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用石材,具体为一种建筑装饰用石材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建筑装饰用石材是指在建筑物上作为饰面材料的石材,包括天然石材人造石材两大类。与天然石材相比,人造石材具有比重轻、放射性低、色彩艳丽、光洁度高等优势。人造石材通常以天然大理石或方解石、白云石、硅砂、玻璃粉等无机物粉料与树脂胶粘剂混合,通过振动压缩、挤压等方法成型固化制成,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建材产品,也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现代建筑饰面材料。
2、现有技术中,人造石材用胶粘剂为不饱和树脂、环氧树脂等。其中,不饱和树脂粘结性较低、渗透性较差,而环氧树脂脆性大、韧性小,在压制过程中易产生裂纹,导致成品的质量不佳。此外,过去在人造石材中普遍使用无机材料如纳米银、纳米氧化锌等作为抗菌剂,无机抗菌材料价格高,且来源少,很难在石材中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装饰用石材及其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装饰用石材及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1:
4、s11:将环氧氯丙烷和对烯丙基苯酚混合,加入反应物总质量1~1.5%的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催化剂,在氮气保护下、80~90℃搅拌5~6h,随后降温至50~60℃,加入质量浓度30%氢氧化钠溶液,控制氢氧化钠溶液在1h内加完,继续反应4~5h,过滤除去产生氯化钠,用60~70℃的去离子水洗涤滤液,真空旋蒸除去过量
5、s12:将对烯丙基苯酚缩水甘油醚和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混合后分散在无水甲苯中,以氯铂酸-异丙醇溶液为催化剂,升温至100~110℃反应3~5h,得到有机硅改性对烯丙基苯酚缩水甘油醚;
6、s13:将5,5-二甲基海因和有机硅改性对烯丙基苯酚缩水甘油醚进行混合,以氯化锂为催化剂,在70~80℃下反应2~3h,减压蒸馏后得到有机硅接枝二甲基海因,将有机硅接枝二甲基海因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在60~70℃下反应3~5h,得到含硅二异氰酸酯低聚物;
7、步骤2:
8、s21:将环氧树脂、含硅二异氰酸酯低聚物混合,得到改性环氧树脂;
9、s22:将大理石、石英石、花岗岩、鹅卵石、金红石混合,经过破碎、过筛得到粒径为50~80目的粗石料和粒径为120~150目的细石料;将粗石料和细石料按质量比1:1混合得到混合石料;
10、s23:将聚氨酯胶粘剂、改性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固化剂、混合石料搅拌混合均匀后倒入模具中,放置24~30h,在90~100kpa下振动压制,振动频率为40~50hz;随后在100~120℃下固化1~2h,在120~150℃下固化1~2h,开模后打磨抛光,得到建筑装饰用石材。
11、进一步的,s11中,对烯丙基苯酚、环氧氯丙烷、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3:(2~2.5)。
12、进一步的,s12中,对烯丙基苯酚缩水甘油醚和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按摩尔比1:1混合。
13、进一步的,s13中,5,5-二甲基海因和有机硅改性对烯丙基苯酚缩水甘油醚按摩尔比1:2进行混合。
14、进一步的,s13中,将5,5-二甲基海因和有机硅改性对烯丙基苯酚缩水甘油醚的反应产物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按羟基和异氰酸酯基摩尔比1:(1.5~1.8)进行混合。
15、进一步的,s21中,改性环氧树脂中,各组分含量,按重量百分数计,88~93%环氧树脂、7~12%含硅二异氰酸酯低聚物。
16、进一步的,s22中,混合石料中各组分含量,按重量份数计,70~75份大理石、15~22份石英石、13~18份花岗岩、11~17份鹅卵石、6~10份金红石。
17、进一步的,s23中,各组分用量,按重量份数计,16~25份聚氨酯胶粘剂、50~80份改性环氧树脂、30~56份环氧树脂固化剂、340~470份混合石料。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大理石、石英石、花岗岩、鹅卵石、金红石混合,经过破碎、过筛,得到粗石料和细石料;将粗石料和细石料按质量比1:1混合得到混合石料;将混合石料与胶粘剂混合,振动压制、固化、抛光打磨,得到建筑装饰用石材。
19、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胶粘剂由改性环氧树脂和聚氨酯胶粘剂混合而成。其中,改性环氧树脂为含硅二异氰酸酯低聚物和环氧树脂的混合物。在制备含硅二异氰酸酯低聚物时,本专利技术以环氧氯丙烷和对烯丙基苯酚为原料,反应得到对烯丙基苯酚缩水甘油醚;然后将对烯丙基苯酚缩水甘油醚和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反应,得到有机硅改性对烯丙基苯酚缩水甘油醚;再将5,5-二甲基海因和有机硅改性对烯丙基苯酚缩水甘油醚按摩尔比1:2进行反应,5,5-二甲基海因中的胺基与环氧基反应后生成羟基,可以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合反应,得到含硅二异氰酸酯低聚物;所述含硅二异氰酸酯低聚物具有抑菌效果,将其与环氧树脂混合后,可以提高环氧树脂的抗菌性能,含硅二异氰酸酯低聚物以异氰酸酯基封端,与环氧树脂上的羟基反应后产生化学连接,达到增韧改性的效果。低聚物中的有机硅基团提供空间位阻,减少环氧树脂链段之间缠结,使环氧树脂保持较低黏度,有利于胶粘剂与其他组分均匀混合。低聚物中含有羟基与异氰酸酯基反应生成的氨基甲酸酯基团,因此改性后的环氧树脂与聚氨酯相容性较好,二者混合固化形成互穿网络结构,有效弥补了环氧树脂固化后脆性大、韧性差的缺点,进而提高了石材的力学性能。
20、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制备含硅二异氰酸酯低聚物的时候,研发人员认为,当羟基与异氰酸酯基的摩尔比为1:1进行投料时,理论上二者无限聚合,因此当羟基与异氰酸酯基的摩尔比越接近1:1时,聚合物分子量越大,而大分子聚合物空间位阻效应更强,接入到环氧树脂侧链中,对后续环氧树脂主链的固化交联产生不良影响,反而导致改性效果不佳。在实际研发过程中,研究人员还发现,在该投料比下无法得到分子量相对均一的产物,产物中不仅含有大分子聚合物,还同时存在小分子低聚物和少量未反应的反应物;若不进行分离直接与环氧树脂共混,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改性效果。通过不断实验发现,当有机硅接枝二甲基海因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按羟基和异氰酸酯基摩尔比1:(1.5~1.8)进行投料时,可以得到分子链段长度相对均一的低聚物,对环氧树脂的改性效果稳定可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装饰用石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饰用石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各组分用量,按重量份数计,70~75份大理石、15~22份石英石、13~18份花岗岩、11~17份鹅卵石、6~10份金红石;混合石料中,粗石料和细石料质量比为1:1;所述粗石料粒径为50~80目,细石料粒径为120~15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饰用石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各组分用量,按重量份数计,16~25份聚氨酯胶粘剂、50~80份改性环氧树脂、30~56份环氧树脂固化剂、340~470份混合石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饰用石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烯丙基苯酚、环氧氯丙烷、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3:(2~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饰用石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对烯丙基苯酚缩水甘油醚和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按摩尔比1:1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饰用石材的制备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饰用石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有机硅接枝二甲基海因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按羟基和异氰酸酯基摩尔比1:(1.5~1.8)进行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建筑装饰用石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装饰用石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饰用石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各组分用量,按重量份数计,70~75份大理石、15~22份石英石、13~18份花岗岩、11~17份鹅卵石、6~10份金红石;混合石料中,粗石料和细石料质量比为1:1;所述粗石料粒径为50~80目,细石料粒径为120~15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饰用石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各组分用量,按重量份数计,16~25份聚氨酯胶粘剂、50~80份改性环氧树脂、30~56份环氧树脂固化剂、340~470份混合石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饰用石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庆,高煜,毛海英,陈东,黄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辉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