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球头连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9223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2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球头连杆,包括杆体、球体、锚固套及球面形滑板;两个球体分别一一对应固定在杆体的两端部形成双球头连杆,沿双球头连杆的轴向设有预应力束;锚固套套设在球体的外表面和杆体的端部杆壁上;球面形滑板嵌合在球体的外表面与锚固套的内壁面之间。本技术球体与锚固套之间具有滑动面形成球铰结构,适应结构的大位移需求;它采用混凝土为主体材料,并结合施加预应力和加强防腐保护等措施确保其在腐蚀环境中的长期可靠性;通过对双球头连杆施加预应力强化结构强度,使其具备高强度的承载力,能够适应大位移和承受复杂受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下悬浮隧道约束结构,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球头连杆


技术介绍

1、水下悬浮隧道是一种悬浮于水中的大型跨海交通构筑物。它的建设在结构方面的关键是如何妥善解决约束结构的问题。悬浮隧道必须满足在波浪潮流复杂的动力体系下的结构稳定,保证结构在各种荷载(包括地震、潜艇撞击、沉船重压等)作用下的结构安全。

2、海洋环境对结构的耐腐蚀性要求极高,海底悬浮隧道的约束结构的某些构件既需要承拉也要承压,对长连续隧道还要能适应隧道的大位移伸缩变形,水下环境决定了这些结构在建成之后就难以更换。

3、因此,为水下悬浮隧道找到一种合适的约束结构,使其能够适应水下悬浮隧道的各种苛刻要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球头连杆,将机械上常用的和尚头连接和土木工程中的预应力技术相结合,得到一种能够适应大位移、承受复杂受力、且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的结构杆件,满足水下悬浮隧道环境和约束结构的需求。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球头连杆,包括:

4、杆体,

5、球体,两个所述球体分别一一对应固定在所述杆体的两端部形成双球头连杆,沿所述双球头连杆的轴向设有预应力束;

6、锚固套,所述锚固套套设在所述球体的外表面;

7、球面形滑板,所述球面形滑板嵌合在所述球体的外表面与所述锚固套的内壁面之间。>

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球体与锚固套内壁之间设有球面形滑板,球体外壁面与球面形滑板内壁之间形成滑动面,使得球体与锚固套之间形成球铰结构,通过球铰的万向转动特征能够适应结构的大位移需求,利用预应力束强化双球头连杆的结构强度,使其具备高强度的承载力,在隧道受到重力、浮力、不确定方向的流水压力等荷载的作用,双球头连杆能够保证隧道在横向、竖向具有足够的刚度。

9、优选的,所述球体包括球冠和锚固球盖,所述球冠一端面与所述杆体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锚固球盖固定盖合在所述球冠相对所述杆体的另一端面。球盖与球冠分别进行预制,预应力张拉压浆完成后,将锚固球盖盖合在球冠的端面上,利用预应力将杆体、球冠、锚固球盖和锚固套连接成整体。

10、优选的,所述预应力束数量为一根或多根,所述预应力束依次贯穿所述球冠和所述杆体,所述预应力束的端部通过锚具锚固在所述球冠远离所述杆体的端面。通过锚具夹持预应力束,锚具可以与千斤顶进行连接方便张拉作业。

11、优选的,所述杆体的杆壁上套设有锥形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大头端与所述锚固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的内腔填充有防腐油脂。提高双球头连杆的防腐性能。

12、优选的,所述锚固套靠近所述杆体的一端沿其周向固定有环形外沿,所述防护罩的大头端与所述环形外沿的外壁固定连接;位于所述杆体端部的所述锚固套的内壁面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杆体的杆壁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所述防腐油脂。锚固套、杆体外壁与防护罩内壁之间均填充有防腐油脂,能够有效保证球体的防腐性能,能够在海洋环境中长期使用,保证球铰的灵活性。

13、优选的,所述球体的外表面贴合布置有不锈钢板,所述球面形滑板贴合布置在所述不锈钢板的外表面。利用钢板与球面形滑板之间贴合的界面作为滑动面,能够有效保证球铰转动的灵活性。

14、优选的,所述杆体、所述球体和所述锚固套均为混凝土结构。杆体、球冠、锚固球盖与锚固套分别进行预制,方便组装,组装完成后通过预应力进行连接,便于标准化生产。

15、优选的,所述球面形滑板为四氟板或复合四氟板。四氟板具有极其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有效保证双球头连杆在水中的力学性能。

16、优选的,所述锚固套沿所述杆体的轴线分为两块进行预制。锚固套分块预制,方便组装,利用预应力进行连接,

17、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球头连杆,球体与锚固套之间具有滑动面形成球铰结构,适应结构的大位移需求;它采用混凝土为主体材料,并结合施加预应力和加强防腐保护等措施确保其在腐蚀环境中的长期可靠性;通过对双球头连杆施加预应力强化结构强度,使其具备高强度的承载力,能够适应大位移和承受复杂受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球头连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球头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2)包括球冠(21)和锚固球盖(22),所述球冠(21)一端面与所述杆体(1)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锚固球盖(22)固定盖合在所述球冠(21)相对所述杆体(1)的另一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球头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束(3)数量为一根或多根,所述预应力束(3)依次贯穿所述球冠(21)和所述杆体(1),所述预应力束(3)的端部通过锚具(31)锚固在所述球冠(21)远离所述杆体(1)的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球头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的杆壁上套设有锥形的防护罩(5),所述防护罩(5)的大头端与所述锚固套(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5)的内腔填充有防腐油脂(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球头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套(4)靠近所述杆体(1)的一端沿其周向固定有环形外沿(41),所述防护罩(5)的大头端与所述环形外沿(41)的外壁固定连接;位于所述杆体(1)端部的所述锚固套(4)的内壁面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杆体(1)的杆壁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所述防腐油脂(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球头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2)的外表面贴合布置有不锈钢板,所述球面形滑板(7)贴合布置在所述不锈钢板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球头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所述球体(2)和所述锚固套(4)均为混凝土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球头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形滑板(7)为四氟板或复合四氟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球头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套(4)沿所述杆体(1)的轴线分为两块进行预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球头连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球头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2)包括球冠(21)和锚固球盖(22),所述球冠(21)一端面与所述杆体(1)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锚固球盖(22)固定盖合在所述球冠(21)相对所述杆体(1)的另一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球头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束(3)数量为一根或多根,所述预应力束(3)依次贯穿所述球冠(21)和所述杆体(1),所述预应力束(3)的端部通过锚具(31)锚固在所述球冠(21)远离所述杆体(1)的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球头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的杆壁上套设有锥形的防护罩(5),所述防护罩(5)的大头端与所述锚固套(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5)的内腔填充有防腐油脂(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球头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礼刘圣圣李凤华彭章邹雨祺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广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