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护理,具体涉及一种术后加压护理带。
技术介绍
1、术后加压护理带是一种医疗用品,主要用于术后患者的加压护理,在产科术后护理中常使用加压护理带以提供对产妇伤口的加压支持,能够促进恶露排出,避免产后大出血的现象发生。通过在伤口周围施加适度的压力,促进伤口愈合和减轻不适。
2、目前,现有的术后加压护理带,对于护理带施加压力的控制多是通过操作者的个人经验来实现,无量化措施,根据患者的适应度调节起来比较麻烦,同时,由于加压护理带多为带状结构,当需要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或者对伤口进行处理换药时,则需要将护理带整体从患者身上拆卸下来,才能进行对伤口进行操作,使用起来比较繁琐,不够便捷。
3、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术后加压护理带,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术后加压护理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术后加压护理带,包括固定框、转板、固定扣、加压装置、充气气囊、锁固机构、第一连接带、魔术贴毛面、第二连接带和魔术贴勾面,所述固定框的正面的右侧设置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正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扣,两个所述固定扣内套接有加压装置,所述转板的背面设置有充气气囊。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压装置包括密封瓶、气腔、输气管、活塞、螺纹杆和手轮,所述密封瓶的内部开设有气腔,所述气腔的右端设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与转板背面的充气气囊相连通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腔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在密封瓶的左端,所述螺纹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手轮。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板的左侧中心处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转板的右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套筒,且两个所述连接套筒均转动连接在销轴上,所述销轴转动连接在固定筒内。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框正面的左侧设置有锁固机构,所述锁固机构包括锁体、凹槽、插杆、限位板、弹簧和提板,所述锁体固定连接在固定框上,所述锁体的中心处开设有与连接块形状大小相同的凹槽。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体内部的上下端均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侧面均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通过弹簧固定连接在锁体的安装槽内,所述插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提板。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框的背面设置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上环形分布有防滑凸点。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带固定连接在固定框的左侧,且所述第一连接带的正面对称设有两个魔术贴毛面,所述第二连接带固定连接在固定框的右侧,且所述第二连接带的背面对称设有两个魔术贴勾面。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技术通过手轮带动螺纹杆转动,将螺纹杆旋入密封瓶内,推动活塞在气腔内进行平移,从而将气腔内的气体通过输气管推入充气气囊,实现对充气气囊进行加压,反向转动即可实现泄压,便于根据患者舒适度以及临床止血目的设定最佳的压力,使其能够更精确地调节压力,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从而促进伤口愈合和减轻不适,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12、2、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同时反向拨动锁固机构上下端的提板,带动两个插杆在锁体内反向移动,使其从连接块内脱离插接,即可使转板在固定框上转动打开,暴露出伤口,从而使其可以在不拆卸护理带的状态下实现对伤口的观察或者换药,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术后加压护理带,包括固定框(1)、转板(2)、固定扣(3)、加压装置(4)、充气气囊(5)、锁固机构(6)、第一连接带(7)、魔术贴毛面(8)、第二连接带(9)和魔术贴勾面(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的正面的右侧设置有固定筒(103),所述固定筒(103)内转动连接有转板(2),所述转板(2)的正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扣(3),两个所述固定扣(3)内套接有加压装置(4),所述转板(2)的背面设置有充气气囊(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加压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装置(4)包括密封瓶(401)、气腔(402)、输气管(403)、活塞(404)、螺纹杆(405)和手轮(406),所述密封瓶(401)的内部开设有气腔(402),所述气腔(402)的右端设有输气管(403),所述输气管(403)与转板(2)背面的充气气囊(5)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术后加压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402)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404),所述活塞(40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405),所述螺纹杆(405)螺纹连接在密封瓶(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加压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2)的左侧中心处设置有连接块(201),所述转板(2)的右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套筒(202),且两个所述连接套筒(202)均转动连接在销轴(203)上,所述销轴(203)转动连接在固定筒(103)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加压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正面的左侧设置有锁固机构(6),所述锁固机构(6)包括锁体(601)、凹槽(602)、插杆(603)、限位板(604)、弹簧(605)和提板(606),所述锁体(601)固定连接在固定框(1)上,所述锁体(601)的中心处开设有与连接块(201)形状大小相同的凹槽(6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术后加压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601)内部的上下端均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插杆(603),所述插杆(603)的侧面均设有限位板(604),所述限位板(604)通过弹簧(605)固定连接在锁体(601)的安装槽内,所述插杆(6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提板(60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加压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的背面设置有硅胶垫(101),所述硅胶垫(101)上环形分布有防滑凸点(10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加压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带(7)固定连接在固定框(1)的左侧,且所述第一连接带(7)的正面对称设有两个魔术贴毛面(8),所述第二连接带(9)固定连接在固定框(1)的右侧,且所述第二连接带(9)的背面对称设有两个魔术贴勾面(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后加压护理带,包括固定框(1)、转板(2)、固定扣(3)、加压装置(4)、充气气囊(5)、锁固机构(6)、第一连接带(7)、魔术贴毛面(8)、第二连接带(9)和魔术贴勾面(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的正面的右侧设置有固定筒(103),所述固定筒(103)内转动连接有转板(2),所述转板(2)的正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扣(3),两个所述固定扣(3)内套接有加压装置(4),所述转板(2)的背面设置有充气气囊(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加压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装置(4)包括密封瓶(401)、气腔(402)、输气管(403)、活塞(404)、螺纹杆(405)和手轮(406),所述密封瓶(401)的内部开设有气腔(402),所述气腔(402)的右端设有输气管(403),所述输气管(403)与转板(2)背面的充气气囊(5)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术后加压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402)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404),所述活塞(40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405),所述螺纹杆(405)螺纹连接在密封瓶(401)的左端,所述螺纹杆(40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手轮(4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加压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2)的左侧中心处设置有连接块(201),所述转板(2)的右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套筒(202),且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娇娇,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