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气轮机高压压气机后机匣结构。
技术介绍
1、燃气轮机核心部件由压气机、燃烧室和透平组成,压气机提供压缩后的高压气体,在燃烧室与燃油混合燃烧后,生成的高温高压气体流经与压气机同轴的透平流道,通过叶片带动透平转子转动。燃气轮机将燃油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形成的燃气在透平里膨胀做功转化成机械能。我们需要从压气机部分抽取空气,用于机组其他结构,起密封增压、冷却等作用;同时也向其内部送入滑油润滑冷却其中的轴承,以及向内部送入气体进行后机匣内部的密封增压。
2、目前后机匣的抽气管道为直通结构,会与燃烧室发生干涉,同时与喷油嘴之间错位,需要设置复杂的结构使其气体进行连通,滑油进油管与管座为一体式焊接结构,由于虑到机组的热态工况下,机匣与滑油进油管温度和受压不一致,形变不同的情况,使其滑油进油管和抽气管道与机组零件之间的应力过大而发生裂开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燃气轮机高压压气机后机匣结构。
2、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燃气轮机高压压气机后机匣结构,其组成包括:机匣体、后机匣进油管、后机匣排油管、后机匣进气管和后机匣抽气管;
4、所述的后机匣进油管与y正轴之间呈54.25°的夹角;
5、所述的后机匣进油管与所述的后机匣抽气管之间和所述的后机匣排油管与所述的后机匣抽气管之间的夹角相等;
6、所述的后机匣进油管包括滑油进油管、管座、防护管和
7、所述的后机匣抽气管包括出气管、出气盖和出气罩壳,所述的出气盖与所述的出气罩壳分别与所述的后机匣外壁焊接;
8、所述的出气管与所述的出气盖之间螺纹连接。
9、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高压压气机后机匣结构,所述的滑油内油管与x负轴成8-12°。
10、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高压压气机后机匣结构,所述的机匣体内固定有防护管,所述的防护管将所述的滑油内油管防护,所述的防护管为椭圆形。
11、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高压压气机后机匣结构,所述的滑油进油管端部开设有环槽,所述的环槽内固定有垫片。
12、有益效果
13、1. 本专利技术虑到机组的热态工况下,机匣与滑油进油管温度和受压不一致,形变不同的情况,滑油进油管和管座螺纹连接,并且设置垫片,垫片位于滑油进油管的环槽内,给予预留足够的形变量,保证了不会与机组零件之间的应力过大而发生裂开。
14、2. 本专利技术的抽气管道为出气管、出气盖和出气罩壳相连接的形式,将抽气进行变向,设置为竖直到水平转向并且倾斜抽出的形式,可以为燃烧室火焰筒的安装预留更多的空间,使得燃烧室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同时防止与燃烧室发生干涉,抽气通道的转向可以对抽气起到缓冲作用,同时通过出气管喷出后直接倾斜正对喷油嘴,可以与喷油嘴的进气直接混合。
15、3. 本专利技术的防护管为椭圆形,降低了流道内高速气流对防护管的冲击,也降低了防护管对流场的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轮机高压压气机后机匣结构,其特征是:其组成包括:机匣体、后机匣进油管、后机匣排油管、后机匣进气管和后机匣抽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高压压气机后机匣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滑油内油管与X负轴成8-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高压压气机后机匣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机匣体内固定有防护管,所述的防护管将所述的滑油内油管防护,所述的防护管为椭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高压压气机后机匣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滑油进油管端部开设有环槽,所述的环槽内固定有垫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轮机高压压气机后机匣结构,其特征是:其组成包括:机匣体、后机匣进油管、后机匣排油管、后机匣进气管和后机匣抽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高压压气机后机匣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滑油内油管与x负轴成8-12°。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世强,王丽红,姜东坡,吴庆龙,尹茗,邵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哈电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