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产线运输,具体涉及一种两条热连轧产线的物流路径布置方法。
技术介绍
1、现阶段,常规的热连轧轧制结束后的运输链区域,都是隶属于单产线单运输的系统,为了进一步提升热连轧产线的轧制节奏和运输效率,申请人研究并开发了双热连轧线共用运输链系统,但是目前随着双产线的轧制节奏逐步提升,钢卷产出运输以及用于装载钢卷的托盘回流供应尤为重要,在两条热连轧产线的钢卷驳运输出之后,会产生以下需求情况:
2、1、产线b区域产出的钢卷要经过产线a区域流出;
3、2、空托盘要从产线a区域回流到产线b区域;
4、3、产线a区域产出的钢卷要经过产线b区域流出;
5、4、空托盘要从产线b区域回流到产线a区域;
6、根据上述的实际现场需求情况,如果按照单产线运输模式,会严重制约热连轧产线的轧制节奏,无法使产出的钢卷持续出库,同时,空托盘的回流路径也会严重制约两条产线的钢卷产能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条热连轧产线的物流路径布置方法,能够使两条热连轧产线的产出钢卷实现百分百的运输链驳运,减少钢卷输出停滞的情况,达到不用或者少用钢卷运输车驳运的目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两条热连轧产线的物流路径布置方法,所述的方法应用于双热连轧线共用运输链系统,所述的双热连轧线共用运输链系统包括热连轧产线a、热连轧产线b、下工序产线a、下工序产线b、下工序产线c、下工序
4、步骤一:所述的热连轧产线a产出钢卷,钢卷经由空托盘装载之后,进入热连轧产线b,然后进入下工序产线b或/和下工序产线的d;
5、步骤二:所述的下工序产线b或/和下工序产线的d处存有的空托盘回流,空托盘进入热连轧产线a,然后进入热连轧产线b;
6、步骤三:所述的热连轧产线b产出钢卷,钢卷经由空托盘装载之后,进入热连轧产线a,然后进入下工序产线a或/和下工序产线c;
7、步骤四:所述的下工序产线a或/和下工序产线c处存有的空托盘回流,空托盘进入热连轧产线b,然后进入热连轧产线a。
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9、1、本方法能有效结合两条热连轧产线、四条冷轧工序的下工序产线的对接布局以及运输链链条的多方向、多模式转运的自动控制,能够使两条热连轧产线的产出钢卷实现百分百的运输链驳运,在两条热连轧产线形成稳定的运输链网络的同时,也能为四条用于冷轧工序的下工序产线供应钢卷。
10、2、相比于常规的单产线单运输系统的生产方式,本方法不仅提高双热连轧线共用运输链系统的运输链链条驳运率,达到不用或者少用钢卷运输车的目的,减少钢卷运输车的使用成本,而且能使双热连轧线共用运输链系统更为紧凑,节省厂区占地和系统设备的投入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条热连轧产线的物流路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应用于双热连轧线共用运输链系统,所述的双热连轧线共用运输链系统包括热连轧产线A、热连轧产线B、下工序产线a、下工序产线b、下工序产线c、下工序产线d,所述的热连轧产线A和热连轧产线B相连通,所述的下工序产线a、下工序产线b、下工序产线c、下工序产线d分别与热连轧产线A和热连轧产线B相连通;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条热连轧产线的物流路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应用于双热连轧线共用运输链系统,所述的双热连轧线共用运输链系统包括热连轧产线a、热连轧产线b、下工序产线a、下工序产线b、下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鑫,方斌,刘海波,周迪,陈诗文,覃祝亨,
申请(专利权)人: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