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纱线输送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纱线输送架。
技术介绍
1、纱线输送架是一种纺织设备辅助装置,其主要功能是在纺织生产过程中,将纱线从纱线卷装或纱线源稳定、连续地输送到纺织机械或设备的指定位置,以确保纺织生产的顺利进行。
2、纱线输送架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机构和组件,实现纱线从纱筒到编织区域的高效、稳定输送。具体而言,纱线首先被放置在纱筒上,然后通过输送架上的特定机构(如输送辊机构),将纱线从纱筒上引出并输送到指定的编织区域。
3、现有的纱线输送架在使用时需要调整输送架的位置,目前通常采用人工手动调节输送架的位置,由于输送架较为笨重,笨重的纱线输送架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能移动,使得手动调整变得非常困难。工人需要使用额外的工具或多人合作才能完成调整,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和时间成本。
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纱线输送架,通过伺服电机带动丝杆转动来调节输送架体的位置,并在输送架体底部设置滚轮,能够显著降低操作的复杂性和时间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纱线输送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壁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输送架体,所述输送架体的右端活动连接有若干个转轴,若干个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输
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丝杆,所述调节块螺纹连接在丝杆的外表面上,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支撑架的右端。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架体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四个滚轮。
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垫块。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架体呈l形状设置。
7、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8、1、使用伺服电机和丝杆的组合,能够实现输送架体位置的自动调节。工人只需通过控制系统发送指令,伺服电机即可根据指令自动调整输送架体的位置,无需手动操作,从而大大降低了操作的复杂性,输送架体底部的滚轮设计能够减少输送架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得调节过程更加顺畅。在伺服电机通过丝杆带动调节块移动时,滚轮能够显著降低所需的驱动力,从而减少调节所需的时间和能量消耗,综上所述,通过伺服电机带动丝杆转动来调节输送架体的位置,并在输送架体底部设置滚轮,能够显著降低操作的复杂性和时间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纱线输送架,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内壁顶部开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内设置有驱动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块(4),所述调节块(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输送架体(5),所述输送架体(5)的右端活动连接有若干个转轴(6),若干个所述转轴(6)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输送辊(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输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伺服电机(31),所述伺服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丝杆(32),所述调节块(4)螺纹连接在丝杆(32)的外表面上,所述伺服电机(31)固定连接在支撑架(1)的右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输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架体(5)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四个滚轮(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输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垫块(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输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架体(5)呈L形状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线输送架,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内壁顶部开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内设置有驱动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块(4),所述调节块(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输送架体(5),所述输送架体(5)的右端活动连接有若干个转轴(6),若干个所述转轴(6)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输送辊(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输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伺服电机(31),所述伺服电机(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朝勇,马利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威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