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浮动螺帽结构,其包含至少一穿孔的板件,该穿孔的内缘环设有一挡板;以及与板件活动结合的螺帽单元,其具有一活动设于穿孔中的柱体,该柱体的二端分别具有一受力部及一肋环,且该柱体的外径小于挡板的内径,使柱体与挡板之间形成有一间隙,而该受力部及肋环的外径大于挡板的内径,使螺帽单元活动限位于穿孔中,并于该柱体内设有一螺纹部。藉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浮动螺帽结构,可使螺帽单元活动限位于板件上,而于使用时对螺帽单元进行上、下、左、右的调整,使其与欲对锁的螺丝准确对位,达到进行锁接动作时的稳定性及便利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浮动螺帽结构,尤指可于使用时对螺帽单元进行 上、下、左、右的调整,使其与欲对锁的螺丝准确对位,达到进行锁接动作时的稳定性;s^更利性的浮动螺帽结构。
技术介绍
按, 一般已用的螺帽通常是为一具有内螺紋的筒体;而当使用时,是可 将螺丝的螺杆对应螺合于该螺帽的内螺紋中,藉以完成锁固的动作。虽然上述已用的螺帽可配合螺丝加以锁固,但是当进行二板件的结合 时,该螺帽通常都会预先埋设于一板件上的适当处进行使用,导致该螺帽的 位置已被限定,所以当使用者以另一板件上的螺丝对应螺帽设置时,常会因 为二板件之间的公差问题无法作调整,使得使用者无法准确将螺丝的螺杆与 螺帽的内螺紋加以对位,且更会因为该螺帽的位置已被限定无法调整,进而 造成螺丝与螺帽不易对位,或是锁固后使螺丝产生歪斜的情形导致使用上莫 大的不便。因此,如何创作出一种浮动螺帽结构,以使螺帽可进行调整,使其与欲 对锁的螺丝准确对位,达到锁接时的稳定性及便利性,将是本技术所欲 积极揭露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已知浮动螺帽结构的缺憾,创作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遂竭 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凭其从事该项产业多年的累积经验,进而研发出一种 浮动螺帽结构,以期达到可进行上、下、左、右的调整,使其与欲对锁的螺 丝准确对位,而于进行锁接动作时具有稳定性及便利性的目的。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浮动螺帽结构,其借着将螺帽单元活 动限位于板件上,致使其于使用时可对螺帽单元进行上、下、左、右的调整, 使其与欲对锁的螺丝准确对位,进而达到进行锁接动作时的稳定性及便利性 的目的。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浮动螺帽结构包含至少一穿孔的板件, 该穿孔的内缘环设有一挡板;以及与板件活动结合的螺帽单元,其具有一活 动设于穿孔中的柱体,该柱体的二端分别具有一受力部及一肋环,且该柱体 的外径小于挡板的内径,使柱体与挡板之间形成有一间隙,而该受力部及肋 环的外径大于挡板的内径,使螺帽单元活动限位于穿孔中,并于该柱体内设 有一螺紋部。藉此,本技术的I种浮动螺帽结构可对螺帽单元进行上、下、左、 右的调整,使其与欲对锁的螺丝准确对位,达到进行锁接动作时的稳定性及 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基本架构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板件与螺帽单元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对位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对锁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板件与螺帽单元组合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基本架构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对位状态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对锁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充分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藉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 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技术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请参阅图l及图2,分别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基本架构图及本实 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板件与螺帽单元组合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浮动螺 帽结构,至少包含一板件1以及螺帽单元2所构成。上述所提的板件1其上设有至少一穿孔1 1 ,该穿孔1 1的内缘环设有 一挡板1 2 。螺帽单元2与板件1活动结合,其具有一活动设于穿孔1 1中的柱体21 ,该柱体2 1的二端分别具有一受力部2 2及一肋环2 3 ,当该螺帽单元 2与板件1结合时,是以该受力部2 2的底面施力压迫该穿孔1 1周缘的延伸板l 0,使该延伸板l 0受外力压迫而产生变形形成一挡板1 2 (如图2所示),藉以让柱体2 l的外径小于挡板l 2的内径,使柱体2 l与挡板l 2之间形成有一间隙a,而该受力部2 2及肋环2 3的外径是大于挡板1 2的内径,使螺帽单元2活动P艮位于穿孔1 1中,并于该柱体2 1内设有一螺紋部2 4 ,而该螺紋部2 4是贯穿该柱体2 1。请参阅图3及图4,分别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对位状态图及本实 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对锁状态图。如图所示当使用者欲将该板件l与另一 板件3进行结合时,是使该板件1对应于另一板件3上方,且将该螺帽单元 2的螺紋部2 4与另 一板4牛3上的螺丝4对应,而当该螺帽单元2的螺紋部2 4无法与另一板件3上的螺丝4对应时,使用者即可施力于受力部2 2 上,使该螺帽单元2藉由柱体2 l与挡板l 2的间隙a进行上、下、左、右 的调整,让螺帽单元2的螺紋部2 4与欲对锁的螺丝4准确对位,之后再直 接施力于螺帽单元2的受力部2 2以及螺丝4上,并进行旋转而使其螺紋部2 4旋锁于螺丝4的螺杆4 l上,如此,即可达到进行锁接动作时的稳定性 及便利性。请参阅图5、图6、图7及图8,分别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板件 与螺帽单元组合图、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基本架构图、本技术第二 实施例的对位状态图及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对锁状态图。如图所示本 技术除上述第一实施例所述结构型态之外,亦可将板件la上穿孔l 1 a周缘的延伸板l 0a设为一倾斜状,且同样以螺帽单元2a的受力部2 2 a 底面施力压迫延伸板l 0a变形成挡板l 2a,可让柱体2 la的外径皆小于且以受力部 2 2a及肋环2 3a使螺帽单元2a活动限位于穿孔l la中,并于该柱体21 a内设有顶端呈封闭状的螺紋部2 4 a;当使用者欲将该板件1a与另 一板件3 a进行结合时,是使该板件1a 对应于另一板件3 a上方,且螺紋部2 4 a与另一板件3 a上的螺丝4 a对应, 而当螺紋部2 4 a无法与另 一板件3 a上的螺丝4 a对应时,使用者即可施力 于受力部2 2a上,使该螺帽单元2a藉由柱体2 1 a与挡板1 2a的间隙a 进行上、下、左、右的调整,让螺帽单元2a的螺紋部2 4a与欲对锁的螺 丝4准确对位,之后再直接或以起子、扳手等工具(图未示)施力于受力部2 2 a上,并进行旋转而使其螺紋部2 4a旋锁于螺丝4 a的螺杆4 1 a上, 如此,即可达到进行锁接动作时的稳定性及便利性。如上所述,本技术完全符合专利三要件新颖性、创造性和产业上 的可利用性。以新颖性和创造性而言,本技术是借着将螺帽单元活动限 位于板件上,致使其于使用时可对螺帽单元进行上、下、左、右的调整,使 其与欲对锁的螺丝准确对位,进而达到进行锁接动作时的稳定性及便利性的 效用;就产业上的可利用性而言,利用本技术所衍生的产品,当可充分 满足目前市场的需求。本技术在上文中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然熟习本项技术者应理解的 是,该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技术,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应注意的是,举凡与该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于本实用新 型的范畴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以下文的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 者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浮动螺帽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板件,其上设有至少一穿孔,该穿孔的内缘环设有一挡板;以及螺帽单元,与板件活动结合,其具有一活动设于穿孔中的柱体,该柱体的二端分别具有一受力部及一肋环,且该柱体的外径小于挡板的内径,使柱体与挡板之间形成有一间隙,而该受力部及肋环的外径大于挡板的内径,使螺帽单元活动限位于穿孔中,并于该柱体内设有一螺纹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螺帽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螺紋部 贯穿该柱体。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螺帽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动螺帽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板件,其上设有至少一穿孔,该穿孔的内缘环设有一挡板;以及 螺帽单元,与板件活动结合,其具有一活动设于穿孔中的柱体,该柱体的二端分别具有一受力部及一肋环,且该柱体的外径小于挡板的内径,使柱体与挡板之间形成有一间隙,而该受力部及肋环的外径大于挡板的内径,使螺帽单元活动限位于穿孔中,并于该柱体内设有一螺纹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鼎瑞,
申请(专利权)人:王鼎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