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防海底生物破坏海底电缆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防海底生物破坏海底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32924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海底生物破坏海底电缆,包括电缆主体与驱避装置;驱避装置包括外铠装层与外护套层;外铠装层包括沿绕包在电缆主体外的多根第一铠装线与第二铠装线,且第一铠装线与第二铠装线交替设置;在第二铠装线外套设有多个驱避机构与多个支撑套,且驱避机构与支撑套交替设置;每个驱避机构包括内套管、吸水材料、外套管以及封堵板;内套管套设在第二铠装线外;外套管套设在内套管外;吸水材料填充在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并吸附有驱避液体;封堵板封堵在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的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海底生物咬破驱避装置的外套管时,挤压外套管内的吸水材料释放驱避液体,对海底生物进行驱避,保护电缆主体免受破坏,确保海底电缆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线电缆,具体涉及一种防海底生物破坏海底电缆


技术介绍

1、目前海底电缆铺设时,会根据预先探测的路线进行铺设,对应浅海区域,通常是会边开沟,边将海底电缆放入沟内,最后埋上泥土盖住;具有一定深度的深海区域,则是用浮标把海底电缆吊住,使其悬于海水中,而裸露在海水中的电缆则面临来自海洋生物的攻击,特别是鲨鱼等海洋生物可能会咬破电缆的外层保护,导致电缆内部受损,影响电缆的正常传输,同时其处于深海,维修困难。故有必要在海底电缆进行一定的防海底生物防护涉及,目前应对鲨鱼攻击,有的技术人员采用了在海底电缆外涂上橙色涂料的方式来驱避鲨鱼,但仅适用于有一点光亮度的海水区域,对于亮度低海水区域,防护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驱避海底生物,特别是驱避鲨鱼,避免其咬坏电缆主体的防海底生物破坏海底电缆。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防海底生物破坏海底电缆,包括电缆主体,在电缆主体外还设置有驱避装置;所述驱避装置包括外铠装层与外护套层;所述外铠装层包括沿电缆主体长度方向绕包在电缆主体外的多根第一铠装线与多根第二铠装线,且第一铠装线与第二铠装线交替设置,第一铠装线的直径大于第二铠装线的直径;在第二铠装线外套设有多个驱避机构与多个支撑套,且驱避机构与支撑套交替设置;每个驱避机构包括内套管、吸水材料、外套管以及封堵板;所述内套管套设在第二铠装线外;所述外套管套设在内套管外;所述吸水材料填充在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在吸水材料内吸附有用于驱避海底生物的驱避液体;所述封堵板封堵在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所形成腔体的两侧,将吸水材料封堵在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的腔体内。

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5、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现有海底电缆的电缆主体外设置驱避装置的方式,当海底生物咬破驱避装置的外套管时,会挤压外套管内的吸水材料释放驱避液体,对海底生物进行驱避,进而实现电缆主体的保护,整个结构科学合理,通过驱避装置的设置能有效保护电缆主体免受海底生物破坏,确保了海底电缆的正常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海底生物破坏海底电缆,包括电缆主体,其特征在于:在电缆主体外还设置有驱避装置;所述驱避装置包括外铠装层与外护套层;所述外铠装层包括沿电缆主体长度方向绕包在电缆主体外的多根第一铠装线与多根第二铠装线,且第一铠装线与第二铠装线交替设置,第一铠装线的直径大于第二铠装线的直径;在第二铠装线外套设有多个驱避机构与多个支撑套,且驱避机构与支撑套交替设置;每个驱避机构包括内套管、吸水材料、外套管以及封堵板;所述内套管套设在第二铠装线外;所述外套管套设在内套管外;所述吸水材料填充在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在吸水材料内吸附有用于驱避海底生物的驱避液体;所述封堵板封堵在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所形成腔体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海底生物破坏海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铠装线与第二铠装线是由高强度材料制成的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海底生物破坏海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铠装线与第二铠装线都为镀锌钢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海底生物破坏海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的长度小于外套管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海底生物破坏海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是由镀锌钢材制成的管状体;所述内套管、外套管以及封堵板由乙丙橡胶(EPR)制成;所述吸水材料是由吸水海绵制成并套设在内套管外的管状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海底生物破坏海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的外径等于第一铠装线的直径与支撑套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海底生物破坏海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底生物为鲨鱼;所述驱避液体由柠檬、香草以及薄荷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海底生物破坏海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主体包括缆芯以及由内至外依次套设在缆芯外的金属屏蔽层、金属保护套、内衬层、内铠装层以及内护套层,同时在缆芯与屏蔽层之间设有填充层。

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海底生物破坏海底电缆,其特征在于:在缆芯与金属屏蔽层之间还设有导油管,导油管循环流动有绝缘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海底生物破坏海底电缆,包括电缆主体,其特征在于:在电缆主体外还设置有驱避装置;所述驱避装置包括外铠装层与外护套层;所述外铠装层包括沿电缆主体长度方向绕包在电缆主体外的多根第一铠装线与多根第二铠装线,且第一铠装线与第二铠装线交替设置,第一铠装线的直径大于第二铠装线的直径;在第二铠装线外套设有多个驱避机构与多个支撑套,且驱避机构与支撑套交替设置;每个驱避机构包括内套管、吸水材料、外套管以及封堵板;所述内套管套设在第二铠装线外;所述外套管套设在内套管外;所述吸水材料填充在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在吸水材料内吸附有用于驱避海底生物的驱避液体;所述封堵板封堵在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所形成腔体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海底生物破坏海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铠装线与第二铠装线是由高强度材料制成的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海底生物破坏海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铠装线与第二铠装线都为镀锌钢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海底生物破坏海底电缆,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坡赵树磊张坤皓王艳芬肖贵荣
申请(专利权)人:固达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