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车辆遮阳帘的自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车辆遮阳帘的自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29916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遮阳帘的自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属于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定位信息、车辆行驶线路信息和天气状态信息;以遮阳帘移动端的边线为第一基准点,以及以驾驶员头部下颚为第二基准点,确定太阳光照角度信息和驾驶员下颚与遮阳帘移动端的相对位置信息;根据车辆定位信息、车辆行驶路线信息、天气状态信息、太阳光照角度信息和驾驶员下颚与遮阳帘移动端的相对位置信息,确定遮阳帘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遮阳帘需要驾驶员感受到阳光刺眼后再控制遮阳帘的遮光动作,存在阳光突然刺眼导致驾驶安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控制,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遮阳帘的自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技术介绍

1、目前多数车辆都配手动遮阳帘或者电动遮阳帘,在阳光光线较强环境下,光线可能对驾驶员驾驶视线产生影响,用户一般需要在察觉到阳光光线刺眼后,进行调整手动遮阳帘或者电动遮阳帘的操作。手动遮阳帘为纯机械结构,用户向下拉动调整遮阳帘位置,通过限位弹簧固定位置,通过拉绳可以快速收起遮阳帘。电动遮阳帘则是在手动遮阳帘基础上增加电机,通过开关的电信号控制遮阳帘升降,进行位置调整。

2、现有的手动遮阳帘和电动遮阳帘都需要在被阳光光线刺眼后,再由驾驶员主动的去调整遮阳帘的位置进行避光,在高速驾驶或路口转弯等场景,仍存在强光突然刺眼导致用户不能完整的观察到周围路况,而导致的驾驶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车辆遮阳帘的自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遮阳帘需要驾驶员感受到阳光刺眼后再控制遮阳帘的遮光动作,存在阳光突然刺眼导致用户不能完整观察周围道路环境,而导致驾驶安全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遮阳帘的自动控制方法,包括:

3、获取车辆定位信息、车辆行驶线路信息和天气状态信息;

4、以遮阳帘移动端的边线为第一基准点,以及以驾驶员头部下颚为第二基准点,确定太阳光照角度信息和驾驶员下颚与遮阳帘移动端的相对位置信息;

5、根据车辆定位信息、车辆行驶路线信息、天气状态信息、太阳光照角度信息和驾驶员下颚与遮阳帘移动端的相对位置信息,确定遮阳帘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以遮阳帘移动端的边线为第一基准点,以及以驾驶员头部下颚为第二基准点,确定太阳光照角度信息和驾驶员下颚与遮阳帘移动端的相对位置信息,包括:

7、以遮阳帘移动端的边线为第一基准点,确定太阳光照角度信息为太阳光线经过所述第一基准点形成的直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信息;

8、以遮阳帘移动端的边线为第一基准点,以及以驾驶员头部下颚为第二基准点,确定驾驶员下颚与遮阳帘移动端的相对位置信息为第一基准点与第二基准点连线所形成的直线与地平面所成的夹角信息;

9、其中,定义地平面与水平面的之间的夹角为基准角度信息。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以遮阳帘移动端的边线为第一基准点,以及以驾驶员头部下颚为第二基准点,确定太阳光照角度信息,还包括:

11、以车辆左侧a柱线和车辆右侧a柱线为第三基准,定义驾驶员目光与左侧a柱线和车辆正前方的第一前夹角,以及驾驶员目光与右侧a柱线和车辆正前方的第二前夹角;

12、所述太阳光照角度信息包括太阳光直射角度信息,所述太阳光直射角度信息为车辆正前方向与太阳光照方向在地面的投影水平夹角处于第一前夹角与第二前夹角之间。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遮阳帘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包括:

14、以遮阳帘完全收回时的状态为遮阳帘初始位置,获取太阳光直射角度信息;

15、根据太阳光直射角度信息与所述第一前夹角与所述第二前夹角之间的包含关系建立所述车辆遮阳帘控制模型;

16、若太阳光直射角度信息不位于所述第一前夹角与所述第二前夹角之间,则所述车辆遮阳帘控制模型控制遮阳帘不动作。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遮阳帘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还包括:

18、根据所述天气状态信息、车辆定位信息和车辆行驶路线信息,确定预设范围内太阳光照强度值;

19、根据太阳光照强度值与强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建立车辆遮阳帘控制模型;

20、若太阳光照强度值大于强度阈值,则车辆遮阳帘控制模型控制遮阳帘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遮阳帘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还包括:

22、以太阳光照角度信息为太阳光线经过所述第一基准点形成的直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信息为第一光路夹角信息;

23、以驾驶员下颚与遮阳帘移动端的相对位置信息为第一基准点与第二基准点连线所形成的直线与地平面所成的夹角信息为第二光路夹角信息;

24、根据第一光路夹角信息与第二光路夹角信息和基准角度信息之间的关系,建立车辆遮阳帘控制模型;

25、若所述第一光路夹角信息小于第二光路夹角信息和基准角度信息之和,则车辆遮阳帘控制模型控制遮阳帘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遮阳帘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还包括:

27、所述车辆遮阳帘控制模型控制遮阳帘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直至太阳光线经过所述第一基准点形成的直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等于驾驶员下颚与遮阳帘移动端的相对位置信息为第一基准点与第二基准点连线所形成的直线与地平面所成的夹角和基准角度之和。

28、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遮阳帘的自动控制装置,包括:

29、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定位信息、车辆行驶线路信息和天气状态信息;

30、位置确定模块,用于以遮阳帘移动端的边线为第一基准点,以及以驾驶员头部下颚为第二基准点,确定太阳光照角度信息和驾驶员下颚与遮阳帘移动端的相对位置信息;

31、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车辆定位信息、车辆行驶路线信息、天气状态信息、太阳光照角度信息和驾驶员下颚与遮阳帘移动端的相对位置信息,确定遮阳帘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

32、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33、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

34、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车辆遮阳帘的自动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35、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车辆遮阳帘的自动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3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获取车辆定位信息、车辆行驶线路信息和天气状态信息;随后以遮阳帘移动端的边线为第一基准点,以及以驾驶员头部下颚为第二基准点,确定太阳光照角度信息和驾驶员下颚与遮阳帘移动端的相对位置信息;最后根据车辆定位信息、车辆行驶路线信息、天气状态信息、太阳光照角度信息和驾驶员下颚与遮阳帘移动端的相对位置信息,确定遮阳帘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以驾驶员下颚为不被光照的基准点,在光线将照射到驾驶员眼部之前,预见性地自动调整遮阳帘的位置,以帮助用户始终不被太阳强光线干扰,保障驾驶的安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遮阳帘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遮阳帘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遮阳帘移动端的边线为第一基准点,以及以驾驶员头部下颚为第二基准点,确定太阳光照角度信息和驾驶员下颚与遮阳帘移动端的相对位置信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遮阳帘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遮阳帘移动端的边线为第一基准点,以及以驾驶员头部下颚为第二基准点,确定太阳光照角度信息,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遮阳帘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遮阳帘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遮阳帘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遮阳帘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遮阳帘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遮阳帘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遮阳帘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遮阳帘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还包括:

8.一种车辆遮阳帘的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遮阳帘的自动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遮阳帘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遮阳帘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遮阳帘移动端的边线为第一基准点,以及以驾驶员头部下颚为第二基准点,确定太阳光照角度信息和驾驶员下颚与遮阳帘移动端的相对位置信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遮阳帘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遮阳帘移动端的边线为第一基准点,以及以驾驶员头部下颚为第二基准点,确定太阳光照角度信息,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遮阳帘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遮阳帘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遮阳帘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徐贤项旭昇毛竹君晏成斌李栋彬王丽芳李青春张远骏祖湃李凯彭玺刘伟鲁辉李端午余青果刘定卓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