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织造布开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314097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27
本技术公开了非织造布开松装置,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该非织造布开松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一侧与顶部开设有进料口,箱体的前后侧内壁转动安装有两组运输杆,两组运输杆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运输辊,两组运输辊的外侧套设有运输带,箱体的前后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转动筒。该非织造布开松装置,通过运输杆、运输辊、运输带、挡板,可以对原料进行运输,并在对原料运输的过程中,对原料进行推平,驱使原料能够均匀输送至运输带与压板之间,通过驱动单元,可以驱使转动杆与运输杆成反向转动,并使转动杆的转速大于运输杆的转速,使得转动杆外侧的转动筒与钩针能够对原料进行开松,提高非织造布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特别涉及非织造布开松装置


技术介绍

1、非织造布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它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通过各种纤网成形方法和固结技术形成的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

2、在非织造布生产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开松机对非织造布的原料进行开松,现有的开松机无法灵活控制原料的厚度与均匀性,会影响非织造布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非织造布开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与缺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非织造布开松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一侧与顶部开设有进料口,箱体的前后侧内壁转动安装有两组运输杆,两组运输杆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运输辊,两组运输辊的外侧套设有运输带,箱体的前后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转动筒,转动筒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钩针,还包括固定安装于箱体前后侧内壁的挡板,在对原料运输的过程中,对原料进行推平,驱使原料能够均匀输送至运输带与压板之间,通过挡板用于对运输带运输的布均匀铺平,安装于转动杆与运输杆上的驱动单元,通过驱使单元驱使转动杆与运输杆进行转动,安装于运输带上方的按压组件,通过按压组件用于将布料按压于运输带的外侧。

3、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电机,第一齿轮转动安装于一组运输杆的一端,第二齿轮固定安装于转动杆的一端,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电机固定安装于箱体的后侧外壁,电机的输出轴与一组运输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可以驱使转动杆与运输杆成反向转动,并使转动杆的转速大于运输杆的转速,使得转动杆外侧的转动筒与钩针能够对原料进行开松。

4、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与前后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斜板,且斜板与运输带的外侧相接触。

5、优选的,所述按压组件包括压板、套杆、活动块、活动杆和推簧,压板铰接安装于挡板的一侧,套杆铰接安装于箱体的内侧顶部,活动块滑动安装于套杆的内侧,活动杆的一端铰接安装于压板的顶部,活动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活动块的底部,且套杆的底部滑动安装于活动杆的外壁,推簧位于套杆的内侧,压板的底部与运输带的外壁相接触,用于对原料进行按压,在钩针对原料进行开松的过程中,避免整个原料随着钩针一起移动,提高原来开松效果。

6、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后侧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内放置有收纳盒,收纳盒延伸至运输带与钩针的下方,收纳盒的前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把手,用于对开松的原料进行收纳。

7、优选的,所述运输带的外侧设置有磨砂颗粒,使得运输带对原料的摩擦力大于压板对原料的摩擦力,使得运输带能够对原料进行推动。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该非织造布开松装置,通过运输杆、运输辊、运输带、挡板,可以对原料进行运输,并在对原料运输的过程中,对原料进行推平,驱使原料能够均匀输送至运输带与压板之间,通过驱动单元,可以驱使转动杆与运输杆成反向转动,并使转动杆的转速大于运输杆的转速,使得转动杆外侧的转动筒与钩针能够对原料进行开松,提高非织造布生产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非织造布开松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一侧与顶部开设有进料口,箱体(1)的前后侧内壁转动安装有两组运输杆(4),两组运输杆(4)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运输辊(5),两组运输辊(5)的外侧套设有运输带(6),箱体(1)的前后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杆(3),转动杆(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转动筒(2),转动筒(2)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钩针(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织造布开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和电机(10),第一齿轮(7)转动安装于一组运输杆(4)的一端,第二齿轮(8)固定安装于转动杆(3)的一端,且第二齿轮(8)与第一齿轮(7)相啮合,电机(10)固定安装于箱体(1)的后侧外壁,电机(10)的输出轴与一组运输杆(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织造布开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与前后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斜板(14),且斜板(14)与运输带(6)的外侧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织造布开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包括压板(15)、套杆(16)、活动块(17)、活动杆(18)和推簧(19),压板(15)铰接安装于挡板(13)的一侧,套杆(16)铰接安装于箱体(1)的内侧顶部,活动块(17)滑动安装于套杆(16)的内侧,活动杆(18)的一端铰接安装于压板(15)的顶部,活动杆(18)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活动块(17)的底部,且套杆(16)的底部滑动安装于活动杆(18)的外壁,推簧(19)位于套杆(16)的内侧,压板(15)的底部与运输带(6)的外壁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织造布开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后侧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内放置有收纳盒(11),收纳盒(11)延伸至运输带(6)与钩针(9)的下方,收纳盒(11)的前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把手(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织造布开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带(6)的外侧设置有磨砂颗粒。

...

【技术特征摘要】

1.非织造布开松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一侧与顶部开设有进料口,箱体(1)的前后侧内壁转动安装有两组运输杆(4),两组运输杆(4)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运输辊(5),两组运输辊(5)的外侧套设有运输带(6),箱体(1)的前后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杆(3),转动杆(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转动筒(2),转动筒(2)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钩针(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织造布开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和电机(10),第一齿轮(7)转动安装于一组运输杆(4)的一端,第二齿轮(8)固定安装于转动杆(3)的一端,且第二齿轮(8)与第一齿轮(7)相啮合,电机(10)固定安装于箱体(1)的后侧外壁,电机(10)的输出轴与一组运输杆(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织造布开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与前后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斜板(14),且斜板(14)与运输带(6)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旭锋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杰高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