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冲压加工,特别涉及一种车身侧围外板的整形修边复合模具及方法。
技术介绍
1、乘用车整体侧围是车身覆盖件制造难度最大的零件,零件尺寸大,且产品边缘面与多个环境件相邻,装配精度、表面质量要求高。其中侧围a柱前端与前风窗搭接,与翼子板相邻,结构复杂,尺寸精度及外观质量要求高,容易出现冲压开裂、起皱等缺陷。
2、目前,实现侧围a柱前端结构特征的传统冲压工艺基本上有三种。
3、方案一:参见图3所示,第一工序op1先将负角区域展开,拉延成型;第二工序op2精修到产品轮廓;第三工序op3斜楔整形到最终产品结构特征。
4、方案一需要三个工序步骤完成。该工艺方案存在的问题是,侧围a柱前端特征的断面线长变化剧烈,整形过程中,材料自由成形,流动不可控,与前风窗搭接面及侧围a柱前端侧壁存在起皱缺陷,影响装配精度及外观质量要求。
5、方案二:参见图4所示,第一工序op1先将产品在冲压方向下的负角区域展开,拉延成型;第二工序op2对该部位进行粗修边,切除大部分拉延补充特征;第三工序op3在产品区域常规的压料结构下,在第二工序op2粗修留下的拉延补充特征区域设计斜楔弹性压料结构,利用斜楔将该部位的负角展开特征整形到产品特征;第四工序op4利用斜楔机构将该部位余料精修到最终产品轮廓。该方案需要四个工序步骤完成。
6、方案二在斜楔整形工序设计外侧弹性压料结构,压料稳定,调整方便,在整形过程中,可有效约束材料自由流动,降低起皱缺陷风险,有利于保证零件质量,但需要增加一个精修边工序,整体方案需
7、方案三:参见图5和图6所示,第一工序op1先将产品在冲压方向下的负角区域展开,拉延成型;第二工序op2对该部位进行粗修边,切除大部分拉延补充特征;第三工序op3在产品区域常规的压料结构下,在第二工序op2粗修遗留下的拉延补充特征废料区域设计斜楔刚性压料结构,修边镶块200安装在整形镶块300上,整形镶块300安装在斜楔上,利用斜楔将该部位的负角展开特征整形到产品特征,同时将该部位余料精修到最终产品轮廓。该方案需要三个工序步骤完成。
8、方案三在斜楔整形工序设计刚性夹料块400,在整形过程中,约束材料自由流动,降低起皱缺陷风险,有利于保证零件质量,同时由完成了精修边内容。方案三相比较方案二减少了一个工序,但方案三采用刚性夹料块400和整形修边凸模500配合进行刚性夹持,其调整灵活度差,且冲压完成,上模回退过程中,易出现修边镶块200带料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或不足之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侧围外板的整形修边复合模具及方法,针对侧围a柱前端结构能够实现将精修边工序内容与整形工序内容复合至一个工序,减少工序步骤,降低模具制造成本和生产成本。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侧围外板的整形修边复合模具,包括:
3、下模,其上设置有整形活动凸模,所述整形活动凸模上设置有载料面和压料面,以及位于所述载料面和压料面之间的整形修边凹槽,所述整形修边凹槽具有整形面和剪切面;
4、上模,其上设置有用于配合所述载料面的压料板、用于配合所述压料面的压料块,以及用于沿所述整形修边凹槽深度方向滑入的斜楔整形修边镶块,所述斜楔整形修边镶块上设置有用于配合所述整形修边凹槽的挤压面,以及用于配合所述剪切面的刃边。
5、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斜楔整形修边镶块的滑入方向上,所述整形面具有整形起点和整形终点,所述剪切面位于所述整形起点和整形终点之间。
6、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整形面包括与所述载料面相邻的整形侧壁,以及与所述整形侧壁相邻的整形底壁;
7、在所述斜楔整形修边镶块的滑入方向上,所述剪切面凸出所述整形底壁,且所述剪切面的顶点不超出所述整形侧壁的顶点。
8、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斜楔整形修边镶块的滑入方向上,所述剪切面的顶点超出所述整形底壁3mm至5mm。
9、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整形活动凸模上嵌设有与所述整形活动凸模共同围成所述整形修边凹槽的精修边凸模,所述精修边凸模凸出所述整形活动凸模的一端形成所述压料面和所述剪切面。
10、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斜楔整形修边镶块的滑入方向上,所述压料块上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斜楔整形修边镶块的行程限位面。
11、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料面为连续的曲折面,在所述斜楔整形修边镶块的滑入方向上,所述压料面靠近所述整形修边凹槽的一端不超出所述载料面。
12、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斜楔整形修边镶块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压料块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用于弹性顶压所述压料块的第一弹性元件。
13、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整形活动凸模与所述下模滑动连接,所述上模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整形活动凸模斜向上运动的第一驱动块;
14、所述上模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斜楔整形修边镶块斜向下运动的第二驱动块,以及用于弹性顶压所述压料板的第二弹性元件。
15、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侧围外板的整形修边方法,使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围外板的整形修边复合模具,所述方法包括:
16、s1、在模具打开状态下,进行制件投放,制件覆盖下模的整形活动凸模的载料面,并一端延伸至整形活动凸模的压料面上;
17、s2、上模向下模运动,上模上的压料板和压料块与制件接触并开始压料动作,压料板将制件一侧挤压在载料面上,压料块将制件另一侧挤压在压料面上;
18、s3、完成压料动作后,上模继续向下模运动,上模上的斜楔整形修边镶块沿整形活动凸模的整形修边凹槽深度方向滑入,斜楔整形修边镶块上的挤压面配合整形修边凹槽上的整形面开始对制件整形;
19、s4、上模继续靠近下模,斜楔整形修边镶块上的刃边与整形修边凹槽上的剪切面接触,开始修边工作;
20、s5、修边完成后,上模继续靠近下模,斜楔整形修边镶块上的挤压面配合整形修边凹槽上的整形面继续整形,使制件端部流入整形侧,上模和下模完全合拢后,完成整形工作。
21、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2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侧围外板的整形修边复合模具及方法,由于下模,其上设置有整形活动凸模,整形活动凸模上设置有载料面和压料面,以及位于载料面和压料面之间的整形修边凹槽,整形修边凹槽具有整形面和剪切面;
23、上模,其上设置有用于配合载料面的压料板、用于配合压料面的压料块,以及用于沿整形修边凹槽深度方向滑入的斜楔整形修边镶块,斜楔整形修边镶块上设置有用于配合整形修边凹槽的挤压面,以及用于配合剪切面的刃边。
24、因此,在上模和下模合拢的过程中,压料板和载料面可以实现产品部分的内侧压料,压料块和压料面可以实现废料部分的外侧压料,在内外侧均压住板料的情况下,斜楔整形修边镶块沿整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侧围外板的整形修边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围外板的整形修边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侧围外板的整形修边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侧围外板的整形修边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围外板的整形修边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围外板的整形修边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围外板的整形修边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围外板的整形修边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围外板的整形修边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
10.一种车身侧围外板的整形修边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围外板的整形修边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侧围外板的整形修边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围外板的整形修边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侧围外板的整形修边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侧围外板的整形修边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围外板的整形修边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中春,崔晓东,谢先智,袁河清,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