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微管型昆虫信息素诱虫芯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微管型昆虫信息素诱虫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97044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信息素诱虫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微管型昆虫信息素诱虫芯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昆虫信息素诱虫芯使用效果不好的问题,其包括诱虫芯本体以及与其相匹配的诱捕器,诱虫芯本体由信息素存储罐和若干信息素散发单元构成,信息素存储罐连接于诱捕器顶端的中间位置,信息素散发单元由微型管套、散发芯和若干吸液条构成,微型管套的侧边开设有若干散发微孔,散发芯填充于微型管套的内部,吸液条连接于散发芯的顶端,诱捕器由壳体、两根吊臂、盒体、电池、控制器、锥形罩、高压电击网、进风组件、自适应排气组件、若干收集管和若干收集袋构成;通过该诱虫芯和诱捕器的配合使用,能够提高信息素的装载量,能够控制信息素的挥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信息素诱虫芯,具体为一种微管型昆虫信息素诱虫芯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对农业害虫防治仍以化学农药为主,但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农业害虫普遍产生了抗药性。如何有效地控制其危害,同时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污染,以及对天敌昆虫危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昆虫化学生态学研究的迅速发展,昆虫性信息素防治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害虫的综合治理中。其原理是在田间通过释放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诱杀异性成虫,从而降低或杀灭害虫后代种群数量而达到防治目的。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专一性强、成本低廉、安全、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2、现有的昆虫信息素诱虫芯存在药物装载量少的缺点,不便于进行长期使用,需要工作人员频繁更换信息素诱虫芯,使用便利性不好,另外,现有的昆虫信息素诱虫芯存在挥发不受控制的缺点,尤其是在雨天,昆虫处于巢穴或者较低的活动状态,诱芯难以达到诱发昆虫移动的作用,同时诱芯内部的信息素还处于挥发状态,严重降低信息素的传递距离,同时降低信息素的利用效率,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微管型昆虫信息素诱虫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管型昆虫信息素诱虫芯结构,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昆虫信息素诱虫芯使用效果不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管型昆虫信息素诱虫芯结构,包括诱虫芯本体以及与其相匹配的诱捕器,所述诱虫芯本体固定连接于诱捕器内部顶端的中心位置,诱捕器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地插支架,诱虫芯本体由信息素存储罐和若干信息素散发单元构成,信息素散发单元穿插连接于信息素存储罐的底端,信息素存储罐固定连接于诱捕器顶端的中间位置,信息素散发单元由微型管套、散发芯和若干吸液条构成,微型管套的侧边开设有若干散发微孔,散发芯填充于微型管套的内部,吸液条固定连接于散发芯的顶端并延伸至信息素存储罐的内部,诱捕器由壳体、两根吊臂、盒体、电池、控制器、锥形罩、高压电击网、进风组件、自适应排气组件、若干收集管和若干收集袋构成,壳体与地插支架固定连接,吊臂固定连接于壳体的底端,盒体固定连接于吊臂的底端,电池和控制器均固定连接于盒体的内部,锥形罩连接于壳体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高压电击网固定连接于壳体内部的顶端并位于锥形罩的顶部,进风组件穿插连接于壳体底端的中间位置,自适应排气组件固定连接于壳体外表面的顶端,收集管固定连接于壳体底端的侧边,收集袋绑扎连接于收集管的底端;

3、其中,进风组件由支撑套、转轴、风动叶轮和送风叶轮构成,支撑套固定连接于壳体底端的中心位置,转轴穿插于支撑套并与其转动连接,风动叶轮固定连接于转轴的底端,送风叶轮固定连接于转轴的顶端;

4、自适应排气组件由环形罩体、若干排气管和集雨罩构成,排气管固定连接于壳体侧边的顶端,排气管为倾斜式结构,环形罩体固定连接于壳体外表面的顶端并套设于排气管,集雨罩固定连接于环形罩体外表面的顶端,环形罩体的侧边开设有若干进水孔和若干溢流孔一,集雨罩的侧边开设有若干溢流孔二。

5、优选的,所述信息素存储罐一侧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橡胶密封塞。

6、优选的,所述微型管套的顶面高度大于信息素存储罐内部的液面高度,吸液条远离散发芯的一端与信息素存储罐内腔的底面贴合。

7、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诱捕灯,诱捕灯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散热器,微型管套分布于散热器的外侧边。

8、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太阳能电板,太阳能电板与控制器电连接。

9、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端开设有若干诱虫通孔和排虫通孔。

10、优选的,所述集雨罩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环形防护网,环形防护网的内侧边与环形罩体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支撑套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套设于送风叶轮的防护网罩,转轴与支撑套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锥形罩的内表面固定设置有反光罩,锥形罩的侧边固定设置有两个震动马达。

13、优选的,所述锥形罩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若干支撑弹簧,支撑弹簧的底端与壳体固定连接,锥形罩和壳体之间固定设置有柔性密封罩一和柔性密封罩二。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1)、在工作中,通过设置有信息素存储罐以及设置由微型管套、散发芯和若干吸液条构成的信息素散发单元,能够提高对信息素的装载量,同时能够控制信息素处于恒定的挥发状态,避免挥发过快造成信息素的浪费,也避免挥发过慢而影响诱虫效果;

16、(2)、通过设置由壳体、两根吊臂、盒体、电池、控制器、锥形罩、高压电击网、进风组件、自适应排气组件、若干收集管和若干收集袋构成的诱捕器,能够与诱虫芯本体形成配合,起到诱虫和捕虫的作用,同时能够辅助信息素进行扩散,起到更好的诱捕效果,能够在雨天降低信息素的挥发,避免造成信息素的浪费,能够将捕获的昆虫杀死,提高灭虫效果,并能够对昆虫尸体进行收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管型昆虫信息素诱虫芯结构,包括诱虫芯本体(1)以及与其相匹配的诱捕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芯本体(1)固定连接于诱捕器(2)内部顶端的中心位置,诱捕器(2)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地插支架(3),诱虫芯本体(1)由信息素存储罐(4)和若干信息素散发单元(5)构成,信息素散发单元(5)穿插连接于信息素存储罐(4)的底端,信息素存储罐(4)固定连接于诱捕器(2)顶端的中间位置,信息素散发单元(5)由微型管套(6)、散发芯(7)和若干吸液条(8)构成,微型管套(6)的侧边开设有若干散发微孔(9),散发芯(7)填充于微型管套(6)的内部,吸液条(8)固定连接于散发芯(7)的顶端并延伸至信息素存储罐(4)的内部,诱捕器(2)由壳体(10)、两根吊臂(11)、盒体(12)、电池(13)、控制器(14)、锥形罩(15)、高压电击网(16)、进风组件(17)、自适应排气组件(18)、若干收集管(19)和若干收集袋(20)构成,壳体(10)与地插支架(3)固定连接,吊臂(11)固定连接于壳体(10)的底端,盒体(12)固定连接于吊臂(11)的底端,电池(13)和控制器(14)均固定连接于盒体(12)的内部,锥形罩(15)连接于壳体(10)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高压电击网(16)固定连接于壳体(10)内部的顶端并位于锥形罩(15)的顶部,进风组件(17)穿插连接于壳体(10)底端的中间位置,自适应排气组件(18)固定连接于壳体(10)外表面的顶端,收集管(19)固定连接于壳体(10)底端的侧边,收集袋(20)绑扎连接于收集管(19)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管型昆虫信息素诱虫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素存储罐(4)一侧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橡胶密封塞(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管型昆虫信息素诱虫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管套(6)的顶面高度大于信息素存储罐(4)内部的液面高度,吸液条(8)远离散发芯(7)的一端与信息素存储罐(4)内腔的底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管型昆虫信息素诱虫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诱捕灯(32),诱捕灯(3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散热器(33),微型管套(6)分布于散热器(33)的外侧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管型昆虫信息素诱虫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太阳能电板(34),太阳能电板(34)与控制器(14)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管型昆虫信息素诱虫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底端开设有若干诱虫通孔(35)和排虫通孔(3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管型昆虫信息素诱虫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雨罩(27)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环形防护网(37),环形防护网(37)的内侧边与环形罩体(25)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管型昆虫信息素诱虫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2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套设于送风叶轮(24)的防护网罩(38),转轴(22)与支撑套(21)通过轴承(39)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管型昆虫信息素诱虫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罩(15)的内表面固定设置有反光罩(40),锥形罩(15)的侧边固定设置有两个震动马达(4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管型昆虫信息素诱虫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罩(15)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若干支撑弹簧(42),支撑弹簧(42)的底端与壳体(10)固定连接,锥形罩(15)和壳体(10)之间固定设置有柔性密封罩一(43)和柔性密封罩二(4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管型昆虫信息素诱虫芯结构,包括诱虫芯本体(1)以及与其相匹配的诱捕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芯本体(1)固定连接于诱捕器(2)内部顶端的中心位置,诱捕器(2)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地插支架(3),诱虫芯本体(1)由信息素存储罐(4)和若干信息素散发单元(5)构成,信息素散发单元(5)穿插连接于信息素存储罐(4)的底端,信息素存储罐(4)固定连接于诱捕器(2)顶端的中间位置,信息素散发单元(5)由微型管套(6)、散发芯(7)和若干吸液条(8)构成,微型管套(6)的侧边开设有若干散发微孔(9),散发芯(7)填充于微型管套(6)的内部,吸液条(8)固定连接于散发芯(7)的顶端并延伸至信息素存储罐(4)的内部,诱捕器(2)由壳体(10)、两根吊臂(11)、盒体(12)、电池(13)、控制器(14)、锥形罩(15)、高压电击网(16)、进风组件(17)、自适应排气组件(18)、若干收集管(19)和若干收集袋(20)构成,壳体(10)与地插支架(3)固定连接,吊臂(11)固定连接于壳体(10)的底端,盒体(12)固定连接于吊臂(11)的底端,电池(13)和控制器(14)均固定连接于盒体(12)的内部,锥形罩(15)连接于壳体(10)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高压电击网(16)固定连接于壳体(10)内部的顶端并位于锥形罩(15)的顶部,进风组件(17)穿插连接于壳体(10)底端的中间位置,自适应排气组件(18)固定连接于壳体(10)外表面的顶端,收集管(19)固定连接于壳体(10)底端的侧边,收集袋(20)绑扎连接于收集管(19)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管型昆虫信息素诱虫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素存储罐(4)一侧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橡胶密封塞(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管型昆虫信息素诱虫芯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婵娟李根姚婧顾倍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禾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