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适用于水利水电和水环境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水库取水塔的自适应水温控制幕分层取水装置。
技术介绍
1、大型水库的建成一方面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引起河流形态、环境、生态等一系列变化,其引起的水库水温分层现象在水库水温研究中尤其需要关注。典型的,水库在夏天水体表面温度较高,而库底水底由于太阳辐射不能到达,水温很低,有时候水库表面与库底水温会相差达20℃。而水电站发电取水口多位于水库底部,直接导致低温水的下泄,引起下游水温异常,进而影响下游河道的生境,以至对农、渔业等产生影响。为此,有关学者提出水温控制幕分层取水的方法。
2、已有水温控制幕分层取水措施具有河道全断面布置,布置面积大、建造成本巨大;需不断更换不同大小的幕布才能实现较大的高度调节,调节不方便;高度调节装置繁琐,运营成本巨大;受力不均,幕布变形巨大,易引起应力集中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水库取水塔的自适应水温控制幕分层取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河道全断面布置,布置面积大、建造成本巨大;需不断更换不同大小的幕布才能实现较大的高度调节,调节不方便;高度调节装置繁琐,运营成本巨大;受力不均,幕布变形巨大,易引起应力集中的问题。
2、一种适用于水库取水塔的自适应水温控制幕分层取水装置,包括水温控制幕结构和自适应调节结构;
3、所述水温控制幕结构包括水温控制幕、高度调节环、带有吊环的支架、固定于取
4、所述高度调节环包括不锈钢环、铝合金高度调节环和聚甲醛高度调节环,所述不锈钢环安装于水温控制幕的底部,位于水温控制幕的汛限水位以下设置有铝合金高度调节环,位于水温控制幕的汛限水位以上设置有聚甲醛高度调节环以及带有吊环的支架,所述支架安装于水温控制幕的顶部,所述支架上分布有一圈吊环;
5、所述幕布高度自适应调节结构由浮筒,滑动杆,滑动套索,缆绳组成,所述浮筒底部连接有缆绳,所述缆绳与支架上吊环连接;
6、连接杆,一端与高度调节环连接,另一端通过滑动套索与滑动杆连接;
7、支撑杆,一端固定于取水塔,另一端通过滑动套索与滑动杆连接。
8、优选的,所述连接杆每间隔一个高度调节环布置。
9、优选的,所述支撑杆每间隔10m水深布置,均由聚甲醛材料制成。
10、优选的,所述铝合金高度调节环每间隔5m设置,铝合金环高度调节内部中空,采用硬质氧化处理,整体密度为0.7~0.8g/cm3。
11、优选的,所述聚甲醛高度调节环每间隔3m设置,聚甲醛高度调节环内部中空,密度为1.1~1.3g/cm3。
12、优选的,所述浮筒内部填充聚氨酯发泡材料,所述浮筒形状为香肠状,且浮筒之间通过绳索相连,单个浮筒体积约5m3。
13、优选的,所述滑动杆其内部是经过防腐处理的铁棒,外部包裹有厚度~cm的聚甲醛,且滑动杆截面设计成乒乓球拍状。
14、优选的,所述滑动套索一端与连接杆相连,另一端设置成钳状与滑动杆咬合,聚甲醛材质的滑动套索与包裹有聚甲醛的滑动杆贴合并形成自润滑滑动面。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在现有建筑物上进行改造,可以很好的实现对已经建造的没有分层取水设施的水库进行改建,而并不破坏其结构。
17、2、本专利技术相较于叠梁门等传统分层取水措施具有布置方便、造价低、操作简单、水头损失小等明显优势。
18、3、本专利技术相较于已有的水温控制幕分层取水型式具有工程量小、造价低、可自动调节幕布高度、运营成本几乎为零、节能环保、幕布变形量小等明显优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水库取水塔的自适应水温控制幕分层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温控制幕结构和自适应调节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水库取水塔的自适应水温控制幕分层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每间隔一个高度调节环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水库取水塔的自适应水温控制幕分层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每间隔10m水深布置,均由聚甲醛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水库取水塔的自适应水温控制幕分层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高度调节环每间隔5m设置,铝合金环高度调节内部中空,采用硬质氧化处理,整体密度为0.7~0.8g/cm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水库取水塔的自适应水温控制幕分层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甲醛高度调节环每间隔3m设置,聚甲醛高度调节环内部中空,密度为1.1~1.3g/cm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水库取水塔的自适应水温控制幕分层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内部填充聚氨酯发泡材料,所述浮筒形状为香肠状,且浮筒之间通过绳索相连,单个浮筒体积约5m3。
7.如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水库取水塔的自适应水温控制幕分层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索一端与连接杆相连,另一端设置成钳状与滑动杆咬合,聚甲醛材质的滑动套索与包裹有聚甲醛的滑动杆贴合并形成自润滑滑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水库取水塔的自适应水温控制幕分层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温控制幕结构和自适应调节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水库取水塔的自适应水温控制幕分层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每间隔一个高度调节环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水库取水塔的自适应水温控制幕分层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每间隔10m水深布置,均由聚甲醛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水库取水塔的自适应水温控制幕分层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高度调节环每间隔5m设置,铝合金环高度调节内部中空,采用硬质氧化处理,整体密度为0.7~0.8g/cm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水库取水塔的自适应水温控制幕分层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甲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卫,倪玉芳,陈端,曹慧群,乔飞扬,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