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节点连接结构,具体地指一种钢梁柱连接节点结构及钢结构建筑。
技术介绍
1、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起源于19世纪,当时由于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尝试在建筑中使用预制构件进行组装和拼接,以实现建筑的工业化生产。在中国,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也逐渐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最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和支持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发展。装配式钢结构的重点是连接节点,随着钢结构设计技术和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装配式钢结构节点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建筑的需求。但是,装配式钢结构节点在应用中需要克服多个方面的困难和挑战,包括设计、制作、运输、安装等多个环节,在推广和应用装配式钢结构节点时,需要考虑其经济性和可行性。
2、如专利公告号为“cn219491283u”的名为“一种高层建筑安全式钢结构节点构件”的中国技术专利,该专利介绍了一种钢结构节点,该节点结构包括构件主体,构件主体上安装有第一钢结构,且构件主体上设有安装螺栓,构件主体的侧壁上设有安装连接结构,且安装连接结构包括固定架、固定螺钉和夹持板。通过设置的安装连接结构,固定架通过固定螺钉进行安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需要对安装连接结构进行装配使用,同时安装连接结构中设置有夹持板和锁紧组件,可以保证与第二钢结构连接后的稳固性,保障了整个节点构件的连接效果,采用加强组件,支撑夹持块可以对安装连接结构起到夹持作用,配合着扣接件使用,可以进一步的保证安装连接结构以及第二钢结构安装后的稳固性。
3、但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钢梁柱连接节点结构及钢结构建筑。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梁柱连接节点结构,包括钢柱以及分置于钢柱横向两侧和纵向两侧的钢梁;所述钢柱是沿竖向布置的方形钢管桩;所述钢梁是腹板沿竖向布置的工字型水平梁,还包括,
3、翼缘连接件,所述翼缘连接件分置于钢梁的上下两侧,用于将钢梁的上翼缘、下翼缘与钢柱侧面进行连接;所述翼缘连接件包括与钢梁翼缘螺栓连接的第一夹持结构以及与钢柱螺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夹持结构通过螺栓结构夹持固定于翼缘的上下两侧;
4、腹板连接件,所述腹板连接件处于钢梁腹板一侧,用于将钢梁腹板固定到钢柱侧面;腹板连接件包括与钢梁腹板螺栓连接的第二夹持结构以及与钢柱螺栓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夹持结构通过螺栓结构夹持固定于腹板的水平两侧。
5、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梁柱连接节点结构,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包括,
6、两块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垂直固定在第一连接部上与第一连接部形成t型构件,两块第一夹持板间隔布置并分置于翼缘的上下两侧,第一夹持板上开设有贯通板体且与翼缘上的螺孔对应的通孔。
7、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梁柱连接节点结构,每根钢梁通过两组翼缘连接件与钢柱固定连接,位于钢柱同侧的两组翼缘连接件沿竖向间隔分布且分别对应钢梁的上翼缘和下翼缘;所述翼缘连接件中靠近腹板的第一夹持板上开设有供腹板通过的卡槽。
8、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梁柱连接节点结构,所述第一夹持板上开设有两组通孔;两组通孔分置于腹板的两侧,每组包括多个沿腹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通孔。
9、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梁柱连接节点结构,每块翼缘通过两组翼缘连接件与钢柱固定连接,固定于同一翼缘的两组翼缘连接件分置于腹板的两侧。
10、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梁柱连接节点结构,所述翼缘端部抵接在第一连接部上。
11、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梁柱连接节点结构,所述第二夹持结构包括,
12、两块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垂直固定在第二连接部上与第二连接部形成t型构件,两块第二夹持板间隔布置并分置于腹板的两侧,第二夹持板上开设有贯通板体且与腹板上的螺孔对应的通孔。
13、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梁柱连接节点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下两端与上下两侧的第一连接部之间有间隙。
14、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梁柱连接节点结构,所述腹板的端部抵接在第二连接部上。
15、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钢结构建筑,所述钢结构建筑具有上述的一种钢梁柱连接节点结构。
16、本申请的优点有:1、本申请构建翼缘连接件和腹板连接件将钢梁固定到钢柱侧面,翼缘连接件和腹板连接件都是可以在工厂预制的标准构件,整体装配简单,安装极为方便,而且本申请的翼缘和腹板是分别通过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进行两侧夹持固定的,整体装配的稳定性更好,安装更为牢固,结构受力更加优良,生产效率高,质量可靠,安装方便,节省造价;
17、2、本申请的第一夹持结构包括两块第一夹持板,两块第一夹持板将翼缘夹持于之间形成稳定且牢固的夹持结构,翼缘无论是往上还是往下的结构受力都能够通过第一夹持板传递到第一连接部和钢柱上,整体结构受力良好,同时翼缘夹持于两块第一夹持板之间使整体装配极为方便,能有效承载节点处的剪力和弯矩,第一夹持结构采用双第一夹持板构造,使得与第一连接部的形心线重合,无附加弯矩,受力明确,计算方便;
18、3、本申请的一块翼缘可以通过一组翼缘连接件固定到钢柱上,这样的装配结构减少了翼缘连接件的数量,同时本申请在内侧的第一夹持板上设置有腹板通过的卡槽,实际安装时将腹板伸入到卡槽内还可以限制腹板的水平晃动,整体装配更加简单,安装使用更为方便;
19、4、本申请在一组翼缘连接件固定一块翼缘时,通过在第一夹持板上设置两组通孔,两组通孔分置于腹板的两侧,这样的布置结构能够确保在装配时,螺栓处于腹板的两侧,装配结构更加牢固和稳定,结构受力更加平衡;
20、5、本申请可以使用两组翼缘连接件固定一块翼缘,这样的装配结构只需要将两组翼缘连接件在水平方向上并列排布,就能够方便的将一块翼缘固定到钢柱侧面,整体安装方便,适配性极好;
21、6、本申请的翼缘端部直接抵接在第一连接部上,即钢梁的受力可以直接通过第一连接部传递到钢柱上,结构受力更为明确,作用力消散更为迅速,节点结构稳定且牢固;
22、7、本申请的第二夹持结构包括两块第二夹持板,第二夹持板与第二连接部形成t型构件,两块第二夹持板夹持腹板,形成稳定且牢固的夹持结构,将腹板稳定的固定到钢柱上,整体安装方便;
23、8、本申请的翼缘连接件和腹板连接件是相互独立的结构,相互之间没有直接连接关系,相互独立的结构可以使作用力的传递更加高效,相互之间不产生干扰影响;
24、9、本申请的腹板端部抵接在第二连接部上,使钢梁的作用力可以直接传递到钢柱上,整体装配简单,同时作用力传递直接迅速,结构受力明确,连接牢固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梁柱连接节点结构,包括钢柱(1)以及分置于钢柱(1)横向两侧和纵向两侧的钢梁(2);所述钢柱(1)是沿竖向布置的方形钢管桩;所述钢梁(2)是腹板沿竖向布置的工字型水平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梁柱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梁柱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钢梁(2)通过两组翼缘连接件与钢柱(1)固定连接,位于钢柱(1)同侧的两组翼缘连接件沿竖向间隔分布且分别对应钢梁(2)的上翼缘和下翼缘;所述翼缘连接件中靠近腹板的第一夹持板(5)上开设有供腹板通过的卡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梁柱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5)上开设有两组通孔;两组通孔分置于腹板的两侧,每组包括多个沿腹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通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梁柱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块翼缘通过两组翼缘连接件与钢柱(1)固定连接,固定于同一翼缘的两组翼缘连接件分置于腹板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梁柱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梁柱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结构包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梁柱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4)的上下两端与上下两侧的第一连接部(3)之间有间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梁柱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的端部抵接在第二连接部(4)上。
10.一种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建筑具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钢梁柱连接节点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梁柱连接节点结构,包括钢柱(1)以及分置于钢柱(1)横向两侧和纵向两侧的钢梁(2);所述钢柱(1)是沿竖向布置的方形钢管桩;所述钢梁(2)是腹板沿竖向布置的工字型水平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梁柱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梁柱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钢梁(2)通过两组翼缘连接件与钢柱(1)固定连接,位于钢柱(1)同侧的两组翼缘连接件沿竖向间隔分布且分别对应钢梁(2)的上翼缘和下翼缘;所述翼缘连接件中靠近腹板的第一夹持板(5)上开设有供腹板通过的卡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梁柱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5)上开设有两组通孔;两组通孔分置于腹板的两侧,每组包括多个沿腹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洪涛,姜文,付磊,翟伟,张凯,曾凡兴,张超,杨洸,胡学刚,孙铭,王远,李思凡,胡文博,黄耀,金毅,汤豫,郭艳,刘炎,杜荣武,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