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性高的视觉反馈平衡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910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24
本技术涉及平衡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应性高的视觉反馈平衡仪,包括:底座;凹槽,其开设于底座的顶部;第二气缸,其均安装于凹槽的内部;第二活塞杆,其均连接于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传感器盘,其通过折叠套筒设置于凹槽的内侧;第一销座,其均安装于传感器盘的底部两侧;第二销座,其均安装于第二活塞杆的顶端,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第二气缸、第二活塞杆和连接板,可通过控制器第二气缸进行操作,以使得第二气缸推动第二活塞杆伸长,第二活塞杆通过第二销座和连接板将传感器盘的一侧进行顶起以达到倾斜的状态,从而也能够对人员不同情况下的平衡进行检测,提高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平衡仪,具体为一种适应性高的视觉反馈平衡仪


技术介绍

1、人体平衡分为静态姿势平衡和动态姿势平衡两类,静态姿势平衡是指人在处于某种特定姿势时尽量保持不动的稳定状态的能力,事实上人在静止时始终绕自己的平衡点不停地晃动,它是自我意识无法控制的,称生理性姿势动摇,动态姿势平衡包括自动态平衡和他动态平衡,即人体在进行各种自主运动时能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或人体受外界干扰时产生反应、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平衡仪主要由压力传感器、计算机及应用软件三部分组成,压力传感器可以记录到身体的重心摇摆情况并将记录到的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机软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实时描计压力中心在平板上的投影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2、根据公开号:cn202283249u主动式视觉反馈平衡仪,包括底座、护栏、护栏立柱、计算机和显示屏,底座中部设有传感器,用计算机屏幕显示目标几何图形的路径引导使用者产生自主晃动,并在屏幕上实时显示其重心移动的轨迹,通过实际重心移动轨迹与目标几何图形路径的符合程度以及移动速度等参数评价和训练人体平衡功能;但是现有的平衡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缺陷:

3、1、由于在对人员的平衡性进行检测时,效果较为单一,通常多为静置站立于平衡仪上,而人体的平衡性多为在行动过程中,导致检测较为局限;

4、2、并且人员在进行平衡检测时,由于人员的身高体型不一,若人员在检测过程中有所倾倒,而不能够较好的对不同身高的人员进行防护,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性高的视觉反馈平衡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平衡仪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适应性高的视觉反馈平衡仪,包括:底座;

4、凹槽,其开设于所述底座的顶部;

5、第二气缸,其均安装于所述凹槽的内部;

6、第二活塞杆,其均连接于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

7、传感器盘,其通过折叠套筒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内侧;

8、第一销座,其均安装于所述传感器盘的底部两侧;

9、第二销座,其均安装于所述第二活塞杆的顶端;

10、连接板,其均连接于所述第一销座与第二销座之间。

11、优选的,所述底座还包括:

12、龙门架,其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部;

13、人体红外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龙门架的内侧上方。

14、优选的,所述底座还包括:

15、固定板,其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

16、第三气缸,其均安装于所述固定板的顶端;

17、第三活塞杆,其均连接于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

18、扶手,其设置于所述第三活塞杆的顶端;

19、所述扶手的宽度大于固定板的宽度。

20、优选的,所述固定板还包括:

21、第一气缸,其均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内侧;

22、第一活塞杆,其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

23、优选的,所述底座还包括:

24、踏板,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端;

25、所述踏板呈倾斜设置,且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26、优选的,所述底座还包括:

27、立柱,其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前侧;

28、控制器,其安装于所述立柱的顶端;

29、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人体红外传感器、扬声器和传感器盘电性连接。

30、优选的,所述第二气缸均位于折叠套筒的内侧,且连接板通过第一销座和第二销座相转动。

3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应性高的视觉反馈平衡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可通过控制器第二气缸进行操作,以使得第二气缸推动第二活塞杆伸长,第二活塞杆通过第二销座和连接板将传感器盘的一侧进行顶起以达到倾斜的状态,从而也能够对人员不同情况下的平衡进行检测,提高适用性,当人体红外传感器监测到人员进入平衡仪时,第一气缸将带动第一活塞杆收缩,从而方便人员进入,提高智能便捷性。

32、1、通过设置安装槽、第二气缸、第二活塞杆、第一销座、第二销座和连接板,人员在进行平衡检测时,可通过站立于传感器盘上,通过传感器盘内部设置有的压力传感器等相关传感器对传感器盘的受力进行监测,同时,人员可通过控制器对其中的一个第二气缸进行操作,以使得第二气缸推动第二活塞杆伸长,第二活塞杆通过第二销座和连接板将传感器盘的一侧进行顶起以达到倾斜的状态,从而也能够对人员不同情况下的平衡进行检测,提高适用性。

33、2、通过设置人体红外传感器、第一气缸和第三气缸,当人员进行平衡检测时,能够通过龙门架内侧上方设置有的人体红外传感器对人员的进入进行监测,当人体红外传感器监测到人员进入平衡仪时,第一气缸将带动第一活塞杆收缩,从而方便人员进入,提高智能便捷性,随后人员可通过控制器对第三气缸进行操作,以使得第三气缸能够带动第三活塞杆伸缩,第三活塞杆以带动扶手上下活动,以便于不同身高的人员进行扶持,提高适应性以及安全防护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性高的视觉反馈平衡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性高的视觉反馈平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应性高的视觉反馈平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应性高的视觉反馈平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应性高的视觉反馈平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应性高的视觉反馈平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性高的视觉反馈平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14)均位于折叠套筒(13)的内侧,且连接板(21)通过第一销座(19)和第二销座(20)相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性高的视觉反馈平衡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性高的视觉反馈平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应性高的视觉反馈平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应性高的视觉反馈平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钰王强温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