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大型重型蜡模模组的加固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大型重型蜡模模组的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287875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重型蜡模模组的加固方法,在蜡模模组的中心直浇道内镶嵌芯棒;所述芯棒的上端插设在金属工装的上板体的中心孔中;在蜡模模组的横浇道的底面中心设置有第一脱蜡口,所述芯棒的下端穿过第一脱蜡口之后插设在金属工装的下板体的中心孔中;所述中心直浇道的上端面抵靠至上板体的底面,所述第一脱蜡口的下端抵靠在下板体的顶面上;在蜡模的外周粘接有多根蜡模连接杆,并在蜡模连接杆的内部穿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上板体、下板体连接。使得整个蜡模模组与上板体、下板体连接为一个整体,既可以增强蜡模模组的整体刚性,又易于脱蜡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尤其涉及一种大型重型蜡模模组的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1、结合图1所示,为钛合金机匣的蜡模模组结构示意图。钛合金机匣最大轮廓尺寸达φ1500×960mm,铸件重量1000kg,其蜡模件重量达230kg,设置了浇注系统后,所形成的蜡模模组重量达580kg。在制壳过程,往往采用配套的金属工装,将蜡模模组夹持在工装内,在涂料旋转过程中,利用工装对蜡模模组的夹持力来支撑模组旋转。

2、但是,由于传统的金属工装与蜡模模组往往仅通过中心直浇道的芯棒和底部脱蜡口进行连接,而直浇道与蜡模模组仅通过底部的横浇道进行连接,由于蜡模模组高度尺寸达960mm,在倾斜和旋转状态时,力臂长,受力不均衡,易发生掉落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大型重型蜡模模组的加固方法,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大型重型蜡模模组的加固方法,在蜡模模组的中心直浇道内镶嵌芯棒;所述芯棒的上端插设在金属工装的上板体的中心孔中;在蜡模模组的横浇道的底面中心设置有第一脱蜡口,所述芯棒的下端穿过第一脱蜡口之后插设在金属工装的下板体的中心孔中;所述中心直浇道的上端面抵靠至上板体的底面,所述第一脱蜡口的下端抵靠在下板体的顶面上;在蜡模的外周粘接有多根蜡模连接杆,并在蜡模连接杆的内部穿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上板体、下板体连接。

3、优选的,在所述蜡模连接杆上粘接有多个连接块,连接块与蜡模模组上的蜡模进行粘接。>

4、优选的,蜡模模组上的蜡模具备导流环和上流道环;每根蜡模连接杆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块,其中一个连接块与导流环的外周面粘接,另一个连接块与上流道环的外周面粘接。

5、优选的,在所述横浇道的底面上粘接有多个第二脱蜡口;所述第二脱蜡口的下端抵靠在所述下板体的顶面上。

6、优选的,所述第二脱蜡口的数量为十个,环形均布在所述横浇道的底面上。

7、优选的,所述螺杆的上端、下端各旋合有两个紧固螺母;所述螺杆的上端的两个紧固螺母分别位于上板体的上下两侧;所述螺杆的下端的两个紧固螺母分别位于下板体的上下两侧。

8、优选的,在所述下板体与上板体之间设置有多根拉杆。

9、优选的,在所述下板体的外周面上一体型有多个第一凸耳;在所述上板体的的外周面上一体型有多个第二凸耳;所述拉杆的上端穿过第二凸耳后旋合有锁紧螺母;所述拉杆的下端穿过第一凸耳后旋合有锁紧螺母。

10、优选的,在所述下板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减轻孔;在所述上板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减轻孔。

11、优选的,所述蜡模连接杆的数量为8~10根。

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中心直浇道内镶嵌芯棒,且芯棒的上端插设在金属工装的上板体的中心孔中,下端插设在金属工装的下板体的中心孔中;同时通过在在蜡模的外周粘接有多根蜡模连接杆,并在蜡模连接杆的内部穿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上板体、下板体连接,使得整个蜡模模组与上板体、下板体连接为一个整体,既可以增强蜡模模组的整体刚性,又易于脱蜡拆卸,便于对大型重型蜡模模组进行旋转和涂层涂挂,可有效提升模壳的完整性。

14、(2)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下板体与上板体之间设置有多根拉杆,进一步增加了金属工装的整体刚性,进一步增加大型重型蜡模模组的整体刚性。

15、(3)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脱蜡口、第二脱蜡口,对蜡模模组起到良好的支承作用,有利于增加蜡模模组的整体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重型蜡模模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蜡模模组的中心直浇道(8)内镶嵌芯棒(3);所述芯棒(3)的上端插设在金属工装的上板体(2)的中心孔中;在蜡模模组的横浇道(6)的底面中心设置有第一脱蜡口(7),所述芯棒(3)的下端穿过第一脱蜡口(7)之后插设在金属工装的下板体(1)的中心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型蜡模模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蜡模连接杆(4)上粘接有多个连接块(4a),连接块(4a)与蜡模模组上的蜡模进行粘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型蜡模模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蜡模模组上的蜡模具备导流环(9)和上流道环(10);每根蜡模连接杆(4)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块(4a),其中一个连接块(4a)与导流环(9)的外周面粘接,另一个连接块(4a)与上流道环(10)的外周面粘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型蜡模模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浇道(6)的底面上粘接有多个第二脱蜡口(12);所述第二脱蜡口(12)的下端抵靠在所述下板体(1)的顶面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型蜡模模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脱蜡口(12)的数量为十个,环形均布在所述横浇道(6)的底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型蜡模模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5)的上端、下端各旋合有两个紧固螺母(13);所述螺杆(5)的上端的两个紧固螺母(13)分别位于上板体(2)的上下两侧;所述螺杆(5)的下端的两个紧固螺母(13)分别位于下板体(1)的上下两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型蜡模模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板体(1)与上板体(2)之间设置有多根拉杆(1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型蜡模模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板体(1)的外周面上一体型有多个第一凸耳(1a);在所述上板体(2)的的外周面上一体型有多个第二凸耳(2a);所述拉杆(11)的上端穿过第二凸耳(2a)后旋合有锁紧螺母;所述拉杆(11)的下端穿过第一凸耳(1a)后旋合有锁紧螺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型蜡模模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板体(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减轻孔(1b);在所述上板体(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减轻孔(2b)。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型蜡模模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蜡模连接杆(4)的数量为8~10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重型蜡模模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蜡模模组的中心直浇道(8)内镶嵌芯棒(3);所述芯棒(3)的上端插设在金属工装的上板体(2)的中心孔中;在蜡模模组的横浇道(6)的底面中心设置有第一脱蜡口(7),所述芯棒(3)的下端穿过第一脱蜡口(7)之后插设在金属工装的下板体(1)的中心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型蜡模模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蜡模连接杆(4)上粘接有多个连接块(4a),连接块(4a)与蜡模模组上的蜡模进行粘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型蜡模模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蜡模模组上的蜡模具备导流环(9)和上流道环(10);每根蜡模连接杆(4)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块(4a),其中一个连接块(4a)与导流环(9)的外周面粘接,另一个连接块(4a)与上流道环(10)的外周面粘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型蜡模模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浇道(6)的底面上粘接有多个第二脱蜡口(12);所述第二脱蜡口(12)的下端抵靠在所述下板体(1)的顶面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型重型蜡模模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脱蜡口(12)的数量为十个,环形均布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兴高晓慧龙兴权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