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香蕉种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香蕉和蚯蚓共生的生态种养模式和方法。
技术介绍
1、香蕉是中国南方四大水果之一,为芭蕉科芭蕉属植物,富含多种丰富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备受人们喜爱。中国是世界第三大香蕉生产国,香蕉产业在热区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香蕉生长环境一般为高温多湿,并且要尽量避免与霜、雪的直接接触,因此中国香蕉种植地域分布在国内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2、不同于其他果树,茎秆都是粗纤维,木质硬,有年轮,是多年生植物,没有固定的物候期,香蕉树只要生长到一定程度即可花芽分化,抽蕾和结果。香蕉树具有草本类植物很显著的特征,茎秆软、木质部不发达、支持力弱,充满粘液,汁液特别丰富,并且非常柔软,还像洋葱一样,是可以一层一层剥掉的。但又不同于草本植物,维管束不具有形成层,不能不断生长。为了每年都能结出好吃的香蕉,每年收完香蕉后都是要砍掉的,以保证它块茎上新长出的幼苗顺利成长,香蕉叶的数量庞大,约为果实量的2~4倍,砍掉的茎叶丢弃在田间地头,占用大量土地,同时造成土壤、河流、地下水各种污染以及滋生病虫害,同时,由于蕉农往往凭经验盲目施用大量化肥,轻施有机肥,香蕉园土壤一般情况下偏酸性,ph的下降造成大量营养元素的淋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进一步贫瘠,不仅使得土壤容易发生板结,而且增加了蕉园的病虫害发生概率。香蕉茎叶具有生物量大、可周年采收、种植区域、采收时期集中等优势。香蕉叶除了含有大量水分,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纤维等营养物质,是一种优良的畜禽喂养饲料,因此,如何解决香蕉采摘后的
3、蚯蚓属大型土壤动物,其生物量占土壤动物总量的60%。蚯蚓因具有加速土壤形成,促进土肥相容,参与土壤养分循环等诸多功能,被誉为“地球生态系统工程师”。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自然界除了蚯蚓粪粒之外无沃土。蚯蚓粪含有益菌数量可高达20万~20000万个/g,是真正的“黄金土”,能将有机物、微生物和作物生长相结合,进而改善土壤环境。蚯蚓粪颗粒均匀、保水透气性能强,也可以加速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并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板结的问题,提高土壤通透性、保水性和保肥能力,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且能增强土壤养分的储存能力。
4、目前虽然有很多将香蕉树与其他作物间作以提高阳光和土地利用率的研究,但是现有技术并没有公开土壤动物与香蕉的套种方法,实现蚯蚓高密度养殖和香蕉高产丰收,需要补充和完善这个领域的相关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香蕉和蚯蚓共生的生态种养模式和方法。
2、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方法在果蔬种植或提高香蕉品质中的应用。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香蕉结合蚯蚓的种植方法,所述方法基于香蕉和蚯蚓共生的生态种养模式下进行,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土地前处理:蕉田起畦面,畦面之间挖倒梯形深沟,蕉田四周挖一条环沟,畦面与环沟相连,在畦面上种植香蕉植株;
6、(2)蚓床构建:将养殖基料堆积到倒梯形深沟的沟底,并在两侧坡面进行挖穴,投放养殖基料,覆土填实,获得蚯蚓立体养殖床;
7、(3)蚯蚓准备:将蚯蚓投放至蚯蚓立体养殖床,控制蕉田的土壤湿度;
8、(4)田间管理:在蕉小叶期、抽蕾前后、小果期进行追肥处理;旺盛生长期,环沟内有浅水层,清理杂草;调节土壤ph值。
9、选择健康、活力强的广地龙作为种蚓。投放的种蚓要在旁边土地进行前处理,养殖一个月后进行种蚓转移,逐批投放到香蕉地里。
10、本专利技术能够充分发挥蚯蚓在活化养分、培肥土壤上的作用,并显著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相对传统种植来看,本专利技术能够大幅减少种植过程中的化肥投入,并通过提高蔬菜产量和产出商品蚯蚓来提高经济效益。
11、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所述蚯蚓按照每亩蕉田投放100~300公斤投放至蚯蚓立体养殖床。
12、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所述蚯蚓按照每亩蕉田投放100~250公斤投放至蚯蚓立体养殖床。
13、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所述蚯蚓按照每亩蕉田投放150~200公斤投放至蚯蚓立体养殖床。
14、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畦面的宽度为1~4米,所述倒梯形深沟的垂直深度1~2米,两侧坡度25~40度。
15、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畦面的宽度为1~3米,所述倒梯形深沟的垂直深度1~1.8米,两侧坡度30~40度。
16、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畦面的宽度为1~3米,所述倒梯形深沟的垂直深度1~1.5米,两侧坡度30~35度。
17、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所述养殖基料包括香蕉废弃物和畜禽粪废弃物。
18、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所述养殖基料的堆积厚度为25~60厘米。
19、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所述养殖基料的堆积厚度为30~50厘米。
20、蚯蚓立体养殖床为上中下立体投料结构,构成天然、有层次的取食通道,从而实现蚯蚓物料立体取食空间。
21、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4)中所述追肥为采用淋施的方式追加磷钾复合肥。
22、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土壤湿度控制在20%~30%。
23、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土壤湿度控制在20%~25%。
24、定期用仪器监测土壤ph值,当土壤过酸时,要在表层撒入生石灰进行调节。定期巡园观察各种虫害,包括红火蚁,青蛙,老鼠等,如发现应进行隔挡,并撒药进行消杀。通过调节土壤ph值和土壤湿度,让土壤的ph值和土壤湿度更利于香蕉树的生长,香蕉树生长更茁壮,且水果的品质高。果树的健康生长同时,也为蚯蚓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温度、遮光度,保证蚯蚓的快速、健康生长,从而蚯蚓为香蕉树提供充足的生长所需的营养,不用使用化肥,果树所结的水果营养更丰富,不含重金属,甜度更高;同时,蚯蚓的产出量高、周期更短。
25、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采收步骤,包括先采收香蕉果实后采收蚯蚓,并将香蕉树叶片粉碎后就地腐熟。
26、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采收蚯蚓包括利用喷灌系统喷淋20~26小时,使沟内水面达到30厘米以上,驱赶蚯蚓来到土壤表层聚集,用地龙仪进行电捕,采取少时多次、低压电流的原则,对整个蚯蚓养殖区域进行循环采收。
27、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香蕉植株间距2~3米,每亩种植95~105株。
28、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土地应选择相对平坦、避光、通风良好、排灌良好、土层深厚、渗透性强、含腐殖多、疏松肥沃、不积水的地方,避免积水或过于干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香蕉结合蚯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香蕉和蚯蚓共生的生态种养模式下进行,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蚯蚓按照每亩蕉田投放100~300公斤投放至蚯蚓立体养殖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畦面的宽度为1~4米,所述倒梯形深沟的垂直深度1~2米,两侧坡度25~4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养殖基料包括香蕉废弃物和畜禽粪废弃物。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养殖基料的堆积厚度为25~60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土壤pH值维持在5~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追肥为采用淋施的方式追加磷钾复合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湿度控制在20%~30%。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
10.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果蔬种植或提高香蕉品质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香蕉结合蚯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香蕉和蚯蚓共生的生态种养模式下进行,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蚯蚓按照每亩蕉田投放100~300公斤投放至蚯蚓立体养殖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畦面的宽度为1~4米,所述倒梯形深沟的垂直深度1~2米,两侧坡度25~4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养殖基料包括香蕉废弃物和畜禽粪废弃物。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通,蒋新宇,江恒,程炯,李铖,余世钦,刘平,黄燕,何水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