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上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中,坝体上游面从79.0m高程开始,在老坝体上垂直浇筑一层1.0m厚的加固混凝土,为防止库区底部淤泥下泄阻塞下游河道,库区水位只能控制在76.5m~77.0m之间,由于1.0m厚的加固混凝土直接悬挑于老坝体,需使用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装置。
2、传统的水库除险加固一般采用放空水库的方式,在坝体的上游面直接从岩基面上浇筑混凝土,考虑到库区底部淤泥问题,此方法很难实现;而受库区水位不稳定的影响,利用水上浮船做支撑有较大的困难,施工环境差。
3、为保证补强加固混凝土模板的安装及施工人员通道需要,需悬挑设计模板支撑装置,以满足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在老坝体上垂直浇筑加固混凝土时,无法很好的进行支撑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上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水上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装置,包括:
4、垂直固定安装在坝体侧面的第二工字钢支撑件;
5、悬拉支撑架,所述悬拉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坝体的顶部,且悬拉支撑架朝向第二工字钢支撑件悬挑的一侧伸出受力斜拉架;
6、吊杆,所述吊杆具有多节,多节吊杆竖直设置,且首尾端相互固定连接,形成斜撑悬挂架;
7、所述第二工字钢支撑件竖直设置有多层,每一层的第二工字钢支撑件的端部与斜撑悬挂架之
8、位于最底层的第二工字钢支撑件所对应的第二斜撑为受拉斜撑,其余第二工字钢支撑件所对应的第二斜撑为受压斜撑。
9、优选的,所述悬拉支撑架包括:
10、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端与坝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倒“三角形”架体;
11、辅助斜拉架,所述辅助斜拉架的第一端与倒“三角形”架体固定安装,所述辅助斜拉架的第二端与坝体的顶部固定安装;
12、所述受力斜拉架的一端与倒“三角形”架体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倒“三角形”架体包括:
14、横杆,所述横杆垂直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的顶端;
15、v型架,所述v型架的两端分别与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v型架的底部与支撑架固定连接。
16、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与坝体之间固定连接有稳定架。
17、优选的,所述第二工字钢支撑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护栏,所述第二护栏位于第二斜撑的内侧。
18、优选的,每一层所述第二工字钢支撑件均设置有多个,位于同一层的多个所述第二工字钢支撑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脚手板。
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计第二工字钢支撑件、悬拉支撑架、吊杆以及第二斜撑组成的模板支撑装置,其不需要从坝体的底部进行支撑,适合从坝体上游面79.0m高程开始浇筑加固混凝土,而且将第二斜撑设置在第二工字钢支撑件的外侧,不靠近坝体的侧面,从而便于进行安装模板,便于进行混凝土浇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上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装置,包括垂直固定安装在坝体(1)侧面的第二工字钢支撑件(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上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拉支撑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上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三角形”架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上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7)与坝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稳定架(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上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字钢支撑件(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护栏(6),所述第二护栏(6)位于第二斜撑(14)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上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层所述第二工字钢支撑件(5)均设置有多个,位于同一层的多个所述第二工字钢支撑件(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脚手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上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装置,包括垂直固定安装在坝体(1)侧面的第二工字钢支撑件(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上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拉支撑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上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三角形”架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上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福业,秦仲一,张大伟,焦忠帅,邵喆,李贵功,陈宏源,齐家伟,王俊淞,孙仁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