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底吹气控制方法和LF精炼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底吹气控制方法和LF精炼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30821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吹气控制方法和LF精炼的方法,其中,底吹气控制方法包括:对钢水进行送电升温,送电结束后向所述钢水中加入炭化稻壳或喂完夹杂物变性线后再加入炭化稻壳;对钢水进行软吹,软吹过程中调整底吹气的流量和压力使得v为0~1.5m/s、t为0~1.2s,其中,v为波纹的传播速率即为v,t为相邻波纹产生的时间间隔。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入炭化稻壳且加入炭化稻壳前进行了送电,使得加入的炭化稻壳能够与流动性良好的钢渣快速结合。在调整钢渣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后,控制底吹气的流量和压力,使得对传播速率v、时间间隔t的监测结果更加准确,更有利于减少钢水中的夹杂物,降低中间包塞棒上涨幅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具体而言,涉及底吹气控制方法和lf精炼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钢铁冶金领域,钢包底吹(氩)气控制对于造渣、去除夹杂等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底吹(氩)气控制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改变钢包底吹(侧吹)孔布局及吹(氩)气方式、通过某些监测手段对钢液面波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后续动态调整底吹参数至合适效果。

2、现有技术对钢液面波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后续动态调整底吹参数至合适效果时,对监测所需满足的更利于监测的各种条件并未提及。若钢液面仅有钢渣,即使是钢渣为流动性更好的低碱度渣或酸性渣(其二元碱度≤2),底吹一段时间后,钢渣某些部位,如距离底吹孔较远的弱影响区域,一定会(大块)结壳(纯钢渣铺展性不好),这样的话所监测的所谓面积、半径等都不具备代表意义,会影响后续底吹参数调控方向。

3、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底吹气控制方法和精炼的方法。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底吹气控制方法,包括:

4、送电,对钢水进行送电升温,送电结束后向所述钢水中加入炭化稻壳;

5、软吹,对加入炭化稻壳后的钢水进行软吹,软吹过程中调整底吹气的流量和压力使得v为0~1.5m/s、t为0~1.2s,其中,v和t具体为:取钢渣上裸露区域的中间作为监测点,在底吹气存在的条件下会有波纹自监测点不断向外扩散传播,所述波纹的传播速率即为v,相邻波纹产生的时间间隔即为t。

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监测范围内钢水表面钢渣最大结块的当量直径≤10cm时,测定所述v和t的值。

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送电时间大于15s。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送电结束后25s内向所述钢水中加入炭化稻壳。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送电结束后还可先进行喂夹杂物变性线,所述喂夹杂物变性线结束后25s内向所述钢水中加入炭化稻壳。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吨所述钢水加入所述炭化稻壳0.3~0.7kg。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炭化稻壳在所述钢水表面堆积时,将偶头插入堆积的炭化稻壳内,使所述炭化稻壳发生喷溅。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软吹包括软吹前期和软吹中后期:所述软吹前期调整底吹气的流量和压力使得v为0.4~1.5m/s、t为0~0.6s。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软吹包括软吹前期和软吹中后期:所述软吹中后期调整底吹气的流量和压力使得v为0~0.4m/s、t为0.6~1.2s。

1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f精炼的方法,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任意一项所述的底吹气控制方法。

1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对液面情况进行监测以控制底吹气之前,先进行送电或喂入夹杂物变性线,以获得初始流动性较好的钢渣,送电或喂入夹杂物变性线结束后向钢水中加入炭化稻壳,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钢渣的铺展性,同时,由于加入炭化稻壳前进行了送电或喂入夹杂物变性线,使得加入的炭化稻壳能够与流动性良好的钢渣快速结合。

17、在调整钢渣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后,控制底吹气的流量和压力,使得v为0~1.5m/s、t为0~1.2s,使得对传播速率v、时间间隔t的监测结果更加准确,更有利于减少钢水中的夹杂物,降低中间包塞棒上涨幅度,同时有利于提高生产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吹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吹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测范围内钢水表面钢渣最大结块的当量直径≤10cm时,测定所述v和t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吹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电时间大于15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吹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电结束后25s内向所述钢水中加入炭化稻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吹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电结束后还进行喂夹杂物变性线,所述喂夹杂物变性线结束后25s内向所述钢水中加入炭化稻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吹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吨所述钢水加入所述炭化稻壳0.3~0.7k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吹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炭化稻壳在所述钢水表面堆积时,将偶头插入堆积的炭化稻壳内,使所述炭化稻壳发生喷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吹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吹包括软吹前期和软吹中后期:所述软吹前期调整底吹气的流量和压力使得v为0.4~1.5m/s、t为0~0.6s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吹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吹包括软吹前期和软吹中后期:所述软吹中后期调整底吹气的流量和压力使得v为0~0.4m/s、t为0.6~1.2s。

10.一种LF精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底吹气控制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吹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吹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测范围内钢水表面钢渣最大结块的当量直径≤10cm时,测定所述v和t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吹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电时间大于15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吹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电结束后25s内向所述钢水中加入炭化稻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吹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电结束后还进行喂夹杂物变性线,所述喂夹杂物变性线结束后25s内向所述钢水中加入炭化稻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吹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吨所述钢水加入所述炭化稻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含哲曾令宇寻忠忠王冠覃小峰鲁金龙龙鹄余大华刘志龙刘辰生黄回亮黎莉胡现锋徐忠王郁辉冯超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