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和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1、煤炭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矿井开采深度日益增加,井下高温热害成为制约煤矿开采的重要因素。为消除矿井热害影响、改善煤矿工人的作业环境,井下局部制冷空调在我国矿井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井下局部制冷空调有效解决了高温深井热害问题,利于保障矿井作业安全,提高生产效率。
2、相关技术的井下局部制冷空调中,通常采用电力防爆风机作为出风设备。电力防爆风机用于井下局部制冷空调具有适应性差,易产生故障的问题,并且,由于处于高温高湿环境,粉尘大、煤灰多,碎石砸落破坏防护等问题,风机带电运行易增加安全隐患。
3、上述陈述仅用于提供与本申请有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和空调系统通过水力驱动风机,利于解决因电力驱动风机引起的问题。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包括:
3、柜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和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风道;
4、表冷器,设置于所述风道内,包括换热管,被配置为冷却所述风道内的空气;
5、水力风机,包括送风叶轮和水轮机,所述送风叶轮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空气从所述进风口流经所述风道后从所述出风口流出所述柜体,所述水轮机被配置为驱动所述送风叶轮转动,包括工作腔,与所述工作腔连通的进口和出口和设置于所述工作腔内的驱动叶轮,所述
6、水路系统,串联连接所述表冷器的所述换热管和所述水轮机的工作腔,以向所述表冷器的所述换热管提供用于换热的冷冻水,及向所述水轮机的所述工作腔提供用于冲动所述驱动叶轮转动的冷冻水。
7、在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中,
8、沿所述水路系统内的所述冷冻水的流动方向,所述表冷器的所述换热管位于所述水轮机的所述工作腔上游;或者
9、沿所述水路系统内的所述冷冻水的流动方向,所述表冷器的所述换热管位于所述水轮机的所述工作腔下游。
10、在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中,所述水路系统包括第一进水流路、连接水流路和第一出水流路,其中,
11、所述第一进水流路与所述换热管的进口连接,被配置为将所述冷冻水引入所述换热管换热,所述连接水流路与所述换热管的出口和所述水轮机的进口连接,被配置为将从所述换热管流出的所述冷冻水引入所述水轮机以冲动所述驱动叶轮转动,所述第一出水流路与所述水轮机的出口连接,被配置为将作功后的所述冷冻水从所述水轮机引出;或者
12、所述第一进水流路与所述水轮机的进口连接,被配置为将所述冷冻水引入所述水轮机以冲动所述驱动叶轮转动,所述连接水流路与所述水轮机的出口和所述换热管的进口连接,被配置为将从所述水轮机流出的所述冷冻水引入所述换热管换热,所述第一出水流路与所述换热管的出口连接,被配置为将换热后的所述冷冻水从所述换热管引出。
13、在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中,
14、所述水路系统还包括第一进水阀,所述第一进水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水流路上,被配置为调节所述第一进水流路的流量;或者
15、所述水路系统还包括第一出水阀,所述第一出水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水流路上,被配置为调节所述第一出水流路的流量。
16、在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中,所述水路系统还包括第二进水流路,所述第二进水流路连接所述第一进水流路和所述连接水流路,被配置为将冷冻水不经过所述水轮机引入所述换热管换热;或者,
17、所述水路系统还包括第二出水流路,所述第二出水流路连接所述连接水流路和所述第一出水流路,被配置为将冷冻水不经过所述水轮机从所述换热管换热引出。
18、在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中,
19、所述水路系统还包括第二进水阀,所述第二进水阀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水流路上,被配置为调节所述第二进水流路的流量;或者
20、所述水路系统还包括第二出水阀,所述第二出水阀设置于所述第二出水流路上,被配置为调节所述第二出水流路的流量。
21、在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中,所述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包括并联的两组以上所述表冷器;其中,
22、所述第一进水流路包括进水主路和并联地设置于所述进水主路下游的两个以上进水支路,所述两组以上所述表冷器的换热管的进口分别连接所述两个以上进水支路的出口,所述连接水流路包括连接主路和并联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主路上游的两个以上连接支路,所述两个以上连接支路分别连接所述两组以上所述表冷器的换热管的出口;或者
23、所述连接水流路包括连接主路和并联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主路下游的两个以上连接支路,所述两个以上连接支路分别连接所述两组以上所述表冷器的换热管的进口,所述第一出水流路包括并联地设置的两个以上出水支路和连接于所述两个以上出水支路下游的出水主路,所述两组以上所述表冷器的换热管的出口分别连接所述两个以上出水支路的进口。
24、在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中,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包括两个所述水力风机,所述两个水力风机的两个所述送风叶轮同轴相背设置,在两个所述送风叶轮的轴向上,所述表冷器位于两个所述送风叶轮之间。
25、在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中,
26、所述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包括两个所述水力风机;
27、所述水路系统还包括连通管路,所述两个水力风机的两个所述水轮机的所述工作腔通过所述连通管路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
28、在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中,所述柜体包括:
29、框架;和
30、封板,连接于所述框架上,用于形成所述风道的壁面,所述封板包括间隔设置的双层金属板和设置于所述双层金属板之间的保温板。
31、在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中,所述水路系统还包括排水阀,所述排水阀位于所述水路系统的最底部,被配置为从所述水路系统中引出所述水路系统内的积水。
32、在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中,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柜体的平行于所述送风叶轮的轴向的侧面,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柜体的垂直于所述送风叶轮的轴向的端面。
33、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
34、多个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所述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为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
35、进水总管,所述多个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的多个所述第一进水流路连接于所述进水总管;和
36、出水总管,所述多个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的多个所述第一出水流路连接于所述出水总管。
37、在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所述多个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沿所述水力风机的轴向间隔排列。
38、基于本申请提供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通过水路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系统(4)包括第一进水流路(41)、连接水流路(42)和第一出水流路(43);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包括并联的两组以上所述表冷器(2);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其特征在于,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包括两个所述水力风机(3),所述两个水力风机(3)的两个所述送风叶轮(31)同轴相背设置,在两个所述送风叶轮(31)的轴向上,所述表冷器(2)位于两个所述送风叶轮(3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系统(4)还包括排水阀(46),所述排水阀(46)位于所述水路系统(4)的最底部,被配置为从所述水路系统(4)中引出所述水路系统(4)内的积水。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A)设置于所述柜体(1)的平行于所述送风叶轮(31)的轴向的侧面,所述出风口(1B)设置于所述柜体(1)的垂直于所述送风叶轮(31)的轴向的端面。
13.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沿所述水力风机(3)的轴向间隔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系统(4)包括第一进水流路(41)、连接水流路(42)和第一出水流路(43);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包括并联的两组以上所述表冷器(2);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其特征在于,水力驱动组合柜末端包括两个所述水力风机(3),所述两个水力风机(3)的两个所述送风叶轮(31)同轴相背设置,在两个所述送风叶轮(31)的轴向上,所述表冷器(2)位于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生,程琦,王朴忠,黄洪乐,彭博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