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宛氏拟青霉及其对硫酸处理玉米秸秆过程产生抑制物的降解。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收获玉米、小麦以及稻谷等粮食作物后,剩余的不能食用的秆、茎、叶等副产品称之为农作物秸秆。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大宗生物质资源,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能源结构的日渐改善,很多地区出现了季节性、结构性的秸秆过剩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农作物秸秆被废弃堆积、随地焚烧。秸秆的随意焚烧不仅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会引起资源的浪费。尤其是在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日趋紧缺的情况下,农作物秸秆的可循环、高质化开发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农作物秸秆是典型的木质纤维素,属于可再生资源。木质纤维素的开发和应用是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食用菌是高价值产品,目前将秸秆用于食用菌的栽培基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秸秆具有结构疏松、透气性好、保水性强等特点,利用人工栽培的方式,把废弃的农作物秸秆处理加工成食用菌生长的底物基质可以极大地提高秸秆的利用效率,并降低食用菌的生产成本。食用菌的菌丝会分泌出酶混合物来降解木质纤维素,最终分解成能够用于自身生长代谢的单糖,实现粗质纤维向人类可食用的食用菌的转化。
3、由于木质纤维素具有复杂的结构,在进行具体应用时首先要将其进行预处理,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为酸法预处理。预处理可以破坏木质纤维素的细胞壁结构,使纤维素更容易被酶水解从而转化为生物可利用的糖,而在这个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有生物毒性的物质——抑制物(包括乙酸、糠醛、5-羟甲
4、本专利技术通过土壤富集和适应性进化两个阶段进行了目标微生物的筛选。首先从华东理工大学校内的土壤样品初步筛选出11株能够耐受乙酸、糠醛和5-羟甲基糠醛的微生物,然后通过适应性进化的手段获得具有生长优势且48小时内主要抑制物降解率达90%以上的目标微生物(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eriotii pyj1)。利用该微生物实现了酸法预处理后秸秆中抑制物的高效降解。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株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eriotii pyj1,该菌株已经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 m2024348,保藏日期为2024年2月28日。
2、筛选出的菌株pyj1在pda平板上于30℃培养4天后的菌落直径为2~3cm;菌落初期为白色,产孢后为淡黄色、绒毛状,中间有凸起、反面是深黄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菌丝较粗大、无色透明、有隔膜;pyj1可以利用的碳源包括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中的一种或几种;生长ph范围为5.0~6.0;生长最适宜温度:25~30℃;利用pyj1的its1-its4序列(seq id 1)进行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化树结果见附图1,pyj1与宛氏拟青霉归在一个种内;鉴定菌株pyj1为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eriotii)。
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宛氏拟青霉降解硫酸处理玉米秸秆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抑制物的应用。该菌可以在经稀硫酸预处理后的秸秆中生长;并降解其中的抑制物,包括糠醛、5-羟甲基糠醛、乙酸、丁香醛、香草醛中的一种或几种。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
5、生物脱毒周期更短,在48小时内即可将预处理中产生的抑制物降解完全;抑制物降解完全,生物脱毒后的秸秆中乙酸、糠醛和5-羟甲基糠醛、甲酸、乙酸、丁香醛和香草醛等主要抑制物的浓度低于0.02g/l;生物脱毒操作简便,无需通气和搅拌,室温条件即可降解抑制物。
6、【附图表说明】
7、图1菌株pyj1的系统发育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株宛氏拟青霉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是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veriotii PYJ1,于2024年2月2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434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宛氏拟青霉PYJ1能够降解硫酸预处理玉米秸秆时产生的主要抑制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酸预处理玉米秸秆产生的主要抑制物包括但不限于乙酸、糠醛和5-羟甲基糠醛中的一种或几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宛氏拟青霉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是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veriotii pyj1,于2024年2月2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4348。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衡,张建,耿艺媛,何东旭,何畅,刘蕊,林依帆,张菁,孙爱欣,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