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驱动电机悬置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驱动电机悬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29345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26
本申请涉及一种驱动电机悬置系统,包括:左纵梁总成和右纵梁总成,以及固定连接在左纵梁总成和右纵梁总成之间的副车架总成;电机总成,其位于副车架总成的前侧且位于左纵梁总成和右纵梁总成之间;悬置单元,其包括连接在左纵梁总成上的左托架,连接在右纵梁总成上的右托架;连接在左托架上的左弹性支架总成,连接在右托架上的右弹性支架总成;连接在左弹性支架总成和电机总成之间的左支架,连接在右弹性支架总成和电机总成之间的右支架;连接在副车架总成上的后悬置支架,连接在后悬置支架与电机总成之间的后悬置总成。本申请提高了悬置单元的解耦率、降低了各悬置点的支反力、降低了各悬置软垫的位移量,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动汽车悬置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驱动电机悬置系统


技术介绍

1、电动汽车的悬置系统具有隔离振动、支撑和定位驱动电机、保护驱动电机、克服电机扭矩输出而产生的反作用力等功能;这就要求悬置系统的零部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模态和可靠性。

2、电动汽车起步、加速时,电机扭矩变化大且快速达到最大扭矩,这样对电机悬置系统会受到较大的冲击负荷;电驱动汽车在遇到过坎、坑洼等不良路面时,电机悬置系统也会受到较大的冲击负荷;基于这些特点,电动汽车的悬置设计与燃油车相比有较大的不同,要求悬置系统不仅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还要求具有有效的限位能力。

3、现有技术中,汽车悬置系统的设计通常是根据解耦计算确定悬置软垫的弹性中心(硬点),然后根据悬置软垫的硬点布置悬置系统和进行结构设计,具体是布置和设计悬置软垫连接电机和悬置软垫连接车架的构件。解耦计算有两种方法,既扭矩轴解耦法和能量解耦法,而扭矩轴解耦法不适用于电动汽车,能量解耦法也难以满足电动汽车悬置布置。

4、基于上述电动汽车悬置系统技术特点,悬置系统如设计不当,经常出现悬置软垫损坏或悬置支架断裂等故障,影响悬置系统的耐久、可靠性,进而影响整车的耐久、可靠性,且出现动力总成合装困难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电机悬置系统,在适应电动汽车悬置系统技术特点的情况下,采用能量解耦法与质心布置法相结合,且在此基础上合理悬置各悬置的三向刚度。并采用合理的装配技术原理和装配定位技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悬置系统影响整车的耐久、可靠性,且出现动力总成合装困难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电机悬置系统,包括:

3、车架,所述车架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左纵梁总成和右纵梁总成,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左纵梁总成和右纵梁总成之间的副车架总成;

4、电机总成,所述电机总成位于所述副车架总成的前侧且位于所述左纵梁总成和右纵梁总成之间;

5、悬置单元,所述悬置单元包括连接在所述左纵梁总成上的左托架,连接在所述右纵梁总成上的右托架;

6、连接在所述左托架上的左弹性支架总成,连接在所述右托架上的右弹性支架总成;

7、连接在左弹性支架总成和电机总成之间的左支架,连接在右弹性支架总成和电机总成之间的右支架;

8、连接在副车架总成上的后悬置支架,连接在后悬置支架与电机总成之间的后悬置总成。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弹性支架总成的动刚度方向分别为w1向、u1向和v1向,所述左弹性支架总成的w1向与整车x向平行,u1向与整车y向平行,v1向与整车z向平行;

10、所述右弹性支架总成的动刚度方向分别为w2向、u2向和v21向,所述右弹性支架总成的w2向与整车x向平行,u2向与整车y向平行,v2向与整车z向平行;

11、所述后悬置总成的动刚度方向分别为w3向、u3向和v3向,所述后悬置总成的w3向与后悬置总成的弹性中心点与电机总成输出轴的连线重合,v3向与所述连线垂直,u3向与整车y向平行。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弹性支架总成的w1向、u1向、v1向的动刚度分别为300n.m、150n.m、580n.m,所述右弹性支架总成的w2向、u2向、v3向的动刚度分别为300n.m、250n.m、420n.m,所述后悬置总成的w3向、u3向、v3向的动刚度分别为550n.m、210n.m、550n.m。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总成的质心为a点,所述左弹性支架总成的弹性中心点为b点,所述右弹性支架总成的弹性中心点为c点,所述后悬置总成的弹性中心点为d点;

14、所述a点分别与b点、c点和d点在整车xoy平面上投影的距离分别为ab、ac和ad,在发动机舱空间布置允许的条件下,ab、ac和ad的距离均取最大值。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总成的质心为a点,所述左弹性支架总成的弹性中心点为b点,所述右弹性支架总成的弹性中心点为c点,所述后悬置总成的弹性中心点为d点;

16、所述a点分别与b点、c点和d点在整车xoz平面上投影的距离分别为ab、ac和ad,在发动机舱空间布置允许的条件下,ab、ac和ad的距离均取最大值。

17、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后悬置总成与所述副车架总成在整车x轴方向距离受限的条件下,将所述后悬置总成在电机总成上沿整车z轴方向向下布置在电机总成的下方,且所述后悬置总成离地间隙大于200mm。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弹性支架总成上设有连接所述左支架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之间的连线围成三角形;

19、所述第一安装孔位于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之间,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直径与左支架上螺栓直径的差值小于等于1mm,所述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的直径与左支架上螺栓直径的差值大于等于2mm。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右悬置总成上设有连接所述右支架的第四安装孔和第五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和第五安装孔均为沿整车y轴方向延伸的长圆孔;

21、所述第四安装孔和第五安装孔的直径与右支架上螺栓直径的差值大于等于2mm,第四安装孔和第五安装孔的两个半圆弧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大于3mm。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悬置支架上设有连接所述后悬置总成的第六安装孔,所述后悬置总成上开设有连接所述后悬置支架的内孔,所述后悬置支架上连接有穿入所述第六安装孔和内孔的螺栓,所述第六安装孔的直径与螺栓直径的差值大于等于2mm,所述内孔的直径与螺栓直径的差值大于等于0.3mm。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弹性支架总成、右弹性支架总成和后悬置总成在所述电机总成的周侧呈三角形布置,且左弹性支架总成、右弹性支架总成和后悬置总成的较大动刚度方向与整车x轴方向一致。

24、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2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电机悬置系统,由于本申请的驱动电机悬置系统设置了车架,该车架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左纵梁总成和右纵梁总成,以及固定连接在左纵梁总成和右纵梁总成之间的副车架总成;电机总成,该电机总成位于所述副车架总成的前侧且位于左纵梁总成和右纵梁总成之间;悬置单元,该悬置单元包括连接在左纵梁总成上的左托架,连接在右纵梁总成上的右托架;连接在左托架上的左弹性支架总成,连接在右托架上的右弹性支架总成;连接在左弹性支架总成和电机总成之间的左支架,连接在右弹性支架总成和电机总成之间的右支架;连接在副车架总成上的后悬置支架,连接在后悬置支架与电机总成之间的后悬置总成。

26、因此,本申请的驱动电机悬置系统的左支架、右支架、后悬置总成共同支撑电机总成,左托架、右托架、后悬置支架共同把电机总成连接到左纵梁总成、右纵梁总成和副车架总成上;左弹性支架总成、右弹性支架总成、后悬置总成起到连接、减震、隔振的作用。后悬置总成即起到支撑电机总成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电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电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驱动电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驱动电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驱动电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驱动电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电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电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电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电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电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驱动电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驱动电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驱动电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三元李军智强小文程伟鲁高建张宇翔陈纪王彦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