述血液缓存港的轴向形成了锐角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温控功能的植入式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α取值范围为30-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温控功能的植入式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式温控基座包含壳体,该壳体上至少设有电源仓和线圈仓,所述电源仓内置有供电电源和温控器,所述通电线圈置于所述线圈仓内,通过所述温控器调节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出电流进而调节所述通电线圈的磁场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温控功能的植入式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贺义,陈轩,王亚丽,达西加甫·苏布生,杨建平,刘军乐,海依娜尔·赛力克汗,于泽坤,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