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智能温室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智能温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29919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温室系统,包括玻璃温室、通风换气系统、热交换储能系统以及设置于所述玻璃温室顶部的遮阳系统;热交换储能系统包括地下水槽和热交换管路组件,所述玻璃温室的上方设有多个换热风进口、下方设有多个换热风出口,所述换热风进口和所述换热风出口分别连接所述热交换管路组件;所述遮阳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玻璃温室屋顶上方的遮阳板组件,所述遮阳板组件根据植物光照的需求自动调节所述玻璃温室内的光通量。本智能温室系统能够将所述玻璃温室内产生的高温通过储能的形式保存下来,既能够合理调节温室内的温度,也获得的热能,使得整个温室更加环保和低能耗,节约了能源,可以形式自循环的独立生态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玻璃温室,具体涉及到一种智能温室系统


技术介绍

1、玻璃温室指以玻璃作采光材料的温室,属于温室大棚的一种 ,在栽培设施中,玻璃温室作为使用寿命最长的一种形式, 适合于多种地区和各种气候条件下使用。其面积与使用方式可由温室主自由调配,最小的有庭院休闲型的,大的有高度可达10米以上,跨度可达十数米的玻璃式建筑。

2、通常玻璃温室的上方都设有遮阳系统,当太阳光照强度过大时,往往是通调节遮阳系统的方式来减弱辐射到植物叶面的光照强度,保障植物的正常生长。传统的温室遮阳系统是用遮阳网,通过缩放遮阳面积进行遮阳,这种方式不仅需要在温室顶部外加复杂的支撑结构,还无法实现零遮阳。现有的通风方式主要有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这两种类型,不论是何种通风方式,都需要在玻璃温室上设置排风口和进风口。对于大多数温室来说,都是在玻璃温室的四周设置排风口和进风口的,这种布置方式一方面会影响整个玻璃温室的外观,破坏玻璃幕墙的完整性,美观度不高,另一方面通风换气的速度和效果也不佳,能源损耗较多。另外,现有玻璃温室并不能够很好的收集热空气中的热量,热空气多是排放出去浪费掉了;在夜间太阳落山,又需要大量的电能加热才能维持温度,造成了使用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温室系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智能温室系统,包括玻璃温室,所述玻璃温室内至少设有通风换气系统、热交换储能系统、保温系统以及设置于所述玻璃温室顶部的遮阳系统;

4、所述通风换气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玻璃温室顶部和/或上侧壁的排风通道,所述排风通道内设有顶开窗,所述排风通道处还设有风机;所述玻璃温室的侧壁下方设有多个涵道,所述涵道内设有湿帘,以及与所述湿帘相对设置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有侧开窗;

5、所述热交换储能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玻璃温室下方的地下水槽,所述地下水槽内设有热交换管路组件;所述玻璃温室的上方设有多个换热风进口、下方设有多个换热风出口,所述换热风进口和所述换热风出口分别连接所述热交换管路组件;或者,所述温室内设有与所述热交换管路组件连接的以水为媒介的换热器系统;热交换所用的热源为温室顶部的热空气;

6、所述保温系统包含导热系数为1w/(m·k)以下的墙体,所述墙体为多层中空玻璃墙体或者真空玻璃墙体或者保温墙体;

7、所述遮阳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玻璃温室屋顶上方的遮阳板组件,所述遮阳板组件根据植物光照的需求自动调节所述玻璃温室内的光通量。

8、整体系统通过高效的光能入射,高的热能转换和存储,有效的热能释放以及高效能的保温措施和智能化的控制系统,确保在不依赖外界能量输入,在只依赖于太阳光能的情况下温室内常年稳定在15-35摄氏度之间运行。

9、本智能温室系统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控温和光照强度的玻璃温室,而且能够将所述玻璃温室内产生的高温通过储能的形式保存下来,既能够合理调节温室内的温度,也获得的热能,使得整个温室更加环保和低能耗,节约了能源,可以形式自循环的独立生态系统。

10、所述热交换储能系统通过所述地下水槽和热交换管路组件的设置,能够将玻璃温室内高温空气的热量转化为水温存储在所述地下水槽内,同时释放出低温的空气,让玻璃温室内的温度保持在植物生长所需的舒适温度范围内,在这个空气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可以将空气热能换一种方式保存下来,当在夜晚等低温环境中,又能够利用空气循环将水中的热量换出,以提高夜间的温室温度,让其在不消耗电能的条件下保存温室夜间温度。

11、所述通风换气系统能够更有效的控制整个玻璃温室内的温度和空气流通,与热交换储能系统配合后更有利于玻璃温室内的温度保持在植物所需的温度范围。将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布置湿帘的涵道处,一方面是考虑到进风时,可以让温度较高的风经过湿帘降温后再进入玻璃温室内部,另一方面利用所述涵道和湿帘的遮挡,让玻璃温室的外部不存在明显可见的进风口,让整个温室的美观度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够充分利用涵道处的空间。

12、所述遮阳系统利用可偏转的遮阳板组件,能够调节屋内的光通量,在保证植物光照强度需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所述遮阳板组件遮挡阳光保护植物不会被过多的光照损伤,同时也可以通过遮挡太阳光为温室降温。

13、本玻璃温室的通风换气系统、热交换储能系统和遮阳系统既能够独立使用,也能够相辅相成的发挥作用,特别是在玻璃温室室内温度控制以及热能利用上有较强的优势。

14、进一步的,所述玻璃温室包括龙骨架系统,以及安装于所述龙骨架系统上的玻璃幕墙和玻璃屋顶,所述玻璃幕墙和所述玻璃屋顶分别采用钢化真空玻璃制作,所述玻璃温室的前后方分别设有推拉大门,所述推拉大门外设有雨棚,所述推拉大门的室内侧设有独立缓冲间。

15、进一步的,所述玻璃温室的外部四周设有堆土护坡,兼具有一定的保温和储温功能,两侧的所述堆土护坡处间隔的设有若干所述涵道,所述涵道内靠外布置有所述湿帘,所述侧开窗朝向所述湿帘的方向开启。

16、进一步的,所述排风通道沿所述玻璃温室的屋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并布置有多列;所述排风通道布置在屋顶的最高位置处,并在室顶与所述排风通道接触的最低点处设有排水槽。

17、进一步的,所述风机与所述排风通道一一对应布置,并与所述排风通道的入口处保持间距;所述风机通过吊架安装于所述玻璃温室的屋顶下方,或者所述风机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玻璃温室的内壁。

18、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管路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地下水槽中的热交换管路,以及与所述热交换管路连接的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沿所述玻璃温室向上延伸并设有所述换热风进口,所述出气管路分布在所述玻璃温室的低位并设有所述换热风出口。另外一种热交换方式为将水泵送至风机盘管进行热交换。

19、进一步的,所述地下水槽为设置在所述玻璃温室地下的暗沟,所述暗沟迂回盘布设置,所述暗沟上间隔的布置有若干检修通道,所述检修通道伸出所述玻璃温室的地面并设有带盖板的检修口;所述暗沟上还设有地沟通道,所述地沟通道延伸至所述玻璃温室的地面并设有格栅盖板。

20、进一步的,所述玻璃温室的屋顶为连续高低起伏结构,所述遮阳板组件包括遮阳板,以及与所述遮阳板连接的牵引绳或者牵引杆;所述遮阳板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屋顶的谷底,所述遮阳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或者牵引杆,在屋顶的顶峰和谷底分别设有若干定滑轮,所述牵引绳绕过峰顶的定滑轮后与相邻的遮阳板连接,依次串起每排的所述遮阳板后牵引绳再绕峰顶的定滑轮和谷底的定滑轮折返至卷扬组件处,所述卷扬组件通过支座安装于屋顶的峰顶处。

21、如果是牵引杆的话则为刚性连接可以将多排遮阳板刚性串联同步运动。传动轴直接转动偏转或者转动轴通过牵引绳或者牵引杆拉动和推动进行偏转。

22、进一步的,所述卷扬组件包括卷扬轴,以及连接并驱动所述卷扬轴的伺服电机;所述遮阳板的上方设有若干连接所述牵引绳的连接孔或者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温室系统,包括玻璃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温室内至少设有通风换气系统、热交换储能系统、保温系统以及设置于所述玻璃温室顶部的遮阳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温室包括龙骨架系统,以及安装于所述龙骨架系统上的玻璃幕墙和玻璃屋顶,所述玻璃幕墙和所述玻璃屋顶分别采用钢化真空玻璃制作,所述玻璃温室的前后方分别设有推拉大门,所述推拉大门外设有雨棚,所述推拉大门的室内侧设有独立的缓冲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温室的外部四周设有堆土护坡,两侧的所述堆土护坡处间隔的设有若干所述涵道,所述涵道内靠外布置有所述湿帘,所述侧开窗朝向所述湿帘的方向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通道沿所述玻璃温室的屋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并布置有多列;所述排风通道布置在屋顶的最高位置处,并在室顶与所述排风通道接触的最低点处设有排水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与所述排风通道一一对应布置,并与所述排风通道的入口处保持间距;所述风机通过吊架安装于所述玻璃温室的屋顶下方,或者所述风机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玻璃温室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路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地下水槽中的热交换管路,以及与所述热交换管路连接的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沿所述玻璃温室向上延伸并设有所述换热风进口,所述出气管路分布在所述玻璃温室的低位并设有所述换热风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水槽为设置在所述玻璃温室地下的暗沟,所述暗沟迂回盘布设置,所述暗沟上间隔的布置有若干检修通道,所述检修通道伸出所述玻璃温室的地面并设有带盖板的检修口;所述暗沟上还设有地沟通道,所述地沟通道延伸至所述玻璃温室的地面并设有格栅盖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温室的屋顶为连续高低起伏结构,所述遮阳板组件包括遮阳板,以及与所述遮阳板连接的牵引绳或者牵引杆;所述遮阳板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屋顶的谷底,所述遮阳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或者牵引杆,在屋顶的顶峰和谷底分别设有若干定滑轮,所述牵引绳绕过峰顶的定滑轮后与相邻的遮阳板连接,依次串起每排的所述遮阳板后牵引绳再绕峰顶的定滑轮和谷底的定滑轮折返至卷扬组件处,所述卷扬组件通过支座安装于屋顶的峰顶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温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组件包括卷扬轴,以及连接并驱动所述卷扬轴的伺服电机;所述遮阳板的上方设有若干连接所述牵引绳的连接孔或者连接环扣;所述遮阳板为太阳能板;所述遮阳板上还设有光强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控制方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温室系统,包括玻璃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温室内至少设有通风换气系统、热交换储能系统、保温系统以及设置于所述玻璃温室顶部的遮阳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温室包括龙骨架系统,以及安装于所述龙骨架系统上的玻璃幕墙和玻璃屋顶,所述玻璃幕墙和所述玻璃屋顶分别采用钢化真空玻璃制作,所述玻璃温室的前后方分别设有推拉大门,所述推拉大门外设有雨棚,所述推拉大门的室内侧设有独立的缓冲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温室的外部四周设有堆土护坡,两侧的所述堆土护坡处间隔的设有若干所述涵道,所述涵道内靠外布置有所述湿帘,所述侧开窗朝向所述湿帘的方向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通道沿所述玻璃温室的屋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并布置有多列;所述排风通道布置在屋顶的最高位置处,并在室顶与所述排风通道接触的最低点处设有排水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与所述排风通道一一对应布置,并与所述排风通道的入口处保持间距;所述风机通过吊架安装于所述玻璃温室的屋顶下方,或者所述风机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玻璃温室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路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地下水槽中的热交换管路,以及与所述热交换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阳洪汉兵冯庆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牧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