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装配,特别涉及一种混动发动机液压挺柱的辅助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1、现在液压挺柱安装是通过手工一个一个安装到发动机缸盖内,如图1和图2,由于缸盖液压挺柱需要对应安装到液压挺柱孔位内,这种方式主要有几个问题:
2、操作困难:用手取零件方案,员工必须用手取零件一个一个安装,造成操作困难;
3、节拍过长:单台发动机需要安装16颗液压挺柱,操作员工使用用手取零件一个一个安装,造成操作节拍过长,安装效率低;
4、质量隐患:传统用手取零件一个一个安装,手工安装需要带手套重复接触零件,导致零件清洁度的质量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动发动机液压挺柱的辅助安装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手工安装液压挺柱存在的操作困难、效率低、清洁度差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动发动机液压挺柱的辅助安装装置,包括主体、下压块、下压柱、导柱,所述主体上至少连接有一个导柱,所述导柱为中空的柱体结构,所述下压块上至少连接有一个下压柱,所述下压柱的一端穿过主体并与导柱活动连接,所述液压挺柱安装于导柱的末端,将所述液压挺柱对齐发动机的孔位后,按压所述下压块使下压柱顶出导柱末端的液压挺柱完成装配。
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压柱和导柱通过弹性件活动连接。
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压柱设有凸圈,所述导柱顶部设有凸台,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在凸圈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在凸台上。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包括底壳和面盖,所述底壳连接导柱,所述下压腔室设置在底壳内,所述下压孔设置在面盖上,所述下压柱的凸圈放入下压腔室后,所述面盖通过下压孔套在下压柱上,且所述面盖和底壳通过紧固件连接。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混动发动机液压挺柱的辅助安装装置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导柱底部内壁上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圈嵌入密封槽内,所述导柱通过密封圈卡住液压挺柱。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压柱的顶部通过紧固件与下压块固定连接。
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上多个导柱的位置与下压块上多个下压柱的位置一一对应。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一次可以同时取多个液压挺柱安装进行,提升了液压挺柱安装效率,有效解决产线瓶颈工位;装配时只需通过按压下压块即可完成,操作简单、适应性强;整个装置的 机械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安装、拆卸及调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动发动机液压挺柱的辅助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下压块、下压柱、导柱,所述主体上至少连接有一个导柱,所述导柱为中空的柱体结构,所述下压块上至少连接有一个下压柱,所述下压柱的一端穿过主体并与导柱活动连接,所述液压挺柱安装于导柱的末端,将所述液压挺柱对齐发动机的孔位后,按压所述下压块使下压柱顶出导柱末端的液压挺柱完成装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动发动机液压挺柱的辅助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柱和导柱通过弹性件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混动发动机液压挺柱的辅助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柱设有凸圈,所述导柱顶部设有凸台,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在凸圈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在凸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混动发动机液压挺柱的辅助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部设有下压腔室,所述主体顶部设有下压孔,所述下压腔室底部连通导柱的内腔,所述下压腔室顶部连通下压孔,所述凸圈限位在下压腔室内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混动发动机液压挺柱的辅助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底壳和面盖,所述底壳连接导柱,所述下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动发动机液压挺柱的辅助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导柱底部内壁上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圈嵌入密封槽内,所述导柱通过密封圈卡住液压挺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动发动机液压挺柱的辅助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柱的顶部通过紧固件与下压块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动发动机液压挺柱的辅助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多个导柱的位置与下压块上多个下压柱的位置一一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动发动机液压挺柱的辅助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下压块、下压柱、导柱,所述主体上至少连接有一个导柱,所述导柱为中空的柱体结构,所述下压块上至少连接有一个下压柱,所述下压柱的一端穿过主体并与导柱活动连接,所述液压挺柱安装于导柱的末端,将所述液压挺柱对齐发动机的孔位后,按压所述下压块使下压柱顶出导柱末端的液压挺柱完成装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动发动机液压挺柱的辅助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柱和导柱通过弹性件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混动发动机液压挺柱的辅助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柱设有凸圈,所述导柱顶部设有凸台,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在凸圈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在凸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混动发动机液压挺柱的辅助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部设有下压腔室,所述主体顶部设有下压孔,所述下压腔室底部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翰玉,李辉,卢从坚,黄虹凯,庞小明,周桥光,苏彦全,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赛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