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湿敷棉,具体涉及一种湿敷棉的开口方法。
技术介绍
1、湿敷棉是一种用于护肤的棉质材料,它通常由水刺无纺布制成,具有良好的释水性和吸水性,使用时,通常将化妆水或爽肤水倒入或浸泡湿敷棉,使其充分吸收水分,然后将湿敷棉均匀地敷在脸上,以达到补水、镇静、软化角质层、促进后续护肤品吸收等效果。
2、在实际使用中,人们发现湿敷棉会遮盖鼻子和嘴巴导致呼吸不顺畅,影响护肤的使用体验,因此人们需要自行在湿敷棉上剪开至少一个开口,使用湿敷棉敷脸时,需要呼吸的部位与开口对齐,从而提高使用舒适性;然而,使用湿敷棉敷脸是人们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护肤方式,每次使用都需要自行剪开开口,使人们的使用体验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敷棉的开口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湿敷棉没有开口导致消费者使用体验差的问题。
3、(2)技术方案
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敷棉的开口方法,包括布料、开口机构、折合机构、折叠机构以及切割机构,所述布料通过所述开口机构的开口处理、折合机构的折合处理、折叠机构的折叠处理以及切割机构的切割处理形成具有切口的独立棉片;
5、具体步骤如下:
6、步骤一:先将所述布料分别传动至所述开口机构和所述折合机构内,使用所述开口机构内的切刀对所述布料进行开口处理并形成所述切口,以及使用所述折合机构对所述布料进行宽度方向上的“v”形折合处理;
7、步骤二:再将折合且开口后
8、步骤三:最后,将“w”形的所述布料传动至所述切割机构内进行切割操作,使所述布料分割形成两个并列设置的棉组,每个所述棉组由多个相互堆叠的所述棉片组成;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棉组内,具有切口的所述棉片与不具有切口的所述棉片交错设置或均为具有切口的所述棉片且按顺序堆叠设置。
9、进一步地,所述开口机构还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主动轮和辅助轮,所述切刀设置在所述主动轮的外周壁上,且沿所述主动轮的转轴方向设置,所述辅助轮静止设置,所述主动轮转动设置,所述辅助轮上固设有与所述切刀配合使用的辅刀。
10、进一步地,所述切刀设有两个且相互呈180度对称设置,所述主动轮的转动速度与所述布料的传动速度一致,使一个所述棉组内的所述棉片均形成所述切口,另一个所述棉组内的所述棉片均不具有所述切口。
11、进一步地,所述切刀设有一个,所述主动轮的转动速度为所述布料的传动速度的两倍,使一个所述棉组内的所述棉片均形成所述切口,另一个所述棉组内的所述棉片均不具有所述切口。
12、进一步地,所述切刀设有四个且沿所述主动轮的转轴环形等距设置,所述主动轮的转动速度与所述布料的传动速度一致,使两个所述棉组内的所述棉片均形成所述切口。
13、进一步地,所述切刀设有两个且相互呈180度对称设置,所述主动轮的转动速度为所述布料的传动速度的两倍,使两个所述棉组内的所述棉片均形成所述切口。
14、进一步地,所述切刀设有一个,所述主动轮的转动速度与所述布料的传动速度一致,使一个所述棉组内具有切口的所述棉片与不具有切口的所述棉片交错设置,另一个所述棉组内的所述棉片均不具有所述切口。
15、进一步地,所述切刀设有三个,其中两个所述切刀相互呈180度对称设置,另一所述切刀设置在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切刀之间的中部位置,所述主动轮的转动速度与所述布料的传动速度一致,使一个所述棉组内具有切口的所述棉片与不具有切口的所述棉片交错设置,另一个所述棉组内的所述棉片均形成所述切口。
16、进一步地,所述切刀设有两个且相互呈90度设置,所述主动轮的转动速度与所述布料的传动速度一致,使两个所述棉组内具有切口的所述棉片与不具有切口的所述棉片均交错设置。
17、进一步地,所述棉片上均设有侧口,两个所述棉组内的所述棉片中的所述侧口均相对设置。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9、通过对主动轮上切刀数量和位置的不同设置以及对主动轮不同转速的设置,使两个棉组内具有切口的棉片形成不同的排列组合,并且至少一个棉组内具有切口的棉片错开排列设置或按顺序堆叠设置,使消费者使用时能根据自身需求抽取具有切口或不具有切口的棉片进行使用,从而提高消费者的使用多样性以及使用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敷棉的开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布料(1)、开口机构(2)、折合机构(3)、折叠机构(4)以及切割机构(5),所述布料(1)通过所述开口机构(2)的开口处理、折合机构(3)的折合处理、折叠机构(4)的折叠处理以及切割机构(5)的切割处理形成具有切口(61)的独立棉片(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湿敷棉的开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机构(2)还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主动轮(21)和辅助轮(22),所述切刀(211)设置在所述主动轮(21)的外周壁上,且沿所述主动轮(21)的转轴方向设置,所述辅助轮(22)静止设置,所述主动轮(21)转动设置,所述辅助轮(22)上固设有与所述切刀(211)配合使用的辅刀(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湿敷棉的开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211)设有两个且相互呈180度对称设置,所述主动轮(21)的转动速度与所述布料(1)的传动速度一致,使一个所述棉组(7)内的所述棉片(6)均形成所述切口(61),另一个所述棉组(7)内的所述棉片(6)均不具有所述切口(6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湿敷棉的开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211)设有四个且沿所述主动轮(21)的转轴环形等距设置,所述主动轮(21)的转动速度与所述布料(1)的传动速度一致,使两个所述棉组(7)内的所述棉片(6)均形成所述切口(6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湿敷棉的开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211)设有两个且相互呈180度对称设置,所述主动轮(21)的转动速度为所述布料(1)的传动速度的两倍,使两个所述棉组(7)内的所述棉片(6)均形成所述切口(6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湿敷棉的开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211)设有一个,所述主动轮(21)的转动速度与所述布料(1)的传动速度一致,使一个所述棉组(7)内具有切口(61)的所述棉片(6)与不具有切口(61)的所述棉片(6)交错设置,另一个所述棉组(7)内的所述棉片(6)均不具有所述切口(6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湿敷棉的开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211)设有三个,其中两个所述切刀(211)相互呈180度对称设置,另一所述切刀(211)设置在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切刀(211)之间的中部位置,所述主动轮(21)的转动速度与所述布料(1)的传动速度一致,使一个所述棉组(7)内具有切口(61)的所述棉片(6)与不具有切口(61)的所述棉片(6)交错设置,另一个所述棉组(7)内的所述棉片(6)均形成所述切口(6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湿敷棉的开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211)设有两个且相互呈90度设置,所述主动轮(21)的转动速度与所述布料(1)的传动速度一致,使两个所述棉组(7)内具有切口(61)的所述棉片(6)与不具有切口(61)的所述棉片(6)均交错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一种湿敷棉的开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片(6)上均设有侧口(62),两个所述棉组(7)内的所述棉片(6)中的所述侧口(62)均相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敷棉的开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布料(1)、开口机构(2)、折合机构(3)、折叠机构(4)以及切割机构(5),所述布料(1)通过所述开口机构(2)的开口处理、折合机构(3)的折合处理、折叠机构(4)的折叠处理以及切割机构(5)的切割处理形成具有切口(61)的独立棉片(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湿敷棉的开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机构(2)还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主动轮(21)和辅助轮(22),所述切刀(211)设置在所述主动轮(21)的外周壁上,且沿所述主动轮(21)的转轴方向设置,所述辅助轮(22)静止设置,所述主动轮(21)转动设置,所述辅助轮(22)上固设有与所述切刀(211)配合使用的辅刀(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湿敷棉的开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211)设有两个且相互呈180度对称设置,所述主动轮(21)的转动速度与所述布料(1)的传动速度一致,使一个所述棉组(7)内的所述棉片(6)均形成所述切口(61),另一个所述棉组(7)内的所述棉片(6)均不具有所述切口(6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湿敷棉的开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211)设有一个,所述主动轮(21)的转动速度为所述布料(1)的传动速度的两倍,使一个所述棉组(7)内的所述棉片(6)均形成所述切口(61),另一个所述棉组(7)内的所述棉片(6)均不具有所述切口(6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湿敷棉的开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211)设有四个且沿所述主动轮(21)的转轴环形等距设置,所述主动轮(21)的转动速度与所述布料(1)的传动速度一致,使两个所述棉组(7)内的所述棉片(6)均形成所述切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树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小棉花无纺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