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丽仪专利>正文

一种座椅侧靠翻转调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9983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1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侧靠翻转调节结构,属于座椅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底架、侧靠架、调节开关和伸缩杆,所述侧靠架的底部与底架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转动安装在底架上,所述伸缩杆的顶部从侧靠架内部向上延伸并固定在侧靠架内部,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设有用于控制伸缩杆伸缩动作的触点开关,所述调节开关安装在侧靠架上,所述调节开关与触点开关连接,所述侧靠架与底架连接的转动轴线和伸缩杆底部与底架连接的转动轴线为两条不重合的平行线;伸缩杆的长度变化不受档位的限制,具有无级调节的优点,因此侧靠架的倾角调节可以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任意调节,调节的灵活度更高,能够使侧靠调节至所需的角度进行锁定,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座椅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座椅侧靠翻转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1、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新型多功能座椅,如专利申请号为202120150116.9的中国专利文件所示,该座椅的坐垫两侧具有侧靠,两侧的侧靠能够通过侧靠开关调节与坐垫之间的角度,进而使座椅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而侧靠调节角度往往具有档位设置,侧靠仅能够根据设定的档位进行调节。如专利申请号为202211255658.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所示,其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人体工学翻转功能椅上的侧面扶手开关,包括座椅本体,座椅本体的两侧设有座椅侧靠,座椅侧靠通过侧面扶手开关连接座椅本体,座椅侧靠通过侧面扶手开关来实现倾角翻转调节,侧面扶手开关包括底盒、侧盒和提拉动作机构,底盒固定连接于坐垫的底部,侧盒固定连接于座椅侧靠的侧部,底盒与侧盒之间设有转轴活动连接,通过设置提拉把手拉动插销横向移动的方式来实现座椅侧靠的锁紧和松开。该座椅侧靠需要进行倾角调节时,可以通过按压侧面扶手开关使插销缩回档位插孔内侧,再使座椅侧靠调节至对应档位插孔的位置,松开侧面扶手开关,使插销进入档位插孔内,实现锁定,即可完成座椅侧靠的调节。而该侧靠翻转调节结构能够调节的角度受设定档位的限制,只能钩在设定的档位上进行调节,调节结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座椅侧靠翻转调节结构。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座椅侧靠翻转调节结构,包括底架、侧靠架、调节开关和伸缩杆,所述侧靠架的底部与底架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转动安装在底架上,所述伸缩杆的顶部从侧靠架内部向上延伸并固定在侧靠架内部,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设有用于控制伸缩杆伸缩动作的触点开关,所述调节开关安装在侧靠架上,所述调节开关与触点开关连接,所述侧靠架与底架连接的转动轴线和伸缩杆底部与底架连接的转动轴线为两条不重合的平行线。

4、在本技术中,所述伸缩杆为气压棒。

5、在本技术中,所述侧靠架的内侧设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底架上设有凸起段,所述凸起段设有与连接孔对应的通孔,所述侧靠架与底架之间基于转轴穿过连接孔和通孔实现转动连接。

6、在本技术中,所述侧靠架的底部设有向内侧开口的连接腔,所述底架的端部设有用于插入连接腔内配合的连接端,所述连接腔的左右两侧设有用于限定侧靠架调节角度范围的限位板。

7、在本技术中,所述连接端的外侧为弧形结构,所述连接腔的内部设有与连接端的外侧向适配的弧形内腔。

8、在本技术中,所述底架的外端内部设有用于连接伸缩杆底部的连接座,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开设有第一转孔;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用于卡入连接片的连接位,所述连接位的两侧开设有与第一转孔对应的第二转孔,所述连接座与连接片之间基于转轴穿过第二转孔和第一转孔实现转动连接。

9、在本技术中,所述调节开关包括按压板和按压柄,所述按压柄的一端连接于按压板,另一端延伸至触点开关的上端,所述按压板或按压柄转动连接于侧靠架,所述按压板延伸至侧靠架的外侧。

10、在本技术中,所述侧靠架内还设有开关座,所述开关座包括两块夹板,两块夹板相对间隔设置形成可供伸缩杆进入连接的安装位,所述伸缩杆的顶部从安装位的底部进入并与夹板转动连接,所述按压柄从安装位的顶部进入并与夹板转动连接。

11、在本技术中,所述按压板的底端设有用于触压触点开关的折板,所述按压柄与夹板转动连接处位于折板的上方。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座椅需要进行侧靠调节时,只需要操作调节开关,使调节开关按压触点开关,此时伸缩杆处于锁定解除状态,通过外力翻转侧靠架,使侧靠架调节至所需的角度后,松开调节开关,使调节开关不再按压触点开关,此时伸缩杆恢复锁定状态,侧靠锁止在该倾角状态,从而完成侧靠倾角调节。并且伸缩杆的长度变化不受档位的限制,具有无级调节的优点,因此侧靠架的倾角调节可以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任意调节,调节的灵活度更高,能够使侧靠调节至所需的角度进行锁定,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侧靠翻转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侧靠架(2)、调节开关(3)和伸缩杆(4),所述侧靠架(2)的底部与底架(1)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4)的底部转动安装在底架(1)上,所述伸缩杆(4)的顶部从侧靠架(2)内部向上延伸并固定在侧靠架(2)内部,所述伸缩杆(4)的顶部设有用于控制伸缩杆(4)伸缩动作的触点开关(41),所述调节开关(3)安装在侧靠架(2)上,所述调节开关(3)与触点开关(41)连接,所述侧靠架(2)与底架(1)连接的转动轴线和伸缩杆(4)底部与底架(1)连接的转动轴线为两条不重合的平行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侧靠翻转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4)为气压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侧靠翻转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靠架(2)的内侧设有凸起结构(21),所述凸起结构(21)开设有连接孔(22),所述底架(1)上设有凸起段(11),所述凸起段(11)设有与连接孔(22)对应的通孔(12),所述侧靠架(2)与底架(1)之间基于转轴穿过连接孔(22)和通孔(12)实现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座椅侧靠翻转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靠架(2)的底部设有向内侧开口的连接腔(23),所述底架(1)的端部设有用于插入连接腔(23)内配合的连接端(13),所述连接腔(23)的左右两侧设有用于限定侧靠架(2)调节角度范围的限位板(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座椅侧靠翻转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13)的外侧为弧形结构,所述连接腔(23)的内部设有与连接端(13)的外侧向适配的弧形内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侧靠翻转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外端内部设有用于连接伸缩杆(4)底部的连接座(5),所述伸缩杆(4)的底部设有连接片(42),所述连接片(42)开设有第一转孔(43);所述连接座(5)上开设有用于卡入连接片(42)的连接位(51),所述连接位(51)的两侧开设有与第一转孔(43)对应的第二转孔(52),所述连接座(5)与连接片(42)之间基于转轴穿过第二转孔(52)和第一转孔(43)实现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侧靠翻转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开关(3)包括按压板(31)和按压柄(32),所述按压柄(32)的一端连接于按压板(31),另一端延伸至触点开关(41)的上端,所述按压板(31)或按压柄(32)转动连接于侧靠架(2),所述按压板(31)延伸至侧靠架(2)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座椅侧靠翻转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靠架(2)内还设有开关座(6),所述开关座(6)包括两块夹板(61),两块夹板(61)相对间隔设置形成可供伸缩杆(4)进入连接的安装位(62),所述伸缩杆(4)的顶部从安装位(62)的底部进入并与夹板(61)转动连接,所述按压柄(32)从安装位(62)的顶部进入并与夹板(61)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座椅侧靠翻转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板(31)的底端设有用于触压触点开关(41)的折板(33),所述按压柄(32)与夹板(61)转动连接处位于折板(33)的上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侧靠翻转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侧靠架(2)、调节开关(3)和伸缩杆(4),所述侧靠架(2)的底部与底架(1)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4)的底部转动安装在底架(1)上,所述伸缩杆(4)的顶部从侧靠架(2)内部向上延伸并固定在侧靠架(2)内部,所述伸缩杆(4)的顶部设有用于控制伸缩杆(4)伸缩动作的触点开关(41),所述调节开关(3)安装在侧靠架(2)上,所述调节开关(3)与触点开关(41)连接,所述侧靠架(2)与底架(1)连接的转动轴线和伸缩杆(4)底部与底架(1)连接的转动轴线为两条不重合的平行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侧靠翻转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4)为气压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侧靠翻转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靠架(2)的内侧设有凸起结构(21),所述凸起结构(21)开设有连接孔(22),所述底架(1)上设有凸起段(11),所述凸起段(11)设有与连接孔(22)对应的通孔(12),所述侧靠架(2)与底架(1)之间基于转轴穿过连接孔(22)和通孔(12)实现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座椅侧靠翻转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靠架(2)的底部设有向内侧开口的连接腔(23),所述底架(1)的端部设有用于插入连接腔(23)内配合的连接端(13),所述连接腔(23)的左右两侧设有用于限定侧靠架(2)调节角度范围的限位板(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座椅侧靠翻转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13)的外侧为弧形结构,所述连接腔(23)的内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丽仪
申请(专利权)人:邓丽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