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盆底肌修复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30515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盆底肌修复训练器,包括: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外侧连接有活动套,且活动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绒毛面层,所述弹力带的外侧连接有束紧环,且束紧环的外端缝合固定连接有连接绳;第一连接孔,其开设在弹力带的内部右侧位置,所述弹力带的内部左侧位置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部设置有连接销,且连接销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扣,并且连接销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扣。该可调节的盆底肌修复训练器,便于对训练力度进行调节,同时解决了现有的盆底肌修复训练装置大多为内置式,使用时通过两腿向内夹紧进行训练,松开双腿时训练器容易掉落,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盆底肌修复训练装置,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的盆底肌修复训练器


技术介绍

1、盆底肌修复一般指盆底恢复,是女性产后的恢复项目,正常人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重者可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疾病,造成难以言状的痛苦,为了避免以上情况,就需要进行盆底肌修复,妇产科护理护士在帮助产妇进行盆底恢复时可以使用盆底肌修复训练装置;

2、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209451239u的一种压力可调的盆底肌训练器,其包括两片夹板和两个阻力机构,两个阻力机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片夹板内侧,所述阻力机构包括滑动杆、固定套筒和弹性件,所述滑动杆一端滑移连接固定套筒一端,弹性件设置在固定套筒内部,且位于滑动杆一端与固定套筒另一端之间,固定套筒由上壳和下壳组成,上壳与下壳一侧铰接,另一侧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其优点为:通过将固定套筒设置为可拆卸套筒,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更换不同弹力的弹性件,适用于各种恢复阶段的患者,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3、但是,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盆底肌修复训练装置在使用时仍存在一些弊端,就比如:现有的盆底肌修复训练装置大多为内置式,使用时通过两腿向内夹紧进行训练,松开双腿时训练器容易掉落,使用不便,且大多不便于对训练强度进行调节,进而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调节的盆底肌修复训练器,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盆底肌修复训练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盆底肌修复训练装置大多为内置式,使用时通过两腿向内夹紧进行训练,松开双腿时训练器容易掉落,使用不便,且大多不便于对训练强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盆底肌修复训练器,包括:

3、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外侧连接有活动套,且活动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绒毛面层,所述弹力带的外侧连接有束紧环,且束紧环的外端缝合固定连接有连接绳;

4、第一连接孔,其开设在弹力带的内部右侧位置,所述弹力带的内部左侧位置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部设置有连接销,且连接销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扣,并且连接销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扣。

5、优选的,所述弹力带呈“8”字型结构设置,且弹力带的左右两端贴合连接。

6、优选的,所述活动套的内部开设有通孔,且活动套通过通孔滑动连接在弹力带的外侧。

7、优选的,所述活动套和绒毛面层均关于弹力带的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且绒毛面层固定连接在活动套朝向束紧环一侧端面。

8、优选的,所述束紧环滑动连接在弹力带的外侧,且连接绳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束紧环。

9、优选的,所述连接销通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贯穿连接于弹力带的内部,且第一连接孔在弹力带的内部等间距开设。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调节的盆底肌修复训练器,便于对训练力度进行调节,同时解决了现有的盆底肌修复训练装置大多为内置式,使用时通过两腿向内夹紧进行训练,松开双腿时训练器容易掉落,使用不便的问题;

11、1、通过弹力带呈“8”字型结构设置,将弹力带套在大腿外侧,通过大腿向外侧张开,拉伸弹力带,使弹力带对大腿产生向内的压力,进而进行训练,解决了现有的盆底肌修复训练装置大多为内置式,使用时通过两腿向内夹紧进行训练,松开双腿时训练器容易掉落,使用更加便捷;

12、进一步的,由于活动套通过通孔滑动连接在弹力带的外侧,且绒毛面层固定连接在活动套朝向束紧环一侧端面,在使用该可调节的盆底肌修复训练器时,通过使绒毛面层贴合在大腿的外侧面,避免活动套摩擦皮肤,提高使用舒适性;

13、2、通过第一连接孔在弹力带的内部等间距开设,通过改变连接销与第一连接孔的连接位置,即可调节弹力带的使用长度,进而能够调节弹力带的张紧力,从而便于对训练力度进行调节,使实用性更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盆底肌修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盆底肌修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带(1)呈“8”字型结构设置,且弹力带(1)的左右两端贴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盆底肌修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2)的内部开设有通孔(3),且活动套(2)通过通孔(3)滑动连接在弹力带(1)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盆底肌修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2)和绒毛面层(4)均关于弹力带(1)的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且绒毛面层(4)固定连接在活动套(2)朝向束紧环(6)一侧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盆底肌修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紧环(6)滑动连接在弹力带(1)的外侧,且连接绳(5)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束紧环(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盆底肌修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销(8)通过第一连接孔(7)和第二连接孔(11)贯穿连接于弹力带(1)的内部,且第一连接孔(7)在弹力带(1)的内部等间距开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盆底肌修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盆底肌修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带(1)呈“8”字型结构设置,且弹力带(1)的左右两端贴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盆底肌修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2)的内部开设有通孔(3),且活动套(2)通过通孔(3)滑动连接在弹力带(1)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盆底肌修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2)和绒毛面层(4)均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爱雅林芳永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