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油制备,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采用茶籽精炼茶油的方法。
技术介绍
1、茶籽是油茶树的种子,油茶树属山茶科山茶属常绿小乔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类植物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的中亚热地区和部分热带及北亚热带地区。茶籽中含有丰富的油脂,其含油率一般在30~45%左右,并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其中油酸含量约79%,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b2、烟酸、茶多酚、山茶苷和角鲨烯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对高品质食用油的需求不断增加。茶油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食用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推动了茶籽精炼茶油产业的发展。早期的茶油生产主要采用土法压榨,工艺简单,但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茶油精炼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出现了物理精炼、化学精炼、酶法精炼、超临界萃取等多种精炼方法,这些方法在提高茶油品质、保留营养成分、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3、但上述方法存在许多问题:化学精炼法存在的问题:(1)营养成分损失:在碱炼脱酸过程中,需要加入强碱来中和游离脂肪酸,这可能会导致茶油中的一些营养成分如维生素e、角鲨烯、甾醇等被破坏或流失,从而降低了茶油的营养价值;(2)产生有害物质:化学精炼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如反式脂肪酸。此外,若脱胶、脱色等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试剂质量不过关或处理不当,还可能会导致重金属残留、苯并芘超标等问题,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3)环境污染:
4、物理精炼法存在的问题:(1)工艺要求高:物理精炼对设备和工艺的要求较高,如蒸馏温度、真空度等参数的控制需要非常精确,否则会影响精炼效果和产品质量。而且,设备的投资成本也相对较高,对于一些小型企业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经济压力;(2)能耗较大:在物理精炼过程中,如蒸馏、脱臭等环节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对能源供应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外,能耗大也意味着碳排放的增加,对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5、其他精炼法存在的问题:(1)工艺流程长:传统的茶油精炼工艺一般包括水化脱胶、碱炼脱酸、水洗、过滤脱色、高温蒸汽脱臭、冬化脱脂等多个环节,整个工艺流程复杂,生产周期长,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增加了生产成本和时间成本;(2)溶剂残留风险:在萃取等精炼方法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可能会残留在茶油中。如果溶剂残留量超标,不仅会影响茶油的品质和口感,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6、因此,发展一种能极大程度保留茶籽中营养成分、精炼工艺简单、绿色无污染的采用茶籽精炼茶油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茶籽精炼茶油的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实现极大程度保留茶籽中营养成分、精炼工艺简单、绿色无污染的茶油的精炼。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之一:提供一种采用茶籽精炼茶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材料预处理:筛选茶籽,将其进行干燥,得到预处理茶籽;
5、s2:压榨:将s1预处理得到的茶籽进行冷榨压榨出油,并得到混合油样;
6、s3:精炼:将s2中压榨得到的混合油样中加入活性炭和硅藻土,得到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强碱进行第一混合,然后再加入磷酸进行第二混合,最后进行低温脱脂,得到所述茶油。
7、本专利技术首先通过冷榨出油,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茶籽中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e、角鲨烯、甾醇等,同时还能保持茶油的天然风味和色泽。然后通过吸附剂(生物炭和硅藻土)、强碱和磷酸以及低温脱脂工艺结合,经过较短的时间即可完成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脂的步骤,极大的简化了工艺流程,节省了精炼的时间;并且,通过吸附剂和强碱结合可显著提升脱酸效果,通过碱炼的方法,使油中的游离脂肪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肥皂等物质,这些肥皂等物质可被吸附剂吸附,通过后续的分离步骤有效去除;通过吸附剂和磷酸结合可显著提升脱胶效果,磷酸可使油中的磷脂等胶质物质水化,形成沉淀而被吸附剂吸附,通过后续的分离步骤有效去除。
8、优选地,所述预处理茶籽的含水量为10~15%。
9、优选地,所述冷榨的温度为50~60℃,冷榨的压力为20~50mpa。
10、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冷榨温度和压力,避免压力过大、温度过高使茶籽中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或导致油脂过度氧化,影响茶油的品质和营养。
11、优选地,所述活性炭和硅藻土的总质量与混合油样的体积比为1g:2~5ml;所述活性炭和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2~3。
12、优选地,所述强碱包括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所述强碱和混合物的用量比为0.5~0.8g:10~15ml。
13、优选地,所述第一混合的搅拌速率为100~150r/min;所述第一混合的时间为1~2h。
14、优选地,所述磷酸和混合物的用量比为0.6~0.8g:15~20ml。
15、优选地,所述第二混合的搅拌速率为120~180r/min;所述第二混合的时间为50~80min。
16、优选地,所述低温脱脂的温度为5~10℃,低温脱脂的转速为30~60r/min,低温脱脂的时间为2~3h。
17、优选地,所述低温脱脂结束后还包括过滤的步骤。
18、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9、1、本专利技术所述精炼工艺简单,解决了现有的茶油制备过程中精炼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增加了生产成本和时间成本的问题,适宜进行推广应用,为茶油精炼工艺简化奠定了基础;
20、2、本专利技术将吸附剂(生物炭和硅藻土)、强碱和磷酸以及低温脱脂工艺结合,经过较短的时间即可完成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脂的步骤,极大的简化了工艺流程,节省了精炼的时间;
21、3、经最后分离处理后即可实现吸附剂(生物炭和硅藻土)、强碱和磷酸的完全去除,避免了吸附剂和有机试剂对茶油营养成分的影响,提高了茶油的营养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茶籽精炼茶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茶籽的含水量为1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榨的温度为50~60℃,冷榨的压力为20~50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和硅藻土的总质量与混合油样的体积比为1g:2~5mL;所述活性炭和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碱包括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所述强碱和混合物的用量比为0.5~0.8g:10~15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的搅拌速率为100~150r/min;所述第一混合的时间为1~2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和混合物的用量比为0.6~0.8g:15~20m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合的搅拌速率为120~180r/min;所述第二混合的时间为50~80min。
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脱脂结束后还包括过滤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茶籽精炼茶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茶籽的含水量为1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榨的温度为50~60℃,冷榨的压力为20~50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和硅藻土的总质量与混合油样的体积比为1g:2~5ml;所述活性炭和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碱包括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所述强碱和混合物的用量比为0.5~0.8g:10~15ml。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金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