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铁路货车转向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铁路构架式转向架及铁路货车。
技术介绍
1、目前,焊接构架式转向架基本上都是采用导框轴箱定位,转向架在运行过程中,轴箱与导框相互摩擦,导致导框被磨耗,缩短了导框使用寿命,增大转向架维修成本。
2、因此,为保护导框不被磨损,通常在导框上安装磨耗板,当磨耗板磨耗一定的厚度时,就需要对磨耗板进行更换。但由于磨耗板通常是焊接在导框上,这就需要将原有磨耗板拆卸下来并把新的磨耗板焊接上去,这个过程就得需要焊机、角磨机等专用工具,同时在拆卸过程中经常破坏导框,造成维修成本过高,维修周期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导框焊接式磨耗板拆装复杂,制造、维修成本高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一种铁路构架式转向架,包括:导框和磨耗板,所述导框易磨损的端面上开设有窗口结构,所述磨耗板上设置有插接结构,所述插接结构用于与所述窗口结构配合连接,以将所述磨耗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导框上。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铁路构架式转向架,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有益效果:
4、本技术所述的铁路构架式转向架,使用时,可通过磨耗板上的插接结构与导框上的窗口结构配合连接,从而实现磨耗板与导框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磨耗板与构架间采用可拆卸连接,可将现有磨耗板的焊接工序从现场更换中取消,无需准备焊机、角磨机等专用工具,避免了由于焊接操作不当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增加了磨耗板安装的安全性,同时在磨耗板的拆卸过程中不会
5、可选地,所述导框包括导框本体,所述导框本体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所述窗口结构,且所述窗口结构沿所述第一侧壁的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
6、可选地,所述窗口结构为贯穿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呈矩形的通孔。
7、可选地,所述磨耗板包括中间板,所述中间板的上端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折弯形成有第一翼板,所述中间板的下端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折弯形成有第二翼板,所述第一翼板和所述第二翼板用于分别与两个所述窗口结构配合连接,所述插接结构包括所述第一翼板和所述第二翼板。
8、可选地,所述第一翼板上设置有向上凸出设置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用于与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上部的所述窗口结构卡接。
9、可选地,所述第二翼板上设置有向下凸出设置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用于与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下部的所述窗口结构卡接。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均为弧形凸起结构。
11、可选地,所述第一翼板和所述第二翼板为两个相同结构的弹性板。
12、可选地,所述第一翼板和所述第二翼板用于分别通过两个所述窗口结构伸入所述导框本体内,直至所述中间板贴合于所述第一侧壁。
13、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铁路货车,包括如前所述的铁路构架式转向架。
14、由于所述铁路货车的技术改进和取得的技术效果与所述铁路构架式转向架一样,因此不再对所述铁路货车的技术效果做出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构架式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框(1)和磨耗板(2),所述导框(1)易磨损的端面上开设有窗口结构(11),所述磨耗板(2)上设置有插接结构,所述插接结构用于与所述窗口结构(11)配合连接,以将所述磨耗板(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导框(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构架式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框(1)包括导框本体,所述导框本体的第一侧壁(12)上开设有所述窗口结构(11),且所述窗口结构(11)沿所述第一侧壁(12)的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构架式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结构(11)为贯穿于所述第一侧壁(12)的呈矩形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构架式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耗板(2)包括中间板(21),所述中间板(21)的上端朝向所述第一侧壁(12)的方向折弯形成有第一翼板(22),所述中间板(21)的下端朝向所述第一侧壁(12)的方向折弯形成有第二翼板(23),所述第一翼板(22)和所述第二翼板(23)用于分别与两个所述窗口结构(11)配合连接,所述插接结构包括所述第一翼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构架式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板(22)上设置有向上凸出设置的第一凸起(221),所述第一凸起(221)用于与位于所述第一侧壁(12)上部的所述窗口结构(11)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路构架式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翼板(23)上设置有向下凸出设置的第二凸起(231),所述第二凸起(231)用于与位于所述第一侧壁(12)下部的所述窗口结构(11)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铁路构架式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221)和所述第二凸起(231)均为弧形凸起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构架式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板(22)和所述第二翼板(23)为两个相同结构的弹性板。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构架式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板(22)和所述第二翼板(23)用于分别通过两个所述窗口结构(11)伸入所述导框本体内,直至所述中间板(21)贴合于所述第一侧壁(12)。
10.一种铁路货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铁路构架式转向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构架式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框(1)和磨耗板(2),所述导框(1)易磨损的端面上开设有窗口结构(11),所述磨耗板(2)上设置有插接结构,所述插接结构用于与所述窗口结构(11)配合连接,以将所述磨耗板(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导框(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构架式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框(1)包括导框本体,所述导框本体的第一侧壁(12)上开设有所述窗口结构(11),且所述窗口结构(11)沿所述第一侧壁(12)的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构架式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结构(11)为贯穿于所述第一侧壁(12)的呈矩形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构架式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耗板(2)包括中间板(21),所述中间板(21)的上端朝向所述第一侧壁(12)的方向折弯形成有第一翼板(22),所述中间板(21)的下端朝向所述第一侧壁(12)的方向折弯形成有第二翼板(23),所述第一翼板(22)和所述第二翼板(23)用于分别与两个所述窗口结构(11)配合连接,所述插接结构包括所述第一翼板(22)和所述第二翼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先义,王雷,葛忠孝,曲峰利,李沐阳,张亮,王悦,赵永春,彭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哈尔滨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