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8784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内模芯,所述上模和下模设有浇口,所述内模芯外设有一套胀缩成型模组,所述内模芯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推动内模芯移动促使胀缩成型模组胀缩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内模芯和胀缩成型模组组合设计,成型和脱模更为便利,可以确保加工精度和产品良率;其中内模芯采用六面锥体结构设计,使得第一成型模块、第二成型模块能够顺利胀出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设有了辅助滑座,辅助滑座设有限位环,更便于底座带动内模芯移动,同时也对内模芯的移动行程起到限位作用;除此之外还设置了抽拉定位块,可以对工件起到定位作用,从而提高加工工件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壳加工模具,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


技术介绍

1、电机壳是电机的外壳,用来包裹和保护电机内部的零部件和部件组合,支撑电机内部的转子和定子,并起到散热、隔音、防潮等作用。按材质分类,电机壳主要分为金属壳、塑料壳和复合材料壳。

2、汽车电机壳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老式电机壳是由两个分体式的两件配合而成,零件的制造和加工难度低,但涉及到两个零件配合,生产效率以及良品率也相抵较低。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体式的水冷电机壳也应运而生。

3、铸造加工是电机壳常用的生产加工方式,由于水冷电机壳外形的特殊性,在铸造成型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难点:加工精度难以保证,开模期间模芯和电机壳之间容易出现粘连,进而影响产品良率等。为克服上述铸造过程中存在的难点,本申请提出一种新的加工模具。

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内模芯,所述上模和下模设有浇口,所述上模、下模内部设有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浇口与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内模芯外设有一套胀缩成型模组,所述内模芯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推动内模芯移动促使胀缩成型模组在第一腔体内胀缩成型。

3、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内模芯为六面锥体结构,所述六面锥体结构的六个面上依次交替开设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胀缩成型模组包括设置在第一通道上的第一成型模块以及设置在第二通道上的第二成型模块,所述第一成型模块、第二成型模块在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上滑动完成胀缩成型。

4、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成型模块、第二成型模块上分别设有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初始位置时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错位,第一成型模块、第二成型模块滑动到完全胀开时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对位。

5、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成型模块上设有模块切口。

6、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内模芯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与气缸连接。

7、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辅助滑座,所述辅助滑座设有限位环和限位块,所述限位环套在胀缩成型模组外,所述底座位于辅助滑座上,所述底座在限位环和限位块之间滑动。

8、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下模上还设有退模框架,所述气缸固定在退模框架上,所述辅助滑座在第二腔体以及退模框架内移动。

9、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下模还侧面还设有抽拉定位块,所述抽拉定位块用于对胀缩成型模组上的工件定位。

10、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内模芯还设有冷却管芯。

11、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退模框架与下模采用可拆卸式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专利技术采用内模芯和胀缩成型模组组合设计,成型和脱模更为便利,可以确保加工精度和产品良率;

14、本专利技术内模芯采用六面锥体结构设计,使得第一成型模块、第二成型模块能够顺利胀出成型;

15、本专利技术在第二成型模块上设置了模块切口,可以减少与第二通道之间的摩擦,在更便于第二成型模块滑动的同时可以增加散热;

16、本专利技术还设有辅助滑座,辅助滑座设有限位环,更便于底座带动内模芯移动,同时也对内模芯的移动行程起到限位作用;

17、本专利技术还设有抽拉定位块,可以对工件起到定位作用,从而提高加工工件的精度。

18、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的示意图;

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的分解示意图;

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的上模的放大示意图;

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的内模芯和胀缩成型模组的整体放大示意图;

2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的内模芯的俯视放大示意图;

2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的胀缩成型模组的放大示意图;

25、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的第一成型模块的放大示意图;

26、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的第二成型模块的放大示意图;

27、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的胀缩成型模组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28、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的胀缩成型模组完全胀开时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和内模芯,所述上模和下模设有浇口,所述上模、下模内部设有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浇口与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内模芯外设有一套胀缩成型模组,所述内模芯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推动内模芯移动促使胀缩成型模组在第一腔体内胀缩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芯为六面锥体结构,所述六面锥体结构的六个面上依次交替开设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胀缩成型模组包括设置在第一通道上的第一成型模块以及设置在第二通道上的第二成型模块,所述第一成型模块、第二成型模块在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上滑动完成胀缩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块、第二成型模块上分别设有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初始位置时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错位,第一成型模块、第二成型模块滑动到完全胀开时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对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成型模块上设有模块切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芯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与气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辅助滑座,所述辅助滑座设有限位环和限位块,所述限位环套在胀缩成型模组外,所述底座位于辅助滑座上,所述底座在限位环和限位块之间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上还设有退模框架,所述气缸固定在退模框架上,所述辅助滑座在第二腔体以及退模框架内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还侧面还设有抽拉定位块,所述抽拉定位块用于对胀缩成型模组上的工件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芯还设有冷却管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退模框架与下模采用可拆卸式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和内模芯,所述上模和下模设有浇口,所述上模、下模内部设有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浇口与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内模芯外设有一套胀缩成型模组,所述内模芯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推动内模芯移动促使胀缩成型模组在第一腔体内胀缩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芯为六面锥体结构,所述六面锥体结构的六个面上依次交替开设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胀缩成型模组包括设置在第一通道上的第一成型模块以及设置在第二通道上的第二成型模块,所述第一成型模块、第二成型模块在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上滑动完成胀缩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块、第二成型模块上分别设有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初始位置时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错位,第一成型模块、第二成型模块滑动到完全胀开时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对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水冷电机壳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千百川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