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电机组节能减碳、储能等,具体涉及一种煤电排烟碳捕集与二氧化碳储能一体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减碳、储能技术等领域,特别是在煤电机组的高效运行和碳排放控制方面。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减少煤电机组的碳排放和提高其运行灵活性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有的煤电机组技术和碳捕集利用技术(ccus)存在以下不足:
2、1. 运行灵活性受限:传统煤电机组主要设计用于基荷发电,难以适应电网对于快速响应和深度调峰的需求。这不仅影响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也限制了煤电机组在可再生能源占比逐渐增加的电力市场中的竞争力。
3、2. 碳排放控制挑战:煤电机组是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之一。现有的ccus技术虽然能够捕集二氧化碳,但存在能耗高、成本大、捕集效率有限等问题,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4、3. 能源效率低下:煤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余热资源未被有效利用,导致整体能源效率不高。此外,煤电机组在部分负荷下运行时,效率下降明显,进一步增加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5、4. 调峰与顶峰能力不足:煤电机组由于其固有特性,在夏季高峰负荷期,调峰能力受到限制,难以满足电网对于顶峰出力的需求。这不仅影响了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也增加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
6、5. 可再生能源的整合:随着风电和光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其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有效整合可再生能源,减少其对电网的冲击,是当前电力系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电排烟碳捕集与二氧化碳储能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排烟管道(8)、多个换热器(5)和依次由吸附分离塔模块(2)、压缩机(4)、二氧化碳高压储罐(6)和透平(7)组成的循环管路(1),所述锅炉排烟管道(8)连接于透平(7)和吸附分离塔模块(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煤电排烟碳捕集与二氧化碳储能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分离塔模块(2)包括至少两个吸附分离塔(3),所述吸附分离塔(3)间设置有塔间换热器(9)。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煤电排烟碳捕集与二氧化碳储能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分离塔模块(2)在循环管路(1)外单独设置有进烟口(10)和出烟口(11)。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煤电排烟碳捕集与二氧化碳储能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换热器(5)在循环管路(1)外单独设置有换热管路(12)。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煤电排烟碳捕集与二氧化碳储能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4)和二氧化碳高压储罐(6)之间设置有多个换热器(5)。
6.根据权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煤电排烟碳捕集与二氧化碳储能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1)设置有多个单向阀。
8.一种煤电排烟碳捕集与二氧化碳储能一体化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煤电排烟碳捕集与二氧化碳储能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一种煤电排烟碳捕集与二氧化碳储能一体化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煤电机组零供电运行时:在碳捕集制液态二氧化碳运行基础上,为了消耗掉煤电机组扣除厂用电后的全部电力,控制系统提高压缩机(4)转速,提高压缩机(4)功耗,实现不停机零供电运行;此时通过控制系统调整输入的烟气量保证系统中两个塔的吸附与解吸附速率保持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一种煤电排烟碳捕集与二氧化碳储能一体化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煤电机组顶峰运行时:在制液态二氧化碳运行基础上,控制系统控制高压储罐(6)中存储的高压二氧化碳经过换热器(5)吸热后流入透平(7)膨胀做功发电,做完功的低压二氧化碳汇入锅炉排烟管道(8),通过换热器(5)与凝结水换热冷却后流入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分离塔(3)中吸附存储,此时通过控制系统调整输入烟气流量使得两个塔的吸附速率与解吸附速率保持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电排烟碳捕集与二氧化碳储能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排烟管道(8)、多个换热器(5)和依次由吸附分离塔模块(2)、压缩机(4)、二氧化碳高压储罐(6)和透平(7)组成的循环管路(1),所述锅炉排烟管道(8)连接于透平(7)和吸附分离塔模块(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煤电排烟碳捕集与二氧化碳储能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分离塔模块(2)包括至少两个吸附分离塔(3),所述吸附分离塔(3)间设置有塔间换热器(9)。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煤电排烟碳捕集与二氧化碳储能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分离塔模块(2)在循环管路(1)外单独设置有进烟口(10)和出烟口(11)。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煤电排烟碳捕集与二氧化碳储能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换热器(5)在循环管路(1)外单独设置有换热管路(12)。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煤电排烟碳捕集与二氧化碳储能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4)和二氧化碳高压储罐(6)之间设置有多个换热器(5)。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煤电排烟碳捕集与二氧化碳储能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所述锅炉排烟管道(8)、换热器(5)、吸附分离塔模块(2)、压缩机(4)、二氧化碳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奇,宋放放,王磊,谢林贵,夏开君,刘兴超,张文祥,翟璇,王松,张文挺,陈显辉,范立华,张磊,王俊皓,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