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固定架及风扇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9257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25
一种风扇固定架及风扇模块,风扇固定架包含框架、第一固持部、第二固持部及第三固持部。框架具有容置槽。第一固持部位于框架上,第二固持部位于框架上,第三固持部位于框架上,且介于第一固持部与第二固持部之间。当第一风扇单元被放入容置槽,第一固持部与第二固持部共同固持第一风扇单元;当第二风扇单元被放入容置槽,且第二风扇单元的尺寸小于第一风扇单元的尺寸,第一固持部与第三固持部共同固持第二风扇单元,使得第二风扇单元与框架之间具有间隙。通过以上架构,本技术能够配合需求或限制而灵活地配置不同尺寸的风扇单元,而降低材料成本及物料储存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风扇固定架,尤指一种其内可以组装不同尺寸的风扇单元的风扇固定架及具有此风扇固定架的风扇模块。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服务器设备内的晶片(即热源)的运算速度不断提升,升高了设备内的整体温度。假如没有良好的散热方式来排除设备内所产生的热能,过高的温度将降低设备内的系统稳定度。一般而言,服务器设备多半是利用风扇减缓上述热源的工作温度。

2、然而,传统设备内所配置的风扇框架内只能配置特定尺寸的风扇单元。若需于设备内改安装不同尺寸的风扇单元时,需要另外针对对应尺寸制作匹配的风扇框架。如此,不仅无法配合需求或限制而灵活地配置不同尺寸的风扇单元,从而增加材料成本以及物料储存成本。

3、由此可见,上述技术显然仍存在不便与缺陷,而有待加以进一步改良。因此,如何能有效地解决上述不便与缺陷,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相关领域亟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一种风扇固定架及风扇模块,用以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

2、依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一种风扇固定架包含一框架、一第一固持部、一第二固持部及一第三固持部。框架具有一容置槽。第一固持部位于框架上,第二固持部位于框架上,第三固持部位于框架上,且介于第一固持部与第二固持部之间。故,当一第一风扇单元被放入容置槽,第一固持部与第二固持部共同固持第一风扇单元;当一第二风扇单元被放入容置槽,且第二风扇单元的尺寸小于第一风扇单元的尺寸,第一固持部与第三固持部共同固持第二风扇单元,使得第二风扇单元与框架之间具有间隙。

3、依据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风扇固定架中,风扇固定架还包含一托架。托架固定地连接框架,且位于容置槽之外,用以承载第一风扇单元与第二风扇单元其中之一的连接器。

4、依据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风扇固定架中,框架还包含一外凸缘及多个定位销。外凸缘连接托架。这些定位销伸出自外凸缘的一面,用以穿过并定位托架。

5、依据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风扇固定架中,第一固持部包含彼此相对的二第一延伸肋,这些第一延伸肋分别位于框架的内壁及外凸缘,且每个第一延伸肋具有一第一凸部。第二固持部包含彼此相对的二第二延伸肋,这些第二延伸肋分别位于框架的内壁及外凸缘上,且每个第二延伸肋具有一第二凸部。第三固持部包含彼此相对的二第三延伸肋,这些第三延伸肋分别位于框架的内壁及外凸缘上,且介于这些第一延伸肋与这些第二延伸肋之间,且每个第三延伸肋具有一第三凸部。

6、依据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风扇固定架中,框架面向容置槽的内壁更具有一缓冲垫,缓冲垫用以接触并保护第一风扇单元与第二风扇单元其中之一。

7、依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一种风扇模块包含一风扇固定架及一风扇单元。风扇固定架包含一框架、一第一固持部、一第二固持部及一第三固持部,框架具有一容置槽,第一固持部位于框架上,第二固持部位于框架上,第三固持部位于框架上,且介于第一固持部与第二固持部之间。风扇单元位于容置槽内,且受到第一固持部与第二固持部或者第一固持部与第三固持部所共同固持。

8、依据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风扇模块中,风扇固定架还包含一托架。托架固定地连接框架,且位于容置槽之外,用以承载风扇单元的连接器。

9、依据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风扇模块中,框架还包含一外凸缘及多个定位销。外凸缘连接托架。这些定位销伸出自外凸缘的一面,且穿过并定位托架。

10、依据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风扇模块中,第一固持部包含彼此相对的二第一延伸肋,这些第一延伸肋分别位于框架的内壁及外凸缘,且每个第一延伸肋具有一第一凸部。第二固持部包含彼此相对的二第二延伸肋,这些第二延伸肋分别位于框架的内壁及外凸缘上,且每个第二延伸肋具有一第二凸部。第三固持部包含彼此相对的二第三延伸肋,这些第三延伸肋分别位于框架的内壁及外凸缘上,且介于这些第一延伸肋与这些第二延伸肋之间,且每个第三延伸肋具有一第三凸部。风扇单元受到第一凸部及第二凸部所共同夹靠,或者受到第一凸部及第三凸部所共同夹靠。

11、依据本技术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风扇模块中,框架面向容置槽的内壁更具有一缓冲垫,缓冲垫接触并保护风扇单元。

12、如此,通过以上架构,本技术的风扇固定架及风扇模块能够配合需求或限制而灵活地配置不同尺寸的风扇单元,从而降低材料成本以及物料储存成本。

13、以上所述仅是用以阐述本技术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技术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附图中详细介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扇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固定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框架还包含: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固持部包含彼此相对的二第一延伸肋,所述第一延伸肋分别位于该框架的一内壁及该外凸缘,其中所述第一延伸肋中每一者具有一第一凸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框架面向该容置槽的内壁更具有一缓冲垫,该缓冲垫用以接触并保护该第一风扇单元与该第二风扇单元其中之一。

6.一种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模块,其中该风扇固定架还包含: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框架还包含: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固持部包含彼此相对的二第一延伸肋,所述第一延伸肋分别位于该框架的一内壁及该外凸缘,其中所述第一延伸肋中每一者具有一第一凸部;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框架面向该容置槽的内壁更具有一缓冲垫,该缓冲垫接触并保护该风扇单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固定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框架还包含: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固持部包含彼此相对的二第一延伸肋,所述第一延伸肋分别位于该框架的一内壁及该外凸缘,其中所述第一延伸肋中每一者具有一第一凸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框架面向该容置槽的内壁更具有一缓冲垫,该缓冲垫用以接触并保护该第一风扇单元与该第二风扇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东旸黃柏勋
申请(专利权)人:勤诚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