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辅助吊装,具体是一种l形吊装架。
技术介绍
1、随着建筑工业化的迅速推进,预制构件已成为提升建筑效率、质量和安全性的关键要素。预制混凝土构件(pc构件)以其标准化生产、现场快速组装的特点,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高层建筑、桥梁、隧道及住宅产业化项目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种生产方式不仅显著缩短了建设周期,还减少了现场湿作业,提升了环保性能。
2、然而,伴随预制构件应用的普及,其吊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传统吊装方式通常依赖于设置在预制件顶部的吊钩结构,该吊钩通过预埋在混凝土内部的金属网架或钢筋连接固定。这种设计虽然便于从顶部直接起吊,但在实际操作中暴露出若干不足之处:
3、1)网架受力问题:在吊装大型或重载预制件时,由于吊装点集中于顶部,导致网架承受极大的剪切力和拉力,易造成网架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不足,从而引发网架脱出或混凝土局部破损,影响预制件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2)吊装稳定性局限:仅靠顶部吊点进行吊装时,难以在侧向为预制件提供有效支撑,尤其是在风力作用或吊装过程中发生微小偏移时,可能引起预制件晃动,增加吊装难度,甚至危及作业人员安全;
5、3)安装灵活性受限:对于复杂结构或空间受限的施工现场,单一顶部吊点的设计限制了预制件的灵活调整和精准定位,增加了现场施工的难度和成本。
6、因此,目前市场上迫切需要一种更为先进、可靠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吊装解决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的局限,确保吊装过程的安全高效,同时提高施工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形吊装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形吊装架,包括有伸缩辅助臂和组合骨架,所述伸缩辅助臂设置在组合骨架的一侧上端,所述组合骨架包括有多个上部吊装柱和下部连接柱,多个所述上部吊装柱和下部连接柱彼此之间均平行设置,相邻两个所述上部吊装柱和下部连接柱之间均通过连接杆进行固定连接,且所述上部吊装柱和下部连接柱之间一一对应,同时所述上部吊装柱设置在下部连接柱的上端,且所述上部吊装柱和对应设置的下部连接柱之间通过中部连接柱进行固定连接。
3、更进一步地讲,所述上部吊装柱的上端一侧设置有吊耳,所述吊耳与外部吊装结构进行连接,所述中部连接柱的侧边和下部连接柱的侧边之间通过锁链组件进行连接,所述锁链组件套设在外部吊装柱的外侧,同时所述上部吊装柱设置在外部吊装柱的上端,所述中部连接柱设置在外部吊装柱的侧边,所述下部连接柱设置在外部吊装柱的下端。
4、更进一步地讲,所述锁链组件包括有上紧固链条和下紧固链条,所述上紧固链条通过卡环固定在中部连接柱的一侧上端,所述下紧固链条通过卡环固定在下部连接柱的端部侧边,同时所述上紧固链条和下紧固链条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在下紧固链条的端部。
5、更进一步地讲,所述伸缩辅助臂包括有伸缩杆和l形杆,所述伸缩杆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伸缩杆彼此套设连接,同时所述l形杆设置在伸缩杆的一端,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组合骨架的侧边上端进行固定连接。
6、更进一步地讲,每个所述伸缩杆上均开设有多个固定孔,同时每个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均设置有弹性定位块,且所述弹性定位块设置在固定孔的内部,相邻两个所述伸缩杆之间通过弹性定位块和固定孔进行固定连接。
7、更进一步地讲,所述下部连接柱的上端外侧设置有防磨损软垫板。
8、更进一步地讲,所述下紧固链条的下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有手拉绳。
9、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l形吊装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0、其一:本技术的上部吊装柱、中部连接柱和下部连接柱形成的组合骨架,以及其间通过连接杆固定的结构,确保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同时中部连接柱与下部连接柱间的锁链组件进一步增强了吊装时的稳定性,尤其是在侧向风力作用或非垂直吊装路径中,能有效防止摇摆和偏移,从而提升了作业安全性;
11、其二:本技术通过伸缩辅助臂的设计,使得吊装架可以根据不同尺寸和重量的预制构件进行长度调节,适应性广,大大提高了在多样化施工场景中的适用性;
12、其三:本技术通过吊耳与外部吊装设备的直接连接简化了吊装操作,而锁链组件的上紧固链条与下紧固链条通过卡环和连接件的精细调节,使得吊装架在安装和吊装过程中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位置控制和平衡调整,同时手拉绳的设计更是便于人工微调,从而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13、其四:本技术防磨损软垫板的设置有效避免了吊装过程中对预制构件表面的损伤,保护了构件的完整性,减少了因摩擦或撞击造成的潜在质量隐患,有利于保持建筑物的美观和延长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L形吊装架,包括有伸缩辅助臂(1)和组合骨架,所述伸缩辅助臂(1)设置在组合骨架的一侧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骨架包括有多个上部吊装柱(10)和下部连接柱(12),多个所述上部吊装柱(10)和下部连接柱(12)彼此之间均平行设置,相邻两个所述上部吊装柱(10)和下部连接柱(12)之间均通过连接杆(2)进行固定连接,且所述上部吊装柱(10)和下部连接柱(12)之间一一对应,同时所述上部吊装柱(10)设置在下部连接柱(12)的上端,且所述上部吊装柱(10)和对应设置的下部连接柱(12)之间通过中部连接柱(11)进行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形吊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吊装柱(10)的上端一侧设置有吊耳(3),所述吊耳(3)与外部吊装结构进行连接,所述中部连接柱(11)的侧边和下部连接柱(12)的侧边之间通过锁链组件进行连接,所述锁链组件套设在外部吊装柱的外侧,同时所述上部吊装柱(10)设置在外部吊装柱的上端,所述中部连接柱(11)设置在外部吊装柱的侧边,所述下部连接柱(12)设置在外部吊装柱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形吊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辅助臂(1)包括有伸缩杆(102)和L形杆(103),所述伸缩杆(10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伸缩杆(102)彼此套设连接,同时所述L形杆(103)设置在伸缩杆(102)的一端,所述伸缩杆(102)的另一端与组合骨架的侧边上端进行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L形吊装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伸缩杆(102)上均开设有多个固定孔(101),同时每个所述伸缩杆(102)的一端均设置有弹性定位块,且所述弹性定位块设置在固定孔(101)的内部,相邻两个所述伸缩杆(102)之间通过弹性定位块和固定孔(101)进行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L形吊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连接柱(12)的上端外侧设置有防磨损软垫板(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L形吊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紧固链条(8)的下端通过连接件(9)连接有手拉绳(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形吊装架,包括有伸缩辅助臂(1)和组合骨架,所述伸缩辅助臂(1)设置在组合骨架的一侧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骨架包括有多个上部吊装柱(10)和下部连接柱(12),多个所述上部吊装柱(10)和下部连接柱(12)彼此之间均平行设置,相邻两个所述上部吊装柱(10)和下部连接柱(12)之间均通过连接杆(2)进行固定连接,且所述上部吊装柱(10)和下部连接柱(12)之间一一对应,同时所述上部吊装柱(10)设置在下部连接柱(12)的上端,且所述上部吊装柱(10)和对应设置的下部连接柱(12)之间通过中部连接柱(11)进行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形吊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吊装柱(10)的上端一侧设置有吊耳(3),所述吊耳(3)与外部吊装结构进行连接,所述中部连接柱(11)的侧边和下部连接柱(12)的侧边之间通过锁链组件进行连接,所述锁链组件套设在外部吊装柱的外侧,同时所述上部吊装柱(10)设置在外部吊装柱的上端,所述中部连接柱(11)设置在外部吊装柱的侧边,所述下部连接柱(12)设置在外部吊装柱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形吊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链组件包括有上紧固链条(4)和下紧固链条(8),所述上紧固链条(4)通过卡环(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寿凯,王琪,邢鹤遥,周申彬,崔爱珍,韩尚昆,周伟伟,曹沛霖,张明星,李冲,史策,窦忠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